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连续控制系统的机理建模PPT讲稿.ppt
《第2章连续控制系统的机理建模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连续控制系统的机理建模PPT讲稿.ppt(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章章连续控制系控制系统的的机理建模机理建模第1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概述概述微分方程及线性近似微分方程及线性近似框图模型及传递函数框图模型及传递函数状态变量模型状态变量模型各种模型间的转换各种模型间的转换系列设计举例系列设计举例第2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1概述概述为了理解和控制复杂系统,必须获得这些为了理解和控制复杂系统,必须获得这些系统量化的系统量化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而此过程就称为建,而此过程就称为建模。系统建模主要有三种方法:模。系统建模主要有三种方法:机理建模机理建模:即:即“白箱白箱”建模,利用系统的具体建模,利用系统的具体结
2、构和其所遵循的内在规律结构和其所遵循的内在规律(物理的、化学的规物理的、化学的规律等律等)经严格的推导而获得最终数学模型的方法经严格的推导而获得最终数学模型的方法。辨识建模辨识建模:即:即“黑箱黑箱”建模,利用实验的方法建模,利用实验的方法或者通过系统正常运行而获得其输入、输出的或者通过系统正常运行而获得其输入、输出的数据,从而采用能近似替代的模型数据,从而采用能近似替代的模型。“灰箱灰箱”建模:上两种的结合。建模:上两种的结合。第3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机理建模的表达形式(一)机理建模的表达形式(一)微分方程表述方式微分方程表述方式:由于所涉及的系统从:由于所涉及的系统从本质
3、上来说是本质上来说是动态动态的,因此可以用微分方的,因此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它们。程来描述它们。传递函数表述方式传递函数表述方式:如果微分方程可以线:如果微分方程可以线性化,就可以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来处理,性化,就可以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来处理,得到在初始松弛条件下定义的传递函数,得到在初始松弛条件下定义的传递函数,它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固有属性而与具体输它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固有属性而与具体输入信号无关。入信号无关。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中是以它为核中是以它为核心对系统进行研究的。心对系统进行研究的。第4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机理建模的表达形式(二)机理建模的表达形式(二)框图表达方式:
4、不能独立地对系统进行分框图表达方式:不能独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或综合,但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直观性,析或综合,但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因而也作为一种模型方式。因而也作为一种模型方式。状态方程表达方式:它是状态变量的一阶状态方程表达方式:它是状态变量的一阶导数方程组。由于所选的状态变量不同,导数方程组。由于所选的状态变量不同,同一系统的状态方程可能是不同的,但其同一系统的状态方程可能是不同的,但其最终结果是一致的。最终结果是一致的。第5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解决动态系统问题的方法解决动态系统问题的方法1.定义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定义系统及其组成部分;2.建立数学模型并列出相关假设;建立
5、数学模型并列出相关假设;3.写成描述模型的微分方程;写成描述模型的微分方程;4.解方程,并获得所需的输出变量;解方程,并获得所需的输出变量;5.研究所求的解和假设;研究所求的解和假设;6.如果有必要,重新分析或重新设计系统。如果有必要,重新分析或重新设计系统。第6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1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步骤: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步骤:1.列写原始方程组列写原始方程组2.解原始方程组解原始方程组 3.化成标准形式化成标准形式 设系统的输入变量为设系统的输入变量为r(t),输出变量为,输出变量为c(t)则则系统微分方程具有一般形式为:系统微分方程具有一般形式
6、为:第7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建立系统微分方程举例建立系统微分方程举例例例2.1系统如图所示。其中系统如图所示。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为弹簧的刚度系数;f为为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m为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质量;F(t)为为外施力;外施力;c(t)为物体的位移。忽略物体滑动摩擦力。为物体的位移。忽略物体滑动摩擦力。求输出求输出c(t)与输入与输入F(t)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第8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解题过程解题过程1.弹簧的弹性力其方向总和位移方向相反。弹簧的弹性力其方向总和位移方向相反。2.阻尼器的阻尼力其方向总和位移方向相反。阻尼器
