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器件技术精选文档.ppt
《第十六章 器件技术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 器件技术精选文档.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六章 器件技术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六页目目 标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能够: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能够:1.辨别出模拟和数字、有源和无源器件的不同。说明在无源器件中寄生结构的影响;2.对PN结进行描述,讨论其重要性,并解释其反向偏压和正向偏压的不同;3.描述双极技术特征和双极晶体管的功能,偏压、结构及应用;4.描述 CMOS 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偏压现象以及CMOS反相器5.描述 MOSFET 增强型和耗尽型之间的区别;6.描述寄生晶体管的影响和 CMOS 闩锁效应的本质;7.列举一些集成电路产品,描述其各自的一些应用。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六页引引 言言用于微芯片的电子器件是在衬底上
2、构建的。通用的微芯片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熔丝、二极管和晶体管。它们在衬底上的集成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的基础。硅片上电子器件的形成方式被称为结构。半导体器件结构有成千上万钟。这里只能列举出其中的一部分。本章将讨论器件的实际形成,以了解它们在应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同时,本章还将对集成电路产品的不同分类进行回顾。本讲稿第三页,共五十六页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本讲稿第四页,共五十六页电路类型电路类型模拟电路模拟电路 在电子技术中,模拟电路是指其电参数在一定电压、电流、功耗值范围内变化的一种电路。模拟电路可以设计成由直流(DC)、交流(AC)或者两者的混合,以及脉冲电流来作为工作电源。
3、以模拟电路为工作原理的电子产品有: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声音的录制和回放装置等。然而输入输出信号的放大不能总是与预定的值相符。例如。用AM/FM收音机搜索电台时,不是所有无线信号都有相同的信号强渡。因此,音量的控制必须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度作调整。本讲稿第五页,共五十六页数字电路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平信号高电平和低电平下工作。逻辑高电平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逻辑低电平用二进制0表示。数字电路与计算机和计算器等逻辑器件有关。其他数字逻辑器件包括:时钟、手柄式电脑游戏以及条形码阅读器。数字器件可用于测量并控制事件结果:要求既有开/关型命令,又能受模拟线性电路分立增量变化的控制。这也正是今
4、天区别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如此困难的原因所在。高低电平准确数值取决于特别的器件技术。下面是两个逻辑电平的例子:逻辑类型 高电平1 低电平0 TTL 5 VDC 0.0 VDC CMOS 3.5VDC 0.0 VDC 本讲稿第六页,共五十六页无源元件结构无源元件结构在电路中电阻和电容都是无源元件。因为这些元件无论怎样和电源连接,它们都能传输电流。例如,一个电阻无论是与电源的正极还是负极连接,它都能传输同样的电流。集成电路电阻结构集成电路电阻结构 集成电路中的电阻可以通过金属膜、掺杂的多晶硅,或者通过杂质扩散到衬底的特定区域产生。这些电阻是微结构,因此它们只占用衬底很小的区域。电阻和芯片电路的连接是
5、通过与导电金属(如铝、钨等)形成接触实现的(见下图)。本讲稿第七页,共五十六页Examples of Resistor Structures in ICs n-Substrate Metal contact Film type resistorSiO2,dielectric material Metal contactn-p-Diffused resistorSiO2,dielectric materialFigure 3.1 本讲稿第八页,共五十六页寄生电阻结构寄生电阻结构 寄生电阻是在集成电路元件设计中产生的多余电阻。它存在于器件结构中是因为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类型、掺杂种类以及掺杂数量
6、。寄生电阻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它会降低集成电路器件的性能。下图表示了晶体管中寄生电阻的位置。寄生电阻是可积累的,这意味着一串电阻总的效应比单个电阻大。在集成电路器件中。这些寄生电阻的影响成为能否降低芯片上器件特征尺寸的关键因素。随着集成度的提高,电阻将会增加,是电性能总体下降。为此设计者可选用低电阻金属作为接触层和特别工艺设计以减小有源器件的体(bulk)电阻。本讲稿第九页,共五十六页Cross Section of Parasitic Resistances in a TransistorRECREBRBBRBCRCCRCBMetal contact resistanceBulk resi
7、stancen+n+p-Base Emitter Collectorp-SubstrateFigure 3.2 本讲稿第十页,共五十六页集成电路电容结构集成电路电容结构大家知道,一个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个分立的导电层被介质(绝缘)材料隔离开而形成的。微芯片制造中介质材料通常是二氧化硅(SiO2),平面型电容器的导电层可由金属薄层、掺杂的多晶硅,或者衬底的扩散区形成。通常衬底上的电容器由4钟基本工艺组成(见下图)。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集成电路中电容结构示例集成电路中电容结构示例SubstrateOxide dielectricMetal contactsSubstrateDielectric
8、 material(oxide)2nd dopedpoly layerMetal contactto 1st poly1st doped poly layerSubstrateMetal contact to diffused regionDoped poly layerp-Diffused regionSubstrate1st,n+poly plate2nd,n+poly plateDielectric material(oxide)Figure 3.3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晶体管中寄生电容器示例晶体管中寄生电容器示例nnnSDGp-Substrateoxidedoped polyFi
