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
2、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
3、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实例:学生在宋祖英
4、的“爱我中华“歌曲旋律中走进课堂,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会产生疑问,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计算机会播放出声音,这样不仅会产生一种想学计算机的冲动,同时也会在歌曲的旋律中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任务分层设计,由浅及深,先易后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学生学习设计 (1)分组:教师按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可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3)交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
5、成情况,相互评价。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师生评价作业 八、教学设计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到了“爱我中华”的歌曲 看到了一张讽刺漫画,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什么上课会这样,我们要学什么? 导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含义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信息的含义(多媒体显示图片) 自学课本活动1,并思考: 1、你在哪些地
6、方见过这些它们? 2、它们能告诉人们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可划分哪些方面? 4、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5、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巡回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得出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每组代表发言 回答以上不同问题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继续分层自学 信息的传递及获取 自学课本P5页,结合实践活动完成以
7、下问题: 1、信息可通过哪些方式传递? 2、你是怎样获取信息? 3、什么是信息的载体?刚才的活动中,信息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4、同一信息的传递方式唯一吗?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传递吗? 5、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耳濡目染,亲身体会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实践活动: 1、看手中的一份关于2004雅典奥动会的一份新闻报道; 2、看一段关于2004雅典奥运会的资料片(女排决赛胜利时刻); 3、放一段关于奥运会的录音报道; 3、让学生现场发挥表演一些小品,表示一些体育运动并表达获得奖牌时兴奋 看课本并思考完成以上所提问题 归纳总结 1、对学生回答加以评价,并加以引导,使
8、学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给学生严格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表达方式本身是载体,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才是信息。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和可处理性等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国奥运的认识,并立志把女排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表达个人不同观点,得出总结 (1)信息是各种不同信号的集合; (2)信息的传递必须依赖于载体; (3)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个人举例)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一(附) 在多媒体网络中出示同步训练一的内容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进行纠正 设
9、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看课本,认真总结,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层层推进 信息技术及利用 看课本P5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思考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信息技术? 3、知识提高: 阅读课本活动2,思考格林用到了了哪些信息技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浅及深,从自己到格林,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增强为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而努力学习的计算机的信心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根据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用到的信息技术。 总结格林的信息技术运用 设想自己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加深巩固
10、同步训练二(附) 网络显示同步训练二 设计意图: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答案,加深理解 小 结 多媒体网络出示: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运用 设计意图:使整节课,有序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通看课本,回想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理论框架 九、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 2、自我评价,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在表中,并交给老师,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表格如下: 知识点 概念理解 是否掌握 通过什么方法掌握的 信息含义 信息传递、获取方法 信息技术含义及运用 十、课后作业 1、搜
11、集传递信息的方法并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 2、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实例。 3、将以上结论填入下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EXECL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初二级 A、B、C、D组 课题: 第二章 Excel简介 授课时间: 1 课时 授课周次:第 2 周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单元格与区域的选择; 2. 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录入方法和技巧;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输入各种类型数据到工作表中。 教学重点: 各种类型数据的录入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 在工作表中录入分数、班级等类型的数据。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与实践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场所:在计算机房中完成教学。 教 材 分 析
12、 及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数据输入导课: 同学们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表格,你们常见的有哪些表格?我们可以用哪些软件完成表格的基本操作?对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做哪些操作?那同学们想一想哪个软件处理数据更方便快捷、直观? 新课:一、Excel的启动与退出(看书上第2页) 1. “开始”菜单“程序” “Microsoft Excel”; 2. 点击“关闭”按钮,“文件”菜单“退出”。二、Excel的编辑窗口(看书上第3页,工作簿的组成)三、单元格与区域的选择 1选定一个单元格 用鼠标选定:将鼠标指针指向待激活的单元格,单击左键,被激活的单元格方框将以粗黑线方框显示; 用键盘选定:
13、 补充材料 (或教后感) 1.让学生明白,很多软件可以做同一件事情,但是,要找出最合适、效率最好的。就跟学习一样,学习方法很多,但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教 材 分 析 及 教 学 过 程 直接按住键盘上的方向键将粗黑框移到指定的单元格。 单元格的命名:列坐标+行坐标。例如:A1单元格等。 2. 选定一个区域 选定一个连续区域将鼠标指针指向待选定区域的第一格,按住左键不放,连续向左或向右对角线方向拖动,被选定的区域将高亮显示。 选定一个不连续区域选定第一个单元格或区域后,按住“Ctrl”键不放再激活第二、第三等单元格或区域。 选定一行或一列直接用鼠标单击相应的行坐标或列坐标名称。 选定整个工作
14、表单击行列坐标交叉处的“全选”按钮。四、录入表格数据 录入数据时,首先应分析一下表格中各栏数据的类型特征,因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其录入方法有所不同。分析题目:考号栏和成绩栏均为数值型数据,姓名栏、班级栏均为字符型数据。 1序列数据自动填充法 先输入第一个考号,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按住“Ctrl”键和鼠标左键进行拖动。 输入前两个考号,然后选定这两个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用鼠标左键进行拖动。 2. 班级栏的输入选定单元格,输入01。 3. 录入分数一般整数、小数可直接输入,而分数的输入有特殊规定,如:4/5,Excel解释为4月5号,再如:1/34,Excel解释为字符型数
15、据。 补充材料 (或教后感) 2.以实验一为例讲解。 教 材 分 析 及 教 学 过 程 注意:录入分数时,必须在分数前加上0和空格。五、保存和关闭工作表 1. 保存工作表 “文件”菜单“保存”选项。 2. 关闭工作表 “文件”菜单“关闭”选型。板书设计:第二章 数据输入 1同学们常见的表格:课程表、成绩表、体检表等 2完成表格操作的软件有:Word、Excel等 3对表格中的数据有哪些操作:编辑、计算、汇总、排序、筛选、打印。一、Excel的启动与退出 二、Excel的编辑窗口 三、单元格与区域的选择注意:单元格的命名:列坐标+行坐标。例如:A1单元格等。 四、录入表格数据 1. 序列数据自
16、动填充法; 2. 班级栏的输入:选定单元格,输入01; 3. 录入分数时,必须在分数前加上0和空格。五、保存和关闭工作表 教学反思: 补充材料 (或教后感)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对象:初二年级学生:u 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u 懂得Visual Basic的启动、窗口、保存工程和退出。u 懂得数据的类型和变量申明不足之处:u 打字速度不是很快u 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够强u 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要素不是很熟练教学目标:u 提高学生打字速度和打字正确率u 理解并能动手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的画圆小程序u 掌握InputBox函数
17、和其它常用的数学函数的运用方法u 了解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u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u 修改画圆程序,实现设计的小软件的交互性u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教学难点:u InputBox函数的使用u 常用的数学函数Abs(x), Sqr(x), Int(x)和Rnd(X)的使用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技能训练安排学生进行打字技能训练,巡视课堂,个别辅导。学生利用金山打字通进行键盘练习,中英文打字练习将打字技能训练融入课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和正确率。二、教学引入展示一个用本节内容编写的Visual Basic作品(见附图1)观看演示,明确学习任务。激发
18、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三、新课学习过程1、讲解、演示修改画圆程序的过程及InputBox()函数让学生操作画圆程序。听讲、体会画圆程序的制作过程,InputBox()函数和画圆语句的用法学生巩固上节练习和新知识讲解过程2、观察,个别指导学生修改上述程序 练习,及时掌握过程3、点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展示范例(2)观看、比较、学习巩固练习与提高过程4、提出几个常用的数学函数,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这些函数参与讨论,尝试使用发掘学生资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过程5、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尝试的结果,引导学生归纳这几种函数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代表展示发言调动先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程6、提出程序的
19、顺序结构流程思想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整理和概括能力四、巩固练习过程1、巡视指导根据课后练习,独立完成小程序设计,课本51.1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目标过程2、指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能合作完成讨论和设计,课本P51.2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研究精神。使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过程3、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尝试,设计知识的升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五、展示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点评和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和相互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展现自我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互相探究,共同提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引入设计新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常用的数学函数的使用2、
20、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3、 本节课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足之处:1、在学生做完画圆程序,加入有交互性的InputBox函数和画圆语句时,老师可以讲得更少些。而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总结InputBox函数的两个参数的作用,效果会更好。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
21、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
22、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
23、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实例:学生在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歌曲旋律中走进课堂,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会产生疑问,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计算机会播放出声音,这样不仅会产生一种想学计算机的冲动,同时也会在歌曲的旋律中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任
24、务分层设计,由浅及深,先易后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学生学习设计 (1)分组:教师按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可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3)交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师生评价作业 八、教学设计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到了“爱我中华”的歌曲 看到了一张讽刺漫画,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什
