第八章税收的原理精选文档.ppt
《第八章税收的原理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税收的原理精选文档.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税收的原理第八章税收的原理2022/9/191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七页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 税收原则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七页材料:据史书记载,我国的税赋最早始于夏周时期,当时对商人征收“关市之赋”,对打渔和狩猎者征收“山泽之赋”。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七页 最早的田稅最早的田稅材料: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据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列国中的鲁国首先实行初税亩,这是征收田税的最早记载。这种税收以征收实物为主。实行“初税亩”反映了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七页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
2、概念一、税收的基本属性二、税收的“三性”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七页一、税收的概念定义: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治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1.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的主体是国家。2.2.税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税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3、税收的依据:、税收的依据: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4 4、国家征税参照的国家征税参照的是法律标准。是法律标准。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七页5.5.税收同其它财政收入的主要区别之
3、处体税收同其它财政收入的主要区别之处体现在是否具有强制性,现在是否具有强制性,这是税收的显著特这是税收的显著特征,任何国家概莫能外。征,任何国家概莫能外。6 6.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C+V+MC+V+M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七页二、税收的基本属性二、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西方经济学主要溯源于托马斯西方经济学主要溯源于托马斯 霍布斯霍布斯 (T (THobbes)Hobbes)的的“利益交换说利益交换说”(Be
4、nefit-Exchange-Theory)(Benefit-Exchange-Theory)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更侧重从弥补市场失灵和年代以来,经济学界更侧重从弥补市场失灵和调节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征税除了为公共物品的供调节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征税除了为公共物品的供给筹措经费外,还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如矫正外部效应、给筹措经费外,还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如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等。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等。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七页托马斯托马斯霍布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
5、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利益交换说”“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凯恩斯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负负有有提提供供公公共共物物品品的的义务义务享享有有消消费费公公共共物物品品的的权利权利负有纳税的义务负有纳税的义务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政政府府部部门门社社会会公公众众当代资产阶当代资产阶级税收理论级税收理论约翰约翰洛洛克克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七页二、税收的“三性”“三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入的形式
6、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三性”的财政收入不成其为税收。的财政收入不成其为税收。本讲稿第十页,共七十七页1.1.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向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劳务。核心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劳务。核心特征特征政府只能无偿提供公共服务,故筹集其费用也只能是无偿的;只有无偿征税,税收才能实现分配职能;就具体纳税人是无偿的,就纳税人整体是有偿的。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2.强制性强制性凭凭借借政政治治权权力力,而而不不是是所所有有权权取取得得收入收入以以法法律律形形式式规规定定征征纳纳双双方方的的权权利利义义务关系,不可违反务关系,不可违反国国家家:权权力力,征征税税;
7、义义务务,履履行行政政府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纳纳税税人人:权权力力,享享受受政政府府提提供供的的公公共共服服务务;义务,纳税。义务,纳税。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3 3 固定性固定性是指通过税制各要素和税法各条款的规是指通过税制各要素和税法各条款的规定,将纳税人应纳税额和应尽义务固定定,将纳税人应纳税额和应尽义务固定下来,不得随意变动。以税法的形式预下来,不得随意变动。以税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每一个税种的征税对象和征税先规定了每一个税种的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量标准;数量标准;税收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征纳水平的税收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征纳水平的尺度应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动,如税率的
8、尺度应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动,如税率的修改。修改。每一税种的征纳行为是周期的,连续的。每一税种的征纳行为是周期的,连续的。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一、税收术语(the terminology)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the classification)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七页(一)纳税人(一)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务的单位和个人法人和自然人法人和自然人解决某税种对解决某税种对“谁谁”课课税问题纳税主体税问题纳税主体负税人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人最终负担税款的人与纳税人同为一体直接税与纳税人同为一体直接税与纳税人相分离
