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docx





《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doc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外脚手架及施工升降机(钢井架)第一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第二节脚手架的拉结和安全防护指导书第三节施工升降机(钢井架)安装与拆除第二章吊运作业指导书第三章悬空、登高作业指导书第四章TNS系统,保护接零指导书第五章悬挑式脚手架特殊部位(阳台、转角等)搭设第六章电梯井内设置安全保护设施指导书第七章模板支撑系统指导书第八章挂脚手架架体制作、组装、挂点设置指导书第九章升降脚手架升降操作指导书第十章地下管线保护作业指导书第十一章卸料平台使用指导书第十二章脚手架搭拆、模板搭拆作业指导书第十三章特殊场所使用 36V以下电压作业指导书第十四章配电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作业指导书第十
2、五章在建工程周边环境(行人、建筑物、外电线路)第十六章冷拉作业危险区防护隔离、机具夹具检查第十七章立体交叉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十八章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安全措施第十九章塔吊,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工作业守则第二十章机械设备安装拆卸操作规程第二十一章SC系列施工升降机安装第一节 安装前准备第二节 安装步骤第三节 加高及附着第四节 限位开关及限位碰铁的安装第二十二章QTG60搭机安装第一节 安装前的准备第二节 安装步骤第二十三章QT80E塔机安装第一节 安装前的准备第二节 安装步骤第三节 塔身标准节的安装和附着以及内爬式塔机的爬升第四节 塔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第二十四章F023B塔机安装第一节 安装前的准备第二节
3、 安装步骤第三节 升节及附着第四节 电器安装第二十五章120塔机安装第一节 安装前的准备第二节 安装步骤第二节 安装步骤第三节 升节及附着第四节 电器安装技术要求第二十六章LEBHERR系列88HC 132EC塔机安装第一节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 安装步骤及有关参数第三节 升节附着第四节 电器安装第二十七章动火作业指导书第二十八章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作业指导书第二十九章起重机械机操工作业指导书第三十章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作业指导书第三十一章起重机械机操工作业指导书第三十二章防止塔吊、施工电梯悬臂高度(自由端)超高拆装机械臂作业指导书第三十三章吊篮操作作业指导书第三十四章吊篮操作工作业守则第三十五章坡
4、度大于25度的屋面上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三十六章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方案实施作业指导书第三士七章大型机械运行地基承载力控制作业指导书第三十八章深基坑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三十九章高处作业安全设施作业指导书第四十章活动房、彩板房作业指导书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6页 共89页第一章外脚手架及施工升降机(钢井架)第一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搭设以钢管扣接的构架为主体,以钢管和竹笆作护栏的外脚手架。一、引用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一、施工准备1、材料钢管:直径为48或51mm、壁厚为33. 5mm的热轧无
5、缝或有缝钢管,用作主柱、大横杆、小横杆、斜撑等。连接构件: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驳芯。底座:用40钢管和45mm钢板制成,用于主柱的垫脚。 底座的底板面积不应少于200cm2。脚手板:竹、木或钢脚手板。2、作业条件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搭架的位置已进行场地清理。对土质松软的地基已进行强化处理。二、操作工艺1、主柱主柱应选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钢管。主柱的纵向间距不应超过2m, 一般在八层建筑物内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的另出搭设方案。双排架的内外排柱的间距为0.81.2m。内排柱离墙20cm,当大于20cm时,平桥下必须加兜底安全网。 如遇装饰线,也可以适当加长内柱的