25、么上课会这样,我们要学什么? 导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含义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信息的含义(多媒体显示图片) 自学课本活动1,并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它们? 2、它们能告诉人们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可划分哪些方面? 4、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5、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巡回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6、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得出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每组代表发言 回答以上不同问题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继续分层自学 信息的传递及获取 自学课本P5页,结合实践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信息可通过哪些方式传递? 2、你是怎样获取信息? 3、什么是信息的载体?刚才的活动中,信息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4、同一信息的传递方式唯一吗?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传递吗? 5、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耳濡目染,亲身体会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实践活动: 1、看手中的一份关于2004雅
27、典奥动会的一份新闻报道; 2、看一段关于2004雅典奥运会的资料片(女排决赛胜利时刻); 3、放一段关于奥运会的录音报道; 3、让学生现场发挥表演一些小品,表示一些体育运动并表达获得奖牌时兴奋 看课本并思考完成以上所提问题 归纳总结 1、对学生回答加以评价,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给学生严格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表达方式本身是载体,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才是信息。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和可处理性等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国奥运的认识,并立志把女排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到自
28、己的学习中。 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表达个人不同观点,得出总结 (1)信息是各种不同信号的集合; (2)信息的传递必须依赖于载体; (3)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个人举例)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一(附) 在多媒体网络中出示同步训练一的内容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看课本,认真总结,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层层推进 信息技术及利用 看课本P5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思考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信息技术? 3、知识提高: 阅读课本活动2,思考格林用到了了哪些信息技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浅及深,从自
29、己到格林,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增强为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而努力学习的计算机的信心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根据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用到的信息技术。 总结格林的信息技术运用 设想自己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二(附) 网络显示同步训练二 设计意图: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答案,加深理解 小 结 多媒体网络出示: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运用 设计意图:使整节课,有序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通看课本,回想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理论框架 九、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人
30、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 2、自我评价,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在表中,并交给老师,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表格如下: 知识点 概念理解 是否掌握 通过什么方法掌握的 信息含义 信息传递、获取方法 信息技术含义及运用 十、课后作业 1、搜集传递信息的方法并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 2、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实例。 3、将以上结论填入下表: 表一: 序号 设备名称 信息载体初中信息技术自制信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组合、填充等操作进行复制粘贴获得修饰、创意的方法。 2、复习巩固基本操作:选定、复制、粘贴、文本框。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利用所学各种操作组合进行
31、各种效果的修饰。教学难点:选定、组合、Shift键的组合使用。课前准备:1、利用软件Authorware和Word制作“信封浏览”课件。2、制作设计武进区遥观中学的特大信封。(演示及模型)3、设计小练习,用以学生课堂或课后巩固。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1、播放“信封浏览”课件,引导学生较快进行主题;2、 出示设计的特大“武进区遥观中学”信封;分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索,使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投入,趁此自然引出课题。二、课前准备:1、师: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把信封的制作分割几块?(信封背景、邮政编码、贴邮票处、插入或填充图片、
32、画线、输入文字学校名)2、利用Shift键的组合使用,画正方形、直线、正圆;3、复制、粘贴的不同操作;4、学生动手操作。三、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制作信封背景(或底纹);A、画矩形框;B、填充适当“纹理”;C、设置无线条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2分钟)2、制作邮政编码方格;A、利用Shift键组合画出小正方形并进行颜色、线型、填充修饰;B、选定,复制、粘贴、移动,完成左上方的邮政编码方格制;(学生操作,并自主探究右下方邮政编码方格的制作) 师:(设问)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完成操作?学生回答与教师演示归纳;3、制作贴邮票方框(左虚右实);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后教师演示,再让学生操作完成;4、
33、填充图片或插入图片;先让学生自主探究(12分钟)教师操作演示:(填充图片或插入图片一种)(1)填充分图片效果:A、画出一图形(椭圆或其他自选图形);B、填充图片效果。(2)插入图片效果:A、插入文本框;B、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剪贴画或其他)。(学生动手操作)5、画线并进行颜色、线型修饰;6、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武进区遥观中学”并完成字体设置;7、完成整体效果,让学生作品进行观摩、交流、讨论;8、教师归纳、小结、提出期望,布置小练习;(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学会了制作信封的本领。老师希望你们掌握并学会迁移知识,制作贺片、信笺、封面等设计。但有一点,老师要提醒你们:不管去设计什么,都要富有个性
