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战略选择.docx
《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战略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战略选择.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 拉 玛 依 职 业 技 术 学 院Journal of 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学术本位型组织文化 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战略选择左兵(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摘要:地方高校在办学资源、师资实力、研究水平、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与重点高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这就决定了其以重点高校为标杆的“追赶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组织发展目标必须借力于基于组织文化转型的文化驱动来实现。以各项具体制度的针对性改革为核心路径,促进地方高校制度文化的“学术本位化”更新。地方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务实推进组织的学术本位化文化建构,使组织尽快
2、实现由资源驱动向文化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关键词:学术本位;组织文化;资源驱动;文化驱动;跨越式发展- 62 -作者简介:左兵/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湛江52048)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石河子832003)。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 课题“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组织文化研究”(DI- A070116)、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合并高校 组织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创新”(RCSX200709)的部分成果。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由众多地位、类型、层次不尽相同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院校分层现象通常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存在着院校发展同质化倾向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形成了
3、基于院校分层的圈层化现象这种制度格局下,普通地方高校(即区别于以部属院校为主体的重点高校)一方面在师资实力、研究水平、办学资源、政 策环境等诸多方面同重点高校存在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又常常以重点大学作为自身办学的模仿对象和追赶目标。在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影响下,地方高校群体的这种办学思路固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也是其依据自身办学实际而做出的某种理性选择。对此,笔者以为:如果将现行现代大学制度缺失下的高校主要依赖资源投入而实现的发展模式称为资源驱动型,则未来中国高校将转向另一种更为优化的发展模式依赖于现代大学制度所蕴含的学术本位型的组织文化驱动(即文化驱动型发展模式)。因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
4、实践中,资源驱动型的高校发展模式内在缺乏某种可持续性,而且也难以达致追求卓越的境界。可以说,文化驱动才是高校作为文化机构和学术机构可持续发展、不断追求卓越的必然走向。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谁能尽快实现由资源驱动向文化驱动的转向,谁即可在向重点大学的追赶过程中抢占先机。换言之,尽快建立起学术本位型的组织文化,实现组织发展由资源驱动向文化驱动的模式转换,理应成为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文化战略选择。一、高校发展中的资源支撑和文化驱动高校作为社会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必须有相应的资源支撑其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等。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
5、培养质量(高校的组织发展目标之一)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作为社会组织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成本和费用也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高校对资源支撑的依赖程度也会逐步提高。也正因如此,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不足通常在客观上构成高等院校发展的瓶颈之一。在国外,大学校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校的发展从外部筹措资金,拓宽学校的收入来源渠道。可见,资源依赖是高校作为社会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的组织压力。另一方面,高校作为教育与学术机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性机构。这意味着,尽管高校的运作和发展需要经济及物质资源的支撑,但在某种程度上,其更仰赖于精神文化资源的支撑和驱动。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经典的案例和有力的例证
6、。例证之一是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熟知西南联大校史的人都知道,诞生于抗战烽火的这所知名高校联合体,其转战抗战大后方的办学条件何其艰苦,最艰苦的时候教授们需纷纷典衣当物以化解“断坎之虞”。但就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物质条件下,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凭借其于民族危难之际而萌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而坚守办学、弦歌不辍,并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诞生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1这说明,教育机构虽然如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离不开经济、物质资源的支撑,但其似乎更加依赖于精神文化的滋养 和引领。例证之二是现今国内正在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知名研究型大学。传统上,国内高校习惯于将政府财政投人不足、学校办学资源紧张作为回应
7、外界关于中外一流大学办学绩效与水平差距非议的理由。但最近十余年来,随着985、211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的启动,国家对一些重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财政资助力度显著加大,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研究项目的财政资助标准也大幅度提高,这些高校在办学经费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改观。但其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似乎并未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何以如此?业内人士一针见血 地指出:“一流大学不是靠投资堆出来的。还要看学术发展与制度环境的培育。” 2毋庸置疑,忽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缺失大学精神与文化的引领,仅仅指望靠巨额资金的投人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显然是行不通的。对于现代大学建设而言,必要的经费保障和资