9、eld effect transistor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npnCEBp-SubstrateFigure 3.4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有源元件结构有源元件结构pn 结二极管双极晶体管肖特基二极管双极集成电路技术CMOS 集成电路技术增强型和耗尽型 MOSFET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六页p-SubstrateCathode Anodepn junction diodeMetal contactHeavily doped p region Heavily doped n regionBasic Symbol and Structure of the pn
10、 Junction DiodeFigure 3.5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Open-Circuit Condition of a pn Junction Diodep-type Sin-type SiDepletionregionCathodeAnodeMetal contactPotentialhill0BarriervoltageCharge distribution of barrier voltage across a pn Junction.Figure 3.6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pn3 VLampOpen-circuit condition(high resistanc
11、e)Reverse-Biased PN Junction DiodeFigure 3.7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Forward-Biased PN Junction Diodepn3 VHole flowElectron flowLampFigure 3.8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六页Forward and Revers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ilicon Diode12010080604020.4.81.21.6+I-V+V-IBreakdownvoltageLeakagecurrentReverse bias curveForward bi
12、as curveJunction voltageFigure 3.9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五十六页Two Types of Bipolar TransistorsPhysical structurepnpEmitterCollectorBaseBCEpnp transistorSchematic symbolPhysical structureBCEEmitterCollectorBasenpnnpn transistorSchematic symbolFigure 3.10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五十六页NPN Transistor Biasing Circuit Lamp1.5 VnpnS1BC
13、E3 VNonconduction modeConduction modeElectronflowe-e-h+1.5 V n p nS1BCE 3 VLampFigure 3.11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六页PNP transistor biasing circuitNonconduction mode1.5 VpnpS1BCE3 VLampConduction mode Hole flowh+e-1.5 V p n pS1BCE3 Vh+LampFigure 3.12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六页Cross Section of an NPN BJTp-substraten+pn+Meta
14、l contactCEBFigure 3.13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六页肖特级二极管肖特级二极管 肖特级二极管是由金属和轻掺杂的n 型半导体材料接触形成的(见下图)。这种形式器件的工作原理与普通二极管相似正偏时低电阻,反偏时高电阻。硅肖特级二极管的正向结电压降(0.30.5V),几乎是硅pn结二极管(0.60.8V)的一半。肖特级二极管的最大优势是其电导完全取决于电子,这使其从开到关的时间更快。肖特级二极管的发明使双极集成电路技术得以在21世纪继续应用。肖特级二极管的概念已用于高速和更高功效的双极集成电路的发展中。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六页Schematic Symbol and Str
15、uctural Cross Section of the Schottky DiodeSchottky contactNormal ohmic contactAnodeCathoden n-n n+Figure 3.14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六页双极逻辑的种类双极逻辑的种类Table 3.1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CMOS IC TechnologyTh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snMOSFETpMOSFETBiasing the nMOSFETBiasing the pMOSFETCMOS TechnologyBiCMOS TechnologyE
16、nhancement and Depletion-Mode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六页CMOS 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FET)场效应晶体管最早是为了解决能源消耗而提出的,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来发现 FET 是既节省能源又利于提高集成度的电子器件。尽管FET 的早期实验应回到20世纪30年代,但第一批大量生产的场效应晶体管在60年代成为现实。从第一批改进的 FET一直被使用。现在最流行的集成电路技术是COM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它是围绕着 FET 设计和制造的发展而发展的。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六页场效应晶体管的最大优势是它的低电压和低功耗。它的
17、开启是输入电压加到栅上产生的电场的结果因此称为场效应晶体管。FET 在线性/模拟电路中作为放大器以及在数字电路中作为开关元件使用。它的高输入阻抗和适中的放大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卓越的器件被广泛应用。它的低功耗和可压缩性使其极适用于一直在缩小尺寸的 ULSI工艺。FET 有两种基本类型:结型(JFET)和金属氧化物型(MOSFET)半导体。区别在于MOSFET作为场效应晶体管输入端的栅极由一层薄介质(SiO2)与其他两极绝缘。JFET的栅极实际上同晶体管其他电极形成物理的pn结。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六页nMOSFET(n-channel)GateSourceDrainp-type silic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六章 器件技术精选文档 第十六 器件 技术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