9、间接税与纳税人相分离间接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代为扣缴税款的人代为扣缴税款的人既非纳税人既非纳税人也非负税人也非负税人一、税收术语一、税收术语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七页(二)课税对象(二)课税对象税源税源税收收入的最税收收入的最终来源终来源与课税对象一致与课税对象一致所得税所得税与课税对象不一致与课税对象不一致财产税财产税税本税本税收收入的创税收收入的创造者要素提造者要素提供者供者好的税制要课及好的税制要课及税源,但不伤及税源,但不伤及税本税本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某税种对某税种对“什么什么”课税问题课税问题区别税种和税区别税种和税类的主要标志类的主要标志税法规定的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征税的目的物,
10、是征税物,是征税的根据的根据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七页计税依据计税依据计算应纳计算应纳税额的直税额的直接根据接根据从量税的计税从量税的计税依据不同于课依据不同于课税对象税对象税目税目课税对象具课税对象具体化体化列举法和概括法列举法和概括法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七十七页(三)税 率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税款的尺度。算税款的尺度。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三种形式: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三种形式:1 1、比例税率使用最为普遍比例税率使用最为普遍2 2、累进税率只在所得税中使用、累进税率只在所得税中使用3 3、定额税率最
11、为原始、最为简单、定额税率最为原始、最为简单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七页1.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对同一性质的课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比例税率是对同一性质的课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均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征税。均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征税。比例税率的特点:比例税率的特点:计征简便。计征简便。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有悖于量力负担原则,且税负具有一定累退性有悖于量力负担原则,且税负具有一定累退性。但对不同性质的课税对象来说,税率是不同的:但对不同性质的课税对象来说,税率是不同的: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如消费税。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如消费税。2)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如原农业税。地
12、区差别比例税率,如原农业税。3)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如营业税。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如营业税。4)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如营业税中娱乐业。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如营业税中娱乐业。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七页3.23.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分为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特点:累进税率特点: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本讲
13、稿第二十页,共七十七页累进税率(图示)累进税率(图示)例:课税对象数额例:课税对象数额=5000全额累进税率计 税500015%=750超额累进税率计 税5005%=2505002000500050005%10%15%20%50005000(2000500)10%=150(50002000)15%=450=625(5100)510020%=1020(51005000)20%=2020=645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七页全全额额累累进进税税率率计计算算简简单单,但但税税负负随随税税基基加加大大而而累累进进过过急。急。500015500015750 750 收入净额为收入净额为42504250;5
14、100205100201020 1020 收入净额为收入净额为40804080。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更为合理,所以现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更为合理,所以现在一般都使用超额累进税率。在一般都使用超额累进税率。5005%=25(2000500)10%=150(50002000)15%=450=625(51005000)20%=2020=645当课税对象数额为当课税对象数额为50005000元时元时收入净额为收入净额为5000-625=43755000-625=4375;当课税对象数额为当课税对象数额为51005100元时元时 收入净额为收入净额为5100-645=44555100-6
15、45=4455;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七页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最高一级适用税率最高一级适用税率-该该级距速算扣除数级距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最高一级适用税率最高一级适用税率-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七页全全额额累累进进税税率率与与超超额额累累进进税税率率的的区区别别税负轻重不同税负轻重不同在收入级次和税率档次相同条在收入级次和税率档次相同条件下,全额重于超额件下,全额重于超额计算繁简不同计算繁简不同二者相比,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二者相比,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需引入速算扣除数杂,需引入速算扣除数公平程度不同
16、公平程度不同在两级收入交叉点附近,全额累进在两级收入交叉点附近,全额累进的公平程度不及超额的公平程度不及超额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七页图示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图示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税率t0O征税对象比例税率累进税率I1I2I3I4t1t2t3比例税率与带免征额的累进税率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七页3.3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直接规定固定税额。v定额税率的特点:定额税率的特点:1.计算方便计算方便2.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3.税负不尽合理税负不尽合理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七页(四)起征点与免征额(四)