8、源支撑固然不可或缺,但更为关键的现代大学理念、制度、精神和文化更加不能缺失。作为教育与学术机构,大学要寻求真正的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指引,倚靠 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的驱动。一言以蔽之,一流大学的发展与创新是靠学术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精神动力驱动的,而非靠资金、设备、实验室等外在物质条件与资源投人所能奏效。二、构建学术本位型组织文化: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358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3所,其它部委所属高校38所,地方政府所属高校224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29%。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9、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校之间在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上存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在院校之间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资源。笔者认为:努力建 构学术本位型组织文化,寻求文化驱动型发展模式的转向,将是地方高校克服办学资源不足等不利因素、谋求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务实性战略选择。要在实践层面有效落实学术文化驱动的地方高校发展战略,学校领导与管理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一)全面建构基于学术文化的组织管理制度,从制度上鼓励和引导教师潜心教育与学术,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促进学校
10、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等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从组织运行的角度而言,确立抽象的组织文化需要以具体规章制度为主要载体,通过组织成员在制度规范导向下的特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来体现;同时,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深刻影响一般都是通过特定制度导向下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这一中介机制来实现的。地方高校若想在办学水平与教育学术绩效方面“超常发挥”,必须切实通过校内的管理制度改革和成员行为矫正来实现去行政化、趋学术化的组织文化重构,使既定的办学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使既有的教师队伍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与学术生产力,实现学校教育质量、学术表现和办学水平与效益的超常发挥,进而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此,地方高校制度
11、与行为文化层面的“学术本位化”改造,在组织管理制度重建方面,应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校内资源配置方面,切实体现教育和学术为本的办学理念,优先向教育与学术项目倾斜,向教师和研究人员倾斜,通过教育学术为本、教师优先、业绩导向的资源配置(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确立 整个学校组织的学术文化取向,鼓励教师潜心投人教学与研究工作。当前国内大学之间的排名竞争,多数是以科研及发表论文等作为评价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方向,使一些原本定位于教学型高校的地方高校,为了提高社会声誉,盲目追求科研忽视了教学,此外,大多数地方髙校的内部资源配置,往往存在诸如“重建大楼、轻引大师”、“重行政管理、
12、轻教学科研”、“重领导干部、轻教职员工”等不良倾向,挫伤了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上的普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创造性,进而抑制了学校教育与学术生产力的发挥。这种资源配置导向必须向以教育与学术为本的思想加以矫正。事实上,只要真正确立了以教育与学术为本的资源配置导向,地方高校既有的有限资源的实际使用效能也能获得大幅提升。例如,如今不少高校新校区的豪华校门动辄花费数百万元,3即便按两百万元的标准建一座校门,也能为学校节省几百万元的费用。而这几百万元若投人到师资队伍建设中,即便按当下优秀博士引进费用30万元的引进成本,也能引进20位左右的优秀青年教师。而20位青年新秀,按三个人组成一个学科团队的话,也能让学
13、校提升至少7 个学科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可见,只要真正按教育与学术为本的思想来改革学校资源配置,狠抓开源节流,地方高校同样能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办成、办好很多事情。二是在进人、选人、用人等人力资源优配置方面遵循、贯彻教育学术为本的理念,促成优质人力资源向教学科研一线的汇集,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地方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切实树立起教育学术为本、行政服务的理念,首先确保教学科研岗位上优质人力资源的配给。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收入分配制度亦应按教育学术为先、业绩导向的原则设计和实施,以保障教学与科研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此外,在涉及教师选聘、教师考 核、职称晋升和关键学术岗位竞争
14、等教师管理领域,地方高校还必须努力摒弃重视资历、论资排辈的陋习,切实确立以教育学术实绩为标准的竞争机制、选 拔机制、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这种“以业绩论英雄”的制度性做法不仅能在教师群体中发挥出激励先 进、鞭策后进的制度效应,而且有利于激发教师群体中占大多数的青年教师(这种师资结构通常是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特征)的创新与发展潜力,进而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提升。三是在学校的组织决策与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学术主导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建立,按照学术本位、教授治校的理念确立学术权力的决策参与权和学术管理权,以保证学校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及学术权威的建立。学术权力是维护高校学术本位的基本力量,学术权力制度
15、是彰显高校学术本位的制度保障。建设教授治校型的学术权力制度,不仅有助于实现学术事务的内行管理,而且能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因此,学术主导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其具体体现的教授治校制度,应成为地方高校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制度形式上,于学校一级,不妨借鉴国外大学以及民国大学的成功做法,建立独立、权威的学术评议会,作为学校学术性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并赋予其参与其他重大校政的话语权;在学院一级,则不妨尝试现在一些高校正在探索中的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试行教授会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在学术权力制度建设中,除重视相应的规则建构外,还应重视学术权力机构主体性、独立 性、学术性、平等性、伦理性
16、等方面的规范建构,确保学术权力机构的“学术属性”,避免其因受行政权力侵袭而导致“学术权力有名无实”的情形发生。4(二)以人文主义的学术文化为指引,切实按照教育与学术的内在规律来实施学校的教学与研究活动,营造和守护大学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组织气候,全面实现大学社会职能的有效履行管理虽然是高校内部的重要活动领域,却不是学校的“本职”活动。高等学校的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些类型和性质的活动才是高校的职能性组织活动。从高校管理与职能活动的关系来看,管理应该为学校的职能活动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但是地方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化的制度结构却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本末倒置”,本应为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服务
