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统计.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8页 共58页产业划分:1.第一产业农业:植物栽培业(种植业、林业); 动物饲养业(畜牧业、渔业)2.第二产业工业:采、制、建、煤气、电、水;建筑业:建筑、安装、开荒、水利工程。3.第三产业流通部门:运输业(含电讯)、商业(含饮食);服务部门分为(1)生产生活服务部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2)居民素质服务部门:科、教、文、卫、体等;(3)公共需要服务部门:机关、团体、政党等农村经济统计学:是以农村地区为范围, 对农村中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及发展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区域性综合统计学。农村经济统计的内容:1.要素统
2、计(人口、劳动力统计;土地利用统计;农村资产统计)2.生产统计(农业生产统计 农、林、牧、渔;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统计)3.综合统计(农村社会总产值统计、农村生产总值统计、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统计、农村住户调查、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农村经济效益统计)农村经济条件统计基本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除阳光、空气、水份等自然条件外,劳动力、土地和资产构成了农村经济的最基本条件.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统计:我国人口按生活地域分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 统计意义 农村人口是农村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体。它提供劳动力资源,创造各种物质财富;同时作为社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要求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
3、需求。农村人口:指农村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总数。包括外出的民工、工厂合同工及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家领取工资的国家职工。总人口指标:在统计上可分为两种,即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在常住地公安机关进行了户籍登记的人口。因各种原因暂时外出,或常住外地,或已搬迁但尚未办妥户口迁出手续者,都应在统计时点上统计为常住人口现有人口:是指在统计时点上居留在本地的全部人口。凡常住人口暂外出者不统计在现有人口内,因投亲访友、旅游和因公在本地居留者不论其居住在何种场所,皆应计入现有人口之中。农村户数:指居住在乡村的常住户的总数,不论其职业如何,家庭户和集体户,均作为农村户来统计。人口
4、构成:分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是将人口按性别分组,分别统计不同性别的人口数,并计算反映男、女性别构成的统计指标,性比重和性比例。(1.性比重是男性人口数或女性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各占的比重.性比重=男性(或女性)人口数/人口总数100%2.性比例是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间的比例.通常以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性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性比例指标可分为普通性比例和出生性比例。)年龄构成当前我国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几种年龄分组如下: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有劳动能力组、被抚养人口组、法定婚龄起点组、有生育能力组、义务兵役组、有选举权组人口变动原因:一是由于人口的
5、出生和死亡而引起变动,称为人口自然变动;二是由于迁出、迁入而引起人口变动,称为机械变动(或称迁移变动)。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出生的确切概念是活产。出生人口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活婴数之和。出生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 (一般为年平均人数)对比的相对数。千分数。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死亡人数: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疾病、人身事故等)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不包括死产)。为了比较和评价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上的人口总体的死亡水平(死亡程度),需要计算人口死亡率指标。死亡率:是把某一年的死亡人数和该年的平均人数相比的相对数。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
6、/年内平均人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数: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为了反映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需要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人口自认增长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国家或地区(市、乡)之间的移动。迁出人口数:指一定时期内本地区迁到外地的人口;迁入人口数:指一定时期外地区迁入本地的人口。人口迁移差额: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数减迁出人口数之差额。迁入率:反映该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迁入人口的相对规模。迁入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迁出率:反映该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迁出人口的相对规模。迁出率年内迁出人
7、口数/年平均人数100净迁移率:是某地区一定时间内人口迁移差额与该地区同一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净迁移率年内迁移差额/年平均人数1000=(年内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1000人口增长数:是反映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增长变动的绝对量,又称净增人口数,其变动因素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迁移增长。净增人口数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十人口迁移差额人口增长率: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如五年、十年等)人口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又称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增长率=(报告年人口数-基年人口数)/基年人口数100年人口增长率:要了解某一年份的人口增长程度,需要计算年人口增长率。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初人口数l00
8、0农村劳动力统计包括农村劳动力资源统计、农村劳动力数量统计、农村劳动力构成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农村劳动力资源统计:1.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 指在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岁、女1655岁)总数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和虽不足或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数,包括待业人员和其他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却未参加劳动的人口数。不包括现役军人、在押犯人和因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数,也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领取国家工资的职工人数。2.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数 指农村劳动年龄(男1660岁、女1655岁)内的人口总数。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但不包括军人、在押犯人
9、、户口在农村但领取国家工资的职工。3.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数 指在劳动年龄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有残疾但能参加劳动的人不包括在内。4.不足或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口 指男女在16岁以下及男在60岁以上女在55岁以上而实际经常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人口中经常参加乡村集体(包括乡办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生产劳动的整半劳动力。凡是由乡村分配劳动任务或承包乡村各种生产任务,并从乡村直接取得实物、现金收入和从承包的生产任务中获得实物、现金收入的劳动力,不管他从事何种劳动,都要统计为乡村劳动力。国家向乡村调用的民工;由集体经费支付工资或补贴的乡脱产管理干部;乡村