6、小横杆,相酿阵竹。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脚套上底座。当柱的荷载超过底座承载面积地基反力时,底座下应垫厚板或混凝土垫块。立好主柱后,用钢管或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结牢固。柱驳口应交错,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在双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俗称“针柱”),副柱一般采用篙竹,间距不大于1m,从第一度大横杆(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用篾扎紧在大横杆上(注:必须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主柱的接长,先在已装的立柱顶插入驳芯,再将后装的立柱套上、摆正,然后在接口处装上对接口,上紧螺栓。2、大横杆大横杆应选用无弯曲变形的钢管。用直角扣将大横杆与纵向排列的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平
7、直,与主柱互成90。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2.1m,在脚手架外侧每两度大横杆之间绑扎两行篙竹作安全护栏。高层在用棚板1.2m左右护脚及挂安全网。大横杆的接长做法与主柱相同。3、小横杆小横杆应先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短钢管。小横杆两端用直角扣分别与内、外排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与主柱和大横杆互成90。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m,垂直间距不大于2.1m( 一层平桥的高度)。4、斜撑设置斜撑应选用挺直的钢管。不得采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屈折、表面明显凹陷的钢管。斜撑应与脚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横杆的交点连结,不得支撑在非受力点处。斜撑与脚手架杆件的连接采用回转扣。各种斜撑的设置方法参照本章第二节(二)
8、之4中各条文的做法。5、平桥平桥支承在小横杆上。当铺设钢制脚手板时,在小横杆上纵向排列钢管对龙,并用直角扣扣紧。对龙的间距(包括大横杆)不大于400mm。对龙上铺脚手板,用铅水线与对龙扎紧。当铺设竹、木脚手板时,(小横杆要在纵向钢管对龙面上, 并用直角扣扣紧,在小横杆面上纵向排列绑扎篙竹对龙)。 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6所述的平桥的做法。6、斜桥斜桥的柱、对龙、横杆、踏步杆等构件采用钢管。斜桥的面板可采用钢或竹、木脚手板。斜桥的斜度不大于“标五”(i=1:2);纵向柱距不大于2m, 横向柱距视桥的宽度而定;直对龙间距不大于45cm,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cm。7、平台平台的柱及底托(横杆)均采用
9、钢管,间距一般为2m,柱与底托的交点用直角扣扣紧。由底托所支承的对龙、阵竹及面板的做法,参见本章第二节(二)之8.。三、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正。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打滑。相邻两柱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步距内。里、外、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主柱间距之间驳接。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主柱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平桥、斜桥及平台的质量要求与本章第二节相同。四、施工注意事项主要安全技术措施脚手架高度在7m以内时,每5
10、6条主柱设一条风撑,具体做法见本章第二节(二)之4.。脚手架高于7m,无法设风撑时,必须设连墙杆。做法见本章第二节(四)之2.。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应避免开口向上设置,防止雨水侵入。扣件的螺栓拧紧要适宜,一般扭力控制在4050Nm左右。在大风雨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变形、下沉,钢构件锈蚀严重,连接扣松脱等,要及时加固维修后方可使用。第二节脚手架的拉结和安全防护指导书一、范围对象: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施工现场各类脚手架拉结安全防护设施的控制。二、管理、技术控制措施:1. 在对施工人员的交底中明确严禁随意拆卸脚手