34、,体现时代特色。)分析:有些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有时不可取,大部分同学很难获得成功。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予以引导,再加以同学们的合作,问题就很快得以解决了。但有些相似的操作,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摸索,学生在摸索过程中,手脑并用,合二为一,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理念。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操作系统简介教学设计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2599 更新时间:2009-12-1 12:39:57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操作系统简介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章
35、的学习,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操作系统的作用也有了简单的认识。但由于学生普遍对计算机理论部分的知识不够重视,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本节内容了解得不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是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发展情况及目前三个主流操作系统的简介。本节内容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总体介绍,为本章各节的学习打下铺垫。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难点: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课时安排:0.5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了解操作系统发
36、展的过程和方向; (3)了解三个常用的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举例说明,让学生体验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发展及常用的操作系统,绝大部分是基本的常识和概念性的内容,为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主要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同时,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节教学内容
37、以老师设问引入,然后通过各小组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新课的讲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同学们经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知道了要使计算机能正常工作,只有硬件是不够的,还需要什么呢?(软件) 计算机的软件各种各样,有些软件只是我们在用到的时候才需要安装,而有些软件是每一台计算机都必须安装的,你们知道是什么软件吗?(操作系统) 问: 1、 现在个人电脑上最流行也是最常用的操作系统是什么?(Windows) 2、 为什么它会被这么多人使用,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方便、友好的人机交互的图形界面)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承前启后,顺利地
38、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新课学习: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发展方向、主要的操作系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回去查找相关这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一下你们准备好的资料。 第一小组:说说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控制和协调用户对软件和硬件资源的不同要求、并提供一种合理使用软、硬件资源的工作环境) 第二小组:谈谈操作系统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第三小组:简单介绍一下市面上主要的操作系统。 (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 同时用波浪线在书上做好标记。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讨论,相信同学们对操作
39、系统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它将为我们下面的学习打下理论的基础。听老师讲解3.教学评价 很好 较好 一般 不明白 你对本节各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如何?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操作系统的发展主要的操作系统简介你认为哪一个小组准备的资料最充分、最能说明问题?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你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哪些疑问: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很好地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结合老师的问题,自主地查找相应的资料,从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但在教学中仍发现有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改善。
40、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章第 2 节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 对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同时因为现在学生家里基本上都有电脑,在家也经常会使用,因此对这一节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个别学生操作较熟练;但在学生当中仍存在着两头分化的现象,同时也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使他们容易造成忽视有关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喜欢做点其他小动作。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主要介绍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有启动、退出、鼠标操作、菜单操作、窗口操作和对话框操作等。这些操作是学生使用计
41、算机的关键,也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鼠标、菜单、窗口、对话框的操作 难点: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含义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比较熟练地启动和退出Windows XP;。 (2)了解鼠标是一种输入设备,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单击鼠标左键或右键,双击鼠标; (3)了解鼠标在屏幕上的图标的含义; (4)了解Windows XP的窗口基本结构和窗口各项内容的含义; (5)熟悉窗口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游戏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鼠标在屏幕上“选定”一个对象、移动图标、打开图标查询内容及使用快捷菜单命令等基本操作。 (2)通过观看课件和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学会有效地使用窗口管理,规范地使用菜单命令、标题栏上的按钮,改变窗口尺寸,移动窗口,使用滚动条和对话框等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Windows XP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和信息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形成正确使用操作系统的习惯。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以介绍Windows XP基本操作为主,但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不宜过多讲解,通过相应的练习使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