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外观检验规范(完整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PCBA外观检验规范(完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A外观检验规范(完整版).pdf(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恒星科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1 目的 建立 PCBA 外观检验规范,为工艺编制、生产加工、产品检验提供依据,保证产品的品质。2 适用范围 2.1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任何产品的外观检验(客户有特殊规定的情况除外)。2.2 特殊规定是指:因元件的特性,或其它特殊需求,PCBA 外观检验规范可适当做修订。3 定义 3.1 标准定义 3.1.1 允收标准(Accept Criterion):允收标准包括理想状况、允收状况、拒收状况三种状况。3.1.2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
2、):接近理想与完美的组装情形。具有良好组装可靠度。3.1.3 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是指组件不必完美,但要在使用环境下保持完整性和可靠度的特性。3.1.4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是指组件在其最终使用环境下不足以确保外形、装配和功能的情况。3.2 缺陷定义 3.2.1 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指缺陷会使人体或机器产生伤害,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缺陷,称为严重缺陷,用 CR 表示。3.2.2 主要缺陷(Major Defect):指缺陷在产品的功能上已失去实用性或造成可靠度降低,产品损坏、功能不良称为主要缺陷,用 MA 表示。3.2
3、.3 次要缺陷(Minor Defect):指个别此类缺陷的存在,实质上并无降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低其实用性,且仍能达到所期望目的,一般为外观或机构组装上的差异,用 MI 表示。3.3 本规范若与其它规定文件相冲突时,依据顺序如下 3.3.1 客户所提供的或内部制定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特殊要求等。3.3.2 本规范。3.3.3 若有外观标准争议时,由质量部与技术部共同核判是否允收。3.4 检验方式 操作人员做好自检、互检,在线做 100检验,按照 GB/T2828.1 2003 一次抽样方案 中 II 级水平进行抽样检验(AQL:MA 0.4,MI 1.0),当检验结果持续变好或变差
4、时,依附件一对产品实行加严检验或放宽检 验。IPQC 对在制品做不定时抽查。3.5 三个产品级别的定义:1 级-普通类电子产品 包括那些以组件功能完整为主要要求的产品。2 级-专用服务类电子产品 包括那些要求持续运行和较长使用寿命的产品,最好能保持不间断工作但该要求不严格。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使用环境而导致故障。3 级-高性能电子产品 包括以持续性优良表现或严格按指令运行为关键的产品。这类产品的服务间断是不可接受的,且最终产品使用环境异常苛刻:产品在要求时必须能够操作,例外救生设备或军工产品等关键系统。4 相关文件 选用电子组件的可接收性(IPC-A-610D)中 2、3 级标准。5 图示说明 P
5、CBA 外观检验规范 5.1 沾锡性判定图标 5.1 沾锡性判定图标 注意:沾锡角度越小,表示润湿越好。角度大于或等于 90 度表示润湿较差。图标图标:沾锡角(接触角沾锡角(接触角)之衡量 之衡量 沾锡角 熔融焊锡面 被焊物表面 沾锡角 熔融焊锡面 被焊物表面 插件孔 插件孔 沾锡角沾锡角理理想焊点想焊点呈呈凹锥面凹锥面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2 操作注意事项-握板方式实例 5.2 操作注意事项-握板方式实例 操作时配带干净的手套和接地良好的静电手环。用干净的手握执板子边缘,不接触板上元件。操作注意事项指南 1)保持工作台干净整洁。2)使用手套时,需要及时更换或清洗防止因手套肮脏引起的污
6、染。3)不可用裸露的手或手指接触可焊表面面。人体油脂和盐分会降低可焊性。4)不可使用含硅成分的润手霜,它们会会引起可焊性和敷形涂覆粘附性问题5)绝不可堆叠电子组件,否则会导致物理损伤。6)指印是极难去除的,并且经过敷形涂后的板子在潮湿环境时会显现出来,所7)所以焊接和清洗作业后的板子在拿取取时需采用手套或其它防护用具以防止污染。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 表面贴装组件5.3 表面贴装组件 5.3.1.胶水粘固 5.3.1.胶水粘固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端子可焊表面与焊盘上没有出现胶水。2.胶水位于各焊盘之间的中心位置。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
7、1.从元件下方挤出的粘接材料可见于端子区域,但末端连接宽度满足最低要求。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1.从元件下方挤出的粘接材料可见于端子区域,影响焊接可靠性。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2.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端元件-1,3 或 5 面端子,侧面偏移(A)5.3.2.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端元件-1,3 或 5 面端子,侧面偏移(A)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无侧面偏移。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1.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件端子宽度(W)或焊盘宽度(P)的25%,取其最小者。(A1/4W)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