17、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起征点开始征税的起点开始征税的起点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的全额计税超过的全额计税个别优惠特点。在起征点附个别优惠特点。在起征点附近税负分配不公平近税负分配不公平对策将起征点降至对策将起征点降至足够低的水平足够低的水平免征额免征额免于征税的数额免于征税的数额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此点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此点只就超过部分征税只就超过部分征税普遍优惠的特点。税负分普遍优惠的特点。税负分配比较公平配比较公平适用于所得课税适用于所得课税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0100200300400010020
18、0300400起征点 免征额 数额数额起征点起征点免征额免征额100100不征不征免征免征200200200200税率税率免征免征300300300300税率税率(300-200300-200)税率税率不征200200税率税率300300税率税率免征免征免征免征(300-200300-200)税率税率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五)附加与加成(五)附加与加成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附加附加:随正税征收而加征的占正税额一定比例的附加收入。随正税征收而加征的占正税额一定比例的附加收入。综合税率正税税率综合税率正税税率(1 1附加税率)附加税率)加成加成:在按基本税率计征税
19、款的基础上,再加征一定成在按基本税率计征税款的基础上,再加征一定成数的税款。数的税款。综合税负基本税率综合税负基本税率 (1 1加征成数)加征成数)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七页附加和加成的比较附加和加成的比较项目项目覆盖范围覆盖范围 收入去向收入去向征收目的征收目的附加附加全部征收全部征收 预算外收预算外收入入地方机动地方机动财力财力加成加成部分征收部分征收 国家预算国家预算限制高收限制高收入者收入入者收入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六)课税基础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不同于课税对象不同于课税对象商品劳务税:课税对象是商品或劳务;税基是销
20、售收商品劳务税:课税对象是商品或劳务;税基是销售收入或消费的货币支出。入或消费的货币支出。不同于税源不同于税源税源是收入;税基有时是支出。税源是收入;税基有时是支出。涉及两个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以什么为税基以什么为税基税基宽窄问题税基宽窄问题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七)税收能力与税收努力(七)税收能力与税收努力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政府的征税能力政府的征税能力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税收努力度,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
21、程度,税收努力决定了潜在的税收能力中有多大比例能转变为实决定了潜在的税收能力中有多大比例能转变为实际的税收收入。际的税收收入。税制的完善程度税制的完善程度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八)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指税法规定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纳税环节:指税法规定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商商品品流流转转过过程程出厂出厂批发批发零售零售消费者消费者根据纳税环节规定不同,有单一环节课税和多环节课税之分根据纳税环节规定不同,有单一环节课税和多环节课税之分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九)纳税期限纳纳税税期期限限是是指指纳纳税税人
22、人发发生生纳纳税税义义务务后后,必须依法缴税的时限。必须依法缴税的时限。纳纳税税期期限限是是根根据据纳纳税税人人的的经经营营规规模模和和各各个个税税种种的的特特点点,本本着着既既有有利利于于税税收收及及时时入入库库,又又可可控控制制税税收收成成本本的原则确定的。的原则确定的。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二、税收分类课税对象分类法税收转嫁分类法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法征税依据分类法税税收收管管理理和和使使用用权权限限分分类类法法税税收收缴缴纳纳形形式式分分类类法法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一)课税对象分类法1.流转税类。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流转税类。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
23、象的税种。流转额流转额流转全额流转全额增加额增加额特性:特性:(1)流转税收相对稳定。影响因素较少)流转税收相对稳定。影响因素较少(2)比较容易转嫁。)比较容易转嫁。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纳税人存在状态根据纳税人存在状态不同,可分为个人所不同,可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纯所得为课税对象以纯所得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如此,企业所得税如此,个人所得税也是这样。个人所得税也是这样。特性:特性:(1)企业所得税与经济效)企业所得税与
24、经济效益相联系,不稳定;益相联系,不稳定;(2)个人所得税负的分配)个人所得税负的分配适宜贯彻量力负担原则;适宜贯彻量力负担原则;(3)一般情况下不易转嫁。)一般情况下不易转嫁。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3.财产税类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以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财产税分类课征范围课征范围一一般般财财产产税税特特别别财财产产税税课征环节课征环节静静态态财财产产税税动动态态财财产产税税财产税性质财产税性质1.稳定性强,适宜地方稳定性强,适宜地方征收;征收;2.不易转嫁,属于直接不易转嫁,属于直接税种;税种;3.有一定程度的公平作有一定程度的公平作
25、用。用。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4.资源税类资源税类以纳税人使用国有资源产以纳税人使用国有资源产生的级差收益为征税对象生的级差收益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税种特性和作用:特性和作用:(1 1)同质资源同样税负)同质资源同样税负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配置(2 2)不同资源不同税负)不同资源不同税负公平竞争条件公平竞争条件5.行为税类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需要特别抑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制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特性:特性:(1 1)临时课征不同于)临时课征不同于对长期抑制行为课税;对长期抑制行为课税;(2 2)征收目的非财政性)征收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税收 原理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