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精选文档.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2022/9/191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页6.1.1 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电离理论2525岁的瑞典科学家岁的瑞典科学家S.ArrheniusS.Arrhenius于于18841884年提年提出。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碱”。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页优点:优点:1 1、从组成上、从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本质揭示了酸碱的本质,指出,指出H+是酸的特征,是酸的特征,OH-是是碱的特征碱的特征 2 2、找出了衡量找出了衡量酸、碱强度的标度酸、碱强度的标度(Ka、Kb、pH)局限性:局限
2、性:1、酸碱被限于水溶液酸碱被限于水溶液,非水体系不适用:非水体系不适用:2、碱被限制为氢氧化物:碱被限制为氢氧化物:Na2CO3 碱?碱?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页6.1.2 酸、碱质子理论(一)酸碱定义(一)酸碱定义 凡能给出H+(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均是酸,凡能得到H+(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均是碱。酸酸 H H+给予体给予体 碱碱 H H+接受体接受体 两性两性电电解解质质既既能能给给出出质质子,又能接受子,又能接受质质子的分子的分子或离子,称子或离子,称为为“两性两性电电解解质质”简简称称“两性物两性物”。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页 二、酸碱举例酸酸 分子分子 HCl,H2SO4,H3PO4,H2
3、O,NH3 离子离子 NH4+,HSO4-,H2PO4-,HPO42-碱碱 分子分子 H2O,NH3,Na2CO3 离子离子 OH-,HSO4-,H2PO4-,HPO42-两性物两性物 分子 H2O,NH3 离子 OH-,HSO4-,H2PO4-,HPO42-NH3+H+=NH4+NH3(l)=NH2-(l)+H+(l)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页(三)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传递 例:(下标1、2表示不同的共轭酸碱对)在水溶液、液氨溶液、苯溶液、气相反应均如此。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页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阿仑尼乌斯电离学说”的酸碱电离,酸碱中和,盐的水解,都可以归结为”质子传递反应”.HAc+H2O
4、=H3O+Ac-H3O+OH-=H2O+H2O Ac-+H2O=HAc+OH-NH4+2H2O=NH3H2O+H3O+酸1 碱2 碱1 酸2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页酸碱质子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1)扩大了酸、碱范围,不局限于水溶液体系(2)把阿仑尼鸟斯理论中的电离、中和、盐的水解统一为“质子传递反应”。2、局限性仍局限于有H+的体系,无H体系不适用,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页6.2 6.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 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 一、解离平衡(电离平衡)一、解离平衡(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部分解离的。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部分解离的。例:例:HAc+H2O
5、=H3O+Ac-可简为:可简为:HAc=H+Ac-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页 Ki 称为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以后均以,以后均以K Ki i表示表示,不出现不出现c项项,则表达式简写为,则表达式简写为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本讲稿第十页,共七十页对弱碱对弱碱 MOH MOH电离电离 MOH M MOH M+OH+OH-Ka 10-2 强酸强酸 Kb 10-2 强碱强碱 =10-2 -10-5 中中强酸强酸 =10-2 -10-5 中强碱中强碱 10-5 弱酸弱酸 10-5 弱碱弱碱Ki 只与温度有关只与温度有关,与其起始浓度无关。,与其起始浓度无关。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页(二)解离度
6、(二)解离度()1.定义:即电离平衡时电解质已电离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表示电解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的程度(类似于“化学平衡”讨论中的“转化率”),它不但与K 有关,而且与电解质的起始浓度有关。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七十页2.2.电离度与稀释定律电离度与稀释定律 例:例:HAc =H+Ac-起始相对浓度起始相对浓度 c 0 0平衡相对浓度平衡相对浓度 c-c c c 当当 5%,或或 c/Ki 500 时,时,1-1 上式简化为:上式简化为:Ki=c 2 或或 =(Ki/c)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页 2.2.电离度与稀释定律电离度与稀释定律当当 5%,上式简化为:上式简化为:K=c 2 或或 =(K