7、的阻尼力其方向总和位移方向相反。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第9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解题过程(续)解题过程(续)4.消去中间变量消去中间变量F1(t)、F2(t),并整理得。,并整理得。此方程即为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此方程即为该系统的微分方程。进一步:求此机械系统的电模拟系统。进一步:求此机械系统的电模拟系统。第10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2物理系统的线性近似物理系统的线性近似大部分的物理系统在变量的大部分的物理系统在变量的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内是是线性系统。然而,当变量无限增多时,所线性系统。然而,当变量无限增多时,所有的系统有的系统最终都
8、变成非线性系统最终都变成非线性系统。对于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小偏移对于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小偏移y(t)作用在质量上时,系统是线性的,如果作用在质量上时,系统是线性的,如果y(t)不断增大,弹簧最终将失去弹性而折断。不断增大,弹簧最终将失去弹性而折断。因此,必须考虑到每个系统的线性化的问因此,必须考虑到每个系统的线性化的问题及应用范围。题及应用范围。第11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工作点附近的泰勒展开工作点附近的泰勒展开假设函数在研究的范围内是连续的,可以在工作点假设函数在研究的范围内是连续的,可以在工作点附近使用泰勒级数,于是有:附近使用泰勒级数,于是有:在相对工作点的偏移量在相
9、对工作点的偏移量(x-x0)附近的小范围内是对附近的小范围内是对曲线本身的一个很好的近似。于是,作为合理的近曲线本身的一个很好的近似。于是,作为合理的近似,上式变为:似,上式变为:第12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工作点附近的泰勒展开(续)工作点附近的泰勒展开(续)如果变量如果变量y依赖于若干激励变量:依赖于若干激励变量:x1,x2,xn,那,那么函数关系可以写做么函数关系可以写做:同理利用多元函数的泰勒展开,忽略高阶项后,同理利用多元函数的泰勒展开,忽略高阶项后,线性近似写做:线性近似写做:第13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线性近似举例线性近似举例例例2.2摆模型:考虑图
10、摆模型:考虑图(a)所示的摆,质量上的所示的摆,质量上的力矩为力矩为第14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线性近似举例(续线性近似举例(续1)质量的平衡位置是质量的平衡位置是0=0o。T和和之间的非线性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图系如图(b)所示。平衡点处的一阶导数值提供了所示。平衡点处的一阶导数值提供了线性近似,即线性近似,即 其中其中T0=0于是,有于是,有 该近似对该近似对/4内比较精确。内比较精确。例如,摆在通过例如,摆在通过30o时线性模型的响应在实际非线性摆的响应的时线性模型的响应在实际非线性摆的响应的2范范围内。围内。第15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多变量线性近似举例
11、多变量线性近似举例例例2.3在下列范围:在下列范围:5x 7,10y 12,对非线,对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性方程进行线性化:z=xy,当,当x=5,y=10时,时,如果利用线性化方程计算如果利用线性化方程计算z值,求其误差。值,求其误差。解:根据给定的范围,选择工作点为:解:根据给定的范围,选择工作点为:x0=6,y0=11,则,则z=66在工作点附近进行泰勒展开,并忽略高阶项在工作点附近进行泰勒展开,并忽略高阶项第16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多变量线性近似举例(续多变量线性近似举例(续1)当当x=5,y=10,用线性化方程求出,用线性化方程求出z值为值为49z正确值为正确值为
12、50,因此误差为,因此误差为1,相对误差为,相对误差为2%第17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3框图模型及传递函数框图模型及传递函数定义定义:线性定常系统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时,在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的拉氏变换和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称输出的拉氏变换和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该系统的输出和输入间的为该系统的输出和输入间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初始条件为零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输入信初始条件为零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输入信号是在研究的时刻号是在研究的时刻(0+)才加入的,其二是输才加入的,其二是输出在研究时刻之前出在研究时刻之前(0-)是静止的或称为平衡是静止的或称为平衡状态。状态。第18页,共