11、架拉结及各类安全防护设施。2. 应施工工序需要,临时拆除或移位变动的,必须由具体施工班组长提出申请,经项目施工负责人核查,确定拆除范围和数量,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如调整加固)后,方可移位或拆除。3. 拆除拉结及安全防护设施只能由架子工进行施工,严禁其他工种人员进行拆除。4. 拆除变动工程中,必须落实专人进行监护。5. 完成施工工序后,原先拆改部分必须恢复的,施工负责人应督促有关人员及时作好复原工作。6. 脚手架拆除时,拉结除必须同步从上而下拆除。7. 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巡查及定期、专项检查,及时清除随意拆除状况,制止随意拆除人员。8. 进入装饰安装施工阶段,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随拆随施工,避
12、免多拆,拆、施脱节。三、目标: 通过以上措施,达到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 杜绝随意拆除脚手架拉结和安全防护设施现象发生,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脚手架坍塌事故发生。第三节施工升降机(钢井架)安装与拆除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丝绳提升方式的施工升降机(钢井架)。一、施工准备1、材料检验钢结构各种杆件如底架、立柱、横杆、斜杆、顶梁等规格和数量,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和零部件如卷扬机、钢丝绳、滑轮、绳卡、连接螺栓、花篮螺栓等必须完整良好。外购件必须有合格证,否则按相应标准检查。应准备好工具如扳手、锤、钳、铁钎、工具袋、安
13、装用的吊杆、麻绳等。2、作业条件 根据建筑物的施工实际需要并考虑交通、 排水和施工升降机(包括附设吊杆、吊具及其缆风绳等)与架空输电线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安全规定(即1KV以下的4m,110KV的6m,35110KV的8m) 等问题确定导轴架和卷扬机的基础位置。基础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处理,基础应能承受工作时最不利条件下的全部荷载。设置导向滑轮的挂环或地锚。编制好安装方案并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二、操作工艺1、安装导轴架在导轴架基础面安装导轴架底架,底架要调平并且与基础联结牢固。安装每节导轴架,要先装立柱,然后安装横、斜联系杆和导轨。当装至架高1015m时要设一组缆风绳,每组不得少于四
14、根, 每角一根。以后每增高10m加设一组。 也可以在新建筑结构预埋螺栓铁件与导轴架杆件联结,隔若干层锚固,锚固点距离最大不超过12m。 这种方法,对场地狭窄,拉缆风绳有困难的更宜采用。架的顶部安装横梁及滑轮。横梁可用两根槽钢,组成两个滑轮装在横梁上面,其中一个装在横梁中部,另一个装在端部,使钢丝绳在导轨架外铡通过。如需吊运长材料时,可在架上部设置吊杆。吊杆底端支座固定联接在立柱上,立柱两侧面的斜杆一端要指向支座部位。吊杆上端用钢丝绳与架体拉结。吊杆的上、下端各设滑轮。钢丝绳一端通向卷扬机,另一端经过滑轮装上吊索或挂钩悬吊材料。吊杆与水平线的平角不得少于45。导轨架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机
15、械设备上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时(保护范围按60计),必须安装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装设各楼层平台跳板以及防护门、防护栏和防护棚。导轨架除出料的一面,其余三个侧面要满挂安全网或搭竹棚封闭。2、安装吊笼由角钢、槽钢等杆件用螺栓连接成笼架。笼的两侧分别安装上、下导轮围栏;笼底满铺木板,下加防护12铁支和钢网或铁板;笼顶搭设防护棚或网。安装楼层停歇支承安全装置。安装断钢丝绳保护装置。安装防护门。3、将导向滑轮牢固绑扎在基础的挂环或地锚上。4、安装卷扬机卷扬机放置在卷扬机基础上,安装的位置要适当,钢丝绳从导向滑轮到卷筒中点,应与卷筒轴线成直角。卷扬机与基础锚固。1)若采用打桩锚固,桩要打入
16、地面1.5m深以上,并要前顶后拉将机架锚固。2)若采用混凝土基础,用预埋螺栓将机架锚固。5、安装钢丝绳钢丝绳在卷筒上要排列整齐,卷扬机无论在什么工作状态下,留在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少于三圈。钢丝绳的未端固定要可靠,在保留两圈的状态下,应能承受1.25倍的钢丝绳额定拉力。安设卷扬钢丝绳,在横跨通道或多人聚集来往的地方应挖沟藏设,沟底要装托轮,沟的两侧用砖体或闸板挡土,上面铺以能受车辆碾压的钢、木或混凝土块。穿绕钢丝绳应防止打环、扭结和弯折;钢丝绳绕过滑轮的部分不得有接头。钢丝绳与吊笼固接的接头要可靠,若采用绳卡固接时,绳卡数量不得少于三个,绳卡数量和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有关,见表124。 绳卡间距不小于