7、/c)上式称上式称“稀释定律稀释定律”对于弱酸(弱碱)对于弱酸(弱碱),在指定在指定温度下温度下,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页一元弱酸(碱)溶液的简化公式一元弱酸(碱)溶液的简化公式一元弱酸(碱)溶液的简化公式一元弱酸(碱)溶液的简化公式(1 1)水本身的电离可忽略)水本身的电离可忽略)水本身的电离可忽略)水本身的电离可忽略(2)HAHA的电离度的电离度的电离度的电离度 5%5%,或 c/Kc/K 500 500 其中,其中,c 为为HAHA的起始浓度;的起始浓度;的起始浓度;的起始浓度;K K 为平衡常数。为平衡常数。为平衡常数。为平衡常数。一元弱酸(碱)
8、溶液的一元弱酸(碱)溶液的 H3O+(OH)的简化公式:的简化公式: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页例例1 1:求:求0.10mol/ml0.10mol/ml HAcHAc溶液的溶液的pHpH和电离度和电离度(298 K,(298 K,K Ka=1.8 a=1.8 10 10-5-5)。解:解:HAc =H HAc =H+Ac +Ac-起始相对浓度起始相对浓度 0.10 0 0 0.10 0 0平衡相对浓度平衡相对浓度 0.10 x x 0.10 x x x x(1)精确解上述方程)精确解上述方程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页(2 2)用近似公式)用近似公式:c c/K Ki i =5682 =5682
9、500 500 K Ka a =X=X2 2/0.10/0.10 得:得:与精确解(1.3410-3)相对误差 KKa2 a2,且,且,且,且 c/Kc/Ka1a1=0.1/1=0.1/1.1 10 107 7 500 500 HH3 3OO+x+y x (9.1 10 108 8 0.1 0.1)0.5=1.1 10 104 4(mol/dmmol/dm3 3)pH=3.95pH=3.95 计算0.10 mol/ml mol/ml H2S 水溶液的水溶液的水溶液的水溶液的 H H3 3OO+和和和和 S S2 2 ,以及,以及,以及,以及 H2S 的电离度。的电离度。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
10、页H2S(aq)中中S2-与与H+的关系的关系常温常压下,常温常压下,H2S饱和溶液中的c(H2S)0.10mol/LH2S(aq)=H+HS-Ka1=(H+HS-)/H2SHS-=H+S2-Ka2=(H+S2-)/HS-Ka1 Ka2=(H+2 S2-)/H2S S2-=(Ka1 Ka2 H2S)/H+2 即即 S2-与与H+2成反比,受成反比,受H+控制。调节控制。调节H2S溶液的酸度,溶液的酸度,可有效的控制可有效的控制H2S溶液中的溶液中的c(S2)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页例例3 3:H H2 2POPOPOPO4 4 4 4 +H +H2 2O =HO =H3 3O O+H +HP
11、OPOPOPO4 4 4 42 2 2 2 H H2 2POPOPOPO4 4 4 4 +H +H2 2O =OH O =OH +H +H3 3POPOPOPO4 4 4 4 K K K Ka2 a2 a2 a2 K K K Kb3 b3 b3 b3 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三、两性离子的电离平衡三、两性离子的电离平衡三、两性离子的电离平衡三、两性离子的电离平衡试说明为什么试说明为什么 NaH NaH NaH NaH2 2 2 2POPOPOPO4 4 4 4 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页多元弱酸弱碱(小结)多元弱酸弱碱(小结)多元弱酸弱碱(小结)多元弱酸弱碱(小结)1.1.多
12、元弱酸溶液中,多元弱酸溶液中,HH3 3O O+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可按一元酸来计算可按一元酸来计算 HH3 3O O+2.2.二元弱酸二元弱酸 H H2 2A A 溶液中,溶液中,AA2 2 K Ka2a23.3.多元弱碱(如多元弱碱(如NaNa2 2S,NaS,Na2 2COCO3 3,Na,Na3 3POPO4 4等)的情况与多元弱酸的相似,等)的情况与多元弱酸的相似,计算时用计算时用K Kb b代替代替K Ka a 即可。即可。4.4.两性物(两性物(H H2 2POPO4 4,HCO,HCO3 3 等)的酸碱性取决于相应酸常数和等)的酸碱性取决于相应酸常数和碱常
13、数的相对大小。碱常数的相对大小。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页 五、同离子效应:五、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而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降低弱强电解质而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用同离子效应来控制溶液的用同离子效应来控制溶液的pHpH值;值;通过调节通过调节pHpH值来控制共轭酸碱对的值来控制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浓度。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页6.3.16.3.1水的离子积和水的离子积和pHpH 纯水有微弱的导电能力纯水有微弱的导电能力H H2 2O +HO
14、+H2 2O O H H3 3O O+OH+OH-(H H2 2O O H H+OH+OH-)实验测得实验测得295K295K时时 H H+=OH=OH-=10=10-7-7mol/Lmol/L由平衡原理得:由平衡原理得:K Kw w=H=H+OHOH-=10=10-14-14K Kw 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K Kw w的意义为:水溶液中的意义为:水溶液中HH+和和OHOH-之积为一常数。之积为一常数。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K Kw w增大。增大。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为溶液的酸度。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精选文档 第六 酸碱 平衡 滴定法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