8、)1.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端子宽度(W)或焊盘宽度(P)的 25%,取其较小者。(A1/4W)2.侧面偏移超出焊盘,未大于元件端子宽度的 25,但与其它元件或焊点接触造成短接。(MA)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3.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端元件-1,3 或 5 面端子,末端偏移(B)5.3.3.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端元件-1,3 或 5 面端子,末端偏移(B)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无末端偏移。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1.元件端子与焊盘之间有明显的重叠接触(Y2)。2.端面端子与焊盘边缘距离大于或等于焊盘长度的 1/4。拒收状况(Reject C
9、ondition)1.端面端子偏出焊盘,无末端重叠部分(MA)。2.末端重叠不足。3.末端偏移,端面端子与焊盘边缘距离小于焊盘长度的 1/4。(MI)Y11/4W Y2 Y11/4W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4.圆柱体帽形端子,侧面偏移(A)与末端偏移(B)5.3.4.圆柱体帽形端子,侧面偏移(A)与末端偏移(B)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组件的接触点在焊盘中心,无侧面偏移与末端偏移。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1.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件端子直径(W)的 25%,或焊盘宽度(P)的 25%,取较小者。(A1/4W)2.末端偏移,焊盘与元件端子
10、之 间的末端重叠(J)最小为元件端子长度)(R)的 50%。(J1/2R)3.无末端偏移。无图示 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1.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直径(W)的25%,或焊盘宽度(P)的 25%,取较小者。(A1/4W)2.末端偏移,焊盘与元件端 子之间的末端重叠(J)小于元件端子长度(R)的 50%。J1/2R 3.任何末端偏移(B)。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5.扁平、L 形和翼形引脚,侧面偏移 5.3.5.扁平、L 形和翼形引脚,侧面偏移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各引脚都能座落在各焊盘的中央,无侧面偏移。允收状况(Accept Condi
11、tion)1.最大侧面偏移(A)不大于引脚宽度(W)的 25%或 0.5 mm,取较小者。(A1/4W)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1.最大侧面偏移(A)大于引脚宽度(W)的 25%或 0.5 mm,取较小者。(MI)。(X1/4W)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6.扁平、L 形和翼形引脚,趾部偏移 5.3.6.扁平、L 形和翼形引脚,趾部偏移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各引脚都能座落在各焊盘的中央,而未发生偏移。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1.趾部偏移,尚未超过焊盘侧端外缘。(注:脚距与焊盘不合适的趾部可以超过焊盘外缘)。拒收状况(Re
12、ject Condition)1.趾部偏移已超过焊盘侧端外缘(MI)。W W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3.7.扁平、L 形和翼形引脚,跟部偏移 5.3.7.扁平、L 形和翼形引脚,跟部偏移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各引脚都能座落在各焊垫的中央,而未发生偏移。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1.跟部偏移,脚跟剩余焊盘的宽度(X),大于或等于一个引脚宽度(XW)。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1.跟部偏移,脚跟剩余焊盘的宽度(X),小于引脚宽度(MI)。(XW)X X W X W W X1 mm 倾斜倾斜Wh1 mm PCBA 外观检验规范 5
13、.4.4.径向元件-浮高与倾斜 5.4.4.径向元件-浮高与倾斜 理想状况(Target Condition)1.元件与板面垂直,底面与板面平贴。2.浮高与倾斜的判定量测应以机板表面与元件体底部或绝缘部的最低点为量测依据。允收状况(Accept Condition)1.浮高2.0mm(Lh2.0mm)。2.元件脚长度满足 5.4.13 要求。3.元件总高度不超过规定范围。4.倾斜角度8 度,且金属元件不能接触其它元件。拒收状况(Reject Condition)1.浮高2.0mm(MI)Lh2.0mm。2.引脚长度不满足 5.4.13 要求。3.元件总高度超过规定范围。3.倾斜角度8 度,金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CBA 外观 检验 规范 完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