17、的管理行为事实上却成了教学科研活动的“指挥者”,其结果是地方高校的教育与学术生产力受到严重制约。正因为如此,在地方高校学术本位型组织文化的建构过程中,行政主导的高校管理模式应成为首要的改造对象。从国内高校的实际来看,地方高校在谋求学校办学层次提升、追求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5甚至对整个教师队伍进行某种所谓“分层分工”:鼓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去搞科研,而将主要的教学任务分配给低学历、低职称的教师去承担。显然,这种做法不仅背离了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大学的基本定位,而且背离了高校之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的基本价值,从长远看将会严重损害本应以教育质量(其核心是人
18、才培养质量)为立校之本的地方高校的社会形象和整体竞争力。因此,建立人文主义的学术文化,还有必要形成正确的学术观。按照美国学者厄内斯特博耶的观点,大学的“学术”包括四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学术形式,即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6换言之,学术既意指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也包括通过课程的发展来综合知识,还包含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即教学学术)。7事实上,不仅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特定的学术活动,而且其同科研这种发现知识的特殊学术活动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关系。许多教育学家之所以所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教学、科研做合一
19、”等高校办学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基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因此,以正确的学术观为指引,有助于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而保障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在地方高校的科研活动中,同样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情形,如学校对教师科研业绩的“数字化”考核,教师科学研究的“惟论文”倾向,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的“短、平、快”取向,等等。毋庸讳言,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科学研究的本质。究其本质,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领域以探究新知、追求真理 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知识生产活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也存在着失败的高风险。 科研活动的这种特性内在地排斥类似“数字化”等过于外在化乃至量化的考核。
20、同理,发表论文只是科学研究成果得以呈现的一种方式,它本身不宜成为科学研究活动所追求的目标。而高校的科研活动,区别于企业科研活动的重要差异在于其应当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往往具有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的特点。高校过于青睐”短、平、快”的研究项目,无疑会从根本上削弱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有鉴于此,地方高校应当通过价值观、制度、机制等多层面的革新来规范高校的科研活动与科研管理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术观、研究观及相应的价值观,并切实矫正这些有失偏颇的研究路向。这种基于科学研究观的研究行为矫正,不仅有助于教师群体取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有利于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21、从长远而言会助益于地方高校研究水平的提升。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走近社会中心后拓展出来的一项社会职能,这项职能既体现了大学之于社会的直接价值,也增强了大学组织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大学组织对社会需求的回应能力。但如今值得忧虑的是,国内的地方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似乎出现了某种极端倾向:是社会需求的就尽量满足,而不去审视这些社会需求在技术、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合理性,不去反思这些需求是否应由大学来满足,更不去深思大学该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在这种近乎迎合式的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学自身似乎开始变得像企业一样功利,大学应有的批判精神趋于失落,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理念也被漠视。毫无疑问,作为社会的灯塔、知识的源泉、文化道德的
22、高地,大学对社会需求应保持一种必要的引领态势(而非一味的迎合),大学所应开展的社会服务也必须立足于其高深知识的发现、传播、应用等本质功能的发挥;大学应时刻对学术的商业化和服务社会过程中的功利诱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时刻的警慑。因为不恰当的社会服务会危害纯正的学术研究,使大学的理念和理想发生异化。8简言之,惟有深厚的人文主义学术文化,方才足以使大学中的人和大学组织在社会的功利诱惑面前保持必要的淡定,进而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以人文主义的学术文化为精神武器,通过地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实践和成员行为等多重层面的变革、矫正和规范,借助于制度的引导效应、实践的固化功能和行为的夯实作用,以学术文化为内核的大
23、学组织文化将能进一步提高既有资源的使用效能,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开创新局面。这种良性的发展局面一旦打开并能持续保持下去的话,地方高校将可望于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和社会形象的改观。当学校能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之后,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也会逐步成为现实,而且学校对外筹措资源的能力自然能随之提高,曾经面临的资源瓶颈也会获得极大的缓 解。这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理论推断,而是为不少民国大学(典型者如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的办学实践曾经证明了的发展道路。回望民国时期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一些省立大学或私
24、立大学的办学历程,今天的地方高校应坚信以学术本位型组织文化驱动学校发展、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的这种战略选择和发展进路的可性行与现实性。注释圈层化是国内学者提出的旨在描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院校分层现象的概念,其意指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目前已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圈层结构(反映高校因地位、实力、层次不同而形成的位差层级),即高等教育系统由内而外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立志于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两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致力于冲击国际知名大学的七所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院校)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设有博士点的高校设有硕士点的高校一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高校 跨越 发展 文化 战略 选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