13、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框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连接(一)框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连接(一)1.传输线传输线:表示了信息的流动方向。:表示了信息的流动方向。2.增益增益:增益是系统某部分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增益是系统某部分输出和输入之间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3.比较环节比较环节:表示两个或多个信号算术运算关:表示两个或多个信号算术运算关系的一种符号。系的一种符号。4.分支分支:当一个信号送往多处作为输入时,用:当一个信号送往多处作为输入时,用分支形式表示。分支形式表示。第19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框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连接(二)框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连接(二)5.增益的串接增益的串接
14、:多个增益相串接,其总的增益:多个增益相串接,其总的增益为各增益之积。为各增益之积。6.增益的并接增益的并接:其总增益为各增益之和。:其总增益为各增益之和。第20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框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连接(三)框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连接(三)7.反馈反馈:其基本形式如下。:其基本形式如下。第21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3.1系统框图的建立系统框图的建立1.根据所给系统的联接方式和各部分的物理根据所给系统的联接方式和各部分的物理规律列写原始方程组。规律列写原始方程组。2.将原始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将原始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3.对每个方程指定其输出变量并画出其对
15、应对每个方程指定其输出变量并画出其对应的子方框图。的子方框图。4.将各子方框图联接成总方框图。将各子方框图联接成总方框图。第22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框图建立的例子框图建立的例子例例2.4制作制作例例2.1的系统框图的系统框图解:将原始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得解:将原始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得 第23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框图建立的例子(续框图建立的例子(续1)令令C(s)做输出,则将方程改写为:做输出,则将方程改写为:其对应的子方框图如下:其对应的子方框图如下:第24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框图建立的例子(续框图建立的例子(续2)根据根据F1、F2和
16、和C的关系,画出对应的子框图,按的关系,画出对应的子框图,按对应的变量名称连接,则最终系统框图为:对应的变量名称连接,则最终系统框图为:第25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简单伺服系统举例例例2.5简单伺服系统,工作原理如下:简单伺服系统,工作原理如下:(1)系统的参考输入量:输入电位计电刷臂的角系统的参考输入量:输入电位计电刷臂的角位置位置r,转化为电压,转化为电压第26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1)(2)输出电位计电刷臂的角位置输出电位计电刷臂的角位置c由输出轴的位置由输出轴的位置确定,转化为电压确定,转化为电压(
17、3)用一对电位计作为系统的误差测量装置,它用一对电位计作为系统的误差测量装置,它们可以将输入和输出位置转变为与位置成比例的们可以将输入和输出位置转变为与位置成比例的电信号。电信号。(4)电位计输出端上的误差电压被增益常数电位计输出端上的误差电压被增益常数K1的的放大器放大。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作用到直流马达放大器放大。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作用到直流马达的电枢电路上,马达的励磁绕组上加有固定电压。的电枢电路上,马达的励磁绕组上加有固定电压。第27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2)(5)如果出现误差信号,马达就会产生力矩,以带动如果出现误差信号,马达就会产生
18、力矩,以带动输出负载旋转,并使误差减小到零。输出负载旋转,并使误差减小到零。(6)对于固定的励磁电流,马达产生的力矩与电对于固定的励磁电流,马达产生的力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枢电流成正比:(7)当电枢旋转时,在电枢中将感应出一定的电当电枢旋转时,在电枢中将感应出一定的电压,与角速度成正比压,与角速度成正比第28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3)试求试求马达转角位移马达转角位移与误差电压与误差电压ev之间的传递函之间的传递函数。此外,当数。此外,当La可以忽略时,试求这个系统的方可以忽略时,试求这个系统的方框图和简化方框图。框图和简化方框图。解:解:
19、电枢控制式直流伺服马达的速度由电枢电压电枢控制式直流伺服马达的速度由电枢电压控制。控制。电枢电流的微分方程为:电枢电流的微分方程为:第29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4)马达力矩的平衡方程为:马达力矩的平衡方程为:J0为马达、负载和折合到马达轴上的齿轮传动装为马达、负载和折合到马达轴上的齿轮传动装置组合的转动惯量置组合的转动惯量;b0为马达、负载和折合到马达轴上的齿轮传动为马达、负载和折合到马达轴上的齿轮传动装置组合的黏性摩擦系数。装置组合的黏性摩擦系数。第30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5)做
20、拉氏变换,并消去做拉氏变换,并消去Ia(s),得传递函数:,得传递函数:假设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设计为:使得输出轴假设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设计为:使得输出轴的转数是马达轴转数的的转数是马达轴转数的n倍,因此倍,因此另外,另外,第31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简单伺服系统举例(续6)La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传递函数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传递函数第32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3.2梅森公式梅森公式 框图对表示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关系已经框图对表示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关系已经足够了,但相互关系比较复杂的系统,框足够了,但相互关系比较复杂的系统,框图的化简工作任
21、务繁重,甚至难以完成。图的化简工作任务繁重,甚至难以完成。梅森公式是梅森在创建信号流图中提出的梅森公式是梅森在创建信号流图中提出的求取传递函数的方法,由于信号流图和框求取传递函数的方法,由于信号流图和框图并无本质的差别,故本课程以框图的形图并无本质的差别,故本课程以框图的形式进行介绍。式进行介绍。第33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3.2.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回路和回路增益回路和回路增益:在框图中由任何一点出发,沿信息:在框图中由任何一点出发,沿信息流动方向流动方向(箭头所指方向箭头所指方向)经过经过不重复的路径不重复的路径(每点仅经每点仅经过一次过一次)回到该点,则该路径称为一个回
22、路。该回路所回到该点,则该路径称为一个回路。该回路所经过的各增益、比较环节符号之积称为该回路的增益。经过的各增益、比较环节符号之积称为该回路的增益。互不接触回路及其增益互不接触回路及其增益:如果两个回路没有任何公共:如果两个回路没有任何公共点称为两个回路之间互不接触,简称两个互不接触回路。点称为两个回路之间互不接触,简称两个互不接触回路。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各回路增益之积称为两个互不接触回路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各回路增益之积称为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同理三个回路之间均无公共点称为三个互不接触回增益。同理三个回路之间均无公共点称为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其各回路增益之积称为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以此路,其各回
23、路增益之积称为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以此类推。类推。第34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基本概念(二)基本概念(二)设系统共有设系统共有 个回路,则:若存在若干个两个回路,则:若存在若干个两个互不接触回路,所有的两个互不接触回个互不接触回路,所有的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之和记为路增益之和记为N2(s);若存在若干三个互;若存在若干三个互不接触回路,所有的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不接触回路,所有的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之和记为益之和记为N3(s);如此类推。;如此类推。约定:一个回路称自身为一个互不接触回约定:一个回路称自身为一个互不接触回路,其增益称为一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路,其增益称为一个互不
24、接触回路增益。那么具有那么具有 个回路的系统各种互不接触回路个回路的系统各种互不接触回路增益的总和增益的总和:第35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基本概念(三)基本概念(三)设系统有设系统有 个回路,其系统的个回路,其系统的特征式特征式表示为:表示为:前向通道及其增益:由前向通道及其增益:由输入输入沿信息流动方向沿信息流动方向不不重复重复地到达地到达输出输出的一个途径称为一个前向通道。的一个途径称为一个前向通道。该途径所经诸增益及比较环节符号的乘积称为该途径所经诸增益及比较环节符号的乘积称为该前向通道增益。记为该前向通道增益。记为第36页,共8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基本概念(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续 控制系统 机理 建模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