17、钢丝绳直径的六倍。绳头距最后一个绳卡的长度不小于140mm,并采用细钢丝捆扎,绳卡滑鞍放在钢丝绳受力的一侧。 不得正反交错设置绳卡。6、搭设卷扬机操作棚搭设既能防雨又能防高坠物的卷扬机操作棚,有条件可做成封闭式,下班关门,防止他人乱动机电设备。7、拆除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在拆作过程中,必须按下列要求拆除导轨架。1)必须在顶层缆风绳下的适当位置,安装一道缆风绳后,才能将顶层的缆风绳拆除。2)由上而下逐节拆除架体3)导轨架与建筑物的联结杆件不得提前拆除,必须与架体的拆除同步进行。4)拆除的导轨架料具应即拆即卸,要用绳吊下或由人传递下,不得向下抛掷。5)卸下的料具要分类妥善堆放。三、质量标准1、
18、保证项目限位保险装置1)吊笼在每层停放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制动装置。2)必须有可靠的吊笼运行超高限位装置。3)必须有吊笼楼层停歇支承安全装置和断丝绳保护装置。缆风绳1)导轨架装设高1015m,时必须设一组缆风绳,每增高10m加设一组。2)缆风绳必须用直径12mm以上的钢丝绳,禁止用钢筋代替;缆风绳与水平线夹角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45,只有在场地狭窄的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增加到60。3)缆风绳应采用打桩锚固或绑扎在牢固的建筑结构上( 不准绑扎在砖体上)。严禁绑扎在树木、电杆、输电搭、管道和脚手架上。牵引钢丝绳1)钢丝安装必须符合使用规定。2)绳卡安装必须符合规定。3)钢丝绳要有过路保护。4)钢丝绳不得拖
19、地或与其它物体相摩擦。楼层卸料平台防护1)卸料平台跳板必须搭设严密牢固。2)平台必须有防护栏和防护门。吊笼1)必须有防护门。2)必须有笼顶防护棚或网2、允许偏差对安装完的导轨架全高用经伟仪、直尺检查,导轨架各立柱对底座水平基准面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表125的规定。四、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工程质量病导轨架不垂直:导轨架底架安装要水平、立柱要垂直。底架横梁易被拉弯曲:导向滑轮要绑扎在基础的挂环或地锚上,不允许绑扎在底架横梁上。导轨架不稳: 在安装和拆除导轨架时要按规定安装缆风绳或架体与建筑物联接杆件。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不整齐:卷扬机安装位置要符合要求, 卷筒轴线应与卷筒的中点至第一个导向轮方向要垂
20、直。所有导轨架的螺栓,必须全部安装上,不允许漏安装螺栓或随意减少螺栓的数量。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导轨架的斜杆和横杆,不得随便拆除。如因施工需要在各楼层的出入口同时拆除时,必须在相应的地方装上拉杆或支撑,以保持导轨架的稳定。3、产品保护吊笼所装的料具和吊杆所吊的料具,必须按设备的设计能力限载重量,吊笼所放的料具,应尽量均匀,使吊笼平衡运行所放的物料不准超出笼外,防止跌下伤人,或阻碍吊笼运行而导致损坏机件;吊杆不准斜拉斜吊及起吊埋在土里的物料。第二章吊运作业指导书一、 范围对象:1. 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所有的起重吊运作业。 2. 本方案适用于挂钩工、起重工、起重机械操作、指挥人员。 二、管理、技
21、术控制措施: 1. 起重机械操作、指挥人员、挂钩工、起重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 起重吊装操作指挥人员或起重工、挂钩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 1必须熟悉起吊工器具的基本性能,最大允许负荷,报废标准;熟悉工件的捆绑、 吊挂要求;熟悉指挥信号,严格执行起重吊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 2工作必须做好起重设备的例保工作,并认真检查所需用的一切吊、索具。 2. 3必须根据起重吊运物体重量、体积、形状、种类,采用相应的起重方法,对特殊吊运应编制施工方案,采取技术措施。 2. 4吊运大型物件,应先进行低高度定点试吊(高度50cm),确认可靠后方可正式 吊运,起重机械不得将物件长时间吊悬在空中。
22、2. 5吊运应设置起吊区域,吊物下方严禁有人行走或停留,吊运作业时,指挥人员、 起重工、挂钩工应招呼逗留人员避让,自己也应选择恰当的上风位置。 2. 6指挥应与司机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起重机械“十不吊”规定。 2. 7起重设备吊运作业时,不得在输电线下方工作;起重臂、钢丝绳、吊物与架空输 电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 2. 8吊运中发现捆绑松动或吊索具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将吊物降至安全区域后停 车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2. 9吊运零星物件,必须正确使用专用吊篮、吊斗等吊具,严禁使用劳动车作为吊具。 2. 10吊运选用千斤绳长度必须符合要求,起吊状态时千斤绳之间的夹角要适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健康 安全生产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