10、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而收入交乡村,并从乡村取得实物、现金收入的合同工、临时工、亦工亦农人员;自行外出但户口没有转出的劳动力,都应包括在内。PS十六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和由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都不应统计为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资源构成图农村总人口数适龄劳动人口(男16-60,女16-55)其他人口(学龄前、学龄、老年)现役军人社会可能利用适龄劳动人口残疾服刑早休人口适龄劳动力能利用人口不足龄劳动力超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家务劳动在校学生待业人口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工业劳动力建筑业劳动力运输业劳动力商业劳动力服务业劳动力其他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数量统计定时点上的劳动力数量:是一定时点
11、上劳动力的实际规模,是研究劳动力构成、变化和编制劳动力计划的基本指标,也是用来计算定时期内平均劳动力数量和分析劳动力合理利用情况的重要依据。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劳动力数量:是用来表明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平均规模,研究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重要依据。这个指标的具体计算可采用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根据所掌握资料的连续性和间隔期是否相等区别对待。农村劳动力构成统计:1.按性别分组 分为男劳力和女劳力两组,分别计算男女劳动力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说明劳动力性别构成的现状。2.按劳动力的强弱分组 分为男整劳动力和半劳动力;女整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男女整半劳动力年龄界限的规定是男劳动力 1660
12、岁;女劳动力1655岁3.按从事劳动的生产部门分组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金融保险业、乡(镇)经济组织(社务)管理及其他劳动力。4.按文化程度分组 分为文盲、小学、初中、农中、高中和大专程度等。也可以按其相应的学习年限分组。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后备劳动力逐年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1.抽样推算法 先算抽中户劳动日总天数,然后计算各业劳动力占用
13、天数,年终算出全年实际用工天数,最后用下面公式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数300各业生产占用的劳动力天数)300;2.算大帐法 先算出某地劳动日总天数,然后算出各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劳动日总天数进行推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数300各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天数)300公式中300(280)为365天减法定假节日之近似值第二节 农村土地及利用统计土地概念:广义 由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及以上和以下一定幅度的空间中自然物和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立体概念)包括陆、水、矿、植、阳光、雨露、空气等。狭义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除海洋以外的水域。(平面概念)土地属性:1自然属性 位置固定、数量有限
14、、质量差异、不可代替 2经济属性 功能永久、变更困难、报酬递减、后果顽固土地面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个生产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全部面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陆地面积和河流、湖泊等水域面积。通常用平方公里表示,农业中用市亩表示。(1平方公里=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土地的自然形态分类1.陆地 按地形分为平原、盆地、丘陵地、高原、山地等。按土质分为黑土、黄土、红土或沙土、粘土、盐碱土等。2.水面 可分为江、河、湖、池、港湾、水库、渠道等。土地按用途和开发利用情况分类:1.已利用土地 可分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城市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疗养用地等)。2.未利用土地 可分
15、为可利用土地(如可垦荒地、可养殖水面等)和不可利用土地。土地按占有和使用权限分类:1.国家所有 城市的土地一般属于国家所有。2.集体所有 农村和市郊的土地,除法定用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均属集体所有。宅基地和承包土地、承包山地属集体所有。按使用者经济类型分:1.国营农业使用。2.农村合作经济统一使用。3.农民承包使用。4.农民自留地、自留山。5.其它土地综合分类土地资源(1)已利用土地:农业用地(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场、养殖水面、其它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特殊用地(国防、名胜))(2)未利用土地:可利用土地(可垦荒地、可养水面);不可利用土地(沙漠、戈壁、寒漠、荒漠、雪山、
16、冰川、石骨山地)目前我国试行的土地基本分类 根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复盖特征等综合标志进行划分的。具体分类如下:1耕地2园地3林地4牧草地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交通用地7水域8末利用的土地农业用地数量与构成统计农业用地: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及农业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苗圃、草地、养殖水面、可垦荒地以及其它农业用地(如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道路及其它生产性建设物占用的土地)。农业生产用地:农业用地中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土地,即耕地、园地、林地、苗圃、牧草场、养殖面积等。耕地面积:指种植农作物的田地面积。包括熟地、新开荒地等。耕地分类 :1.按灌溉条件分为水田、旱地,其
17、中水浇地2.按土壤类型分为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盐碱地3.按地势分为山地、坡地、平地等。耕地数量变动 面积增减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利用结构变动 各种农作物占用耕地比重;耕地质量变动 有机质、灌溉情况、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指标:土地开发程度指标、土地利用程度指标、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指标、农业用地利用效果指标土地利用:指土地资源在生产上、生活上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状况的总称。包括土地的用途、采用耕作制度和土地保护、改良措施等。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使土地的用途与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相适应,充分地参加生产循环,使土地利用获得最佳效果,并得到保护。土地利用包括
18、的内容:一是对土地面积的利用,即可以利用的土地,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二是对土地实行集约经营,增加对土地的投资,实行精耕细作增强土地的生产能力,提高土地生产率。(一)土地开发程度指标:各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土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1国土利用系数 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它是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全部面积之比。 国土利用系数已利用土地面积之和/土地总面积100 2农业用地开发指数 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用地占全部土地面积比重的指标。农业用地开发指数=农、林、牧、渔业用地面积之和/土地总面积100% 3垦殖指数 是耕地面积占全部土地面积比重的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种植业的发展
19、情况。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4森林覆盖率 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土地利用程度指标:反映各类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 可计算各类农业生产用地占该类农业土地资源的比重。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农业土地资源总面积100% 草地利用率已利用牧草场总面积/草地资源总面积100 可养殖水面利用率实际养殖水域面积/可养水域面积100 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 草场载畜量放牧牲畜总头数/草场面积100%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指标:标志土地集约经营程度的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或耗用的)生产资料和用工的数量。通常
20、反映耕地集约经营程度的主要指标有:机耕化程度指标机耕面积(亩)/耕地面积(亩)l00 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公斤)/耕地面积(亩)100% 每亩耕地耗电度数=种植业生产用电总度数(度)/耕地面积(亩)每亩耕地固定资产总值农业固定资产总值(元)/耕地面积(亩) 每亩耕地用工量= 中止业年用工总量(工日)/耕地面积(亩) 每亩耕地农机动力拥有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耕地面积(亩)(上述指标是以耕地为例反映耕地集约经营的程度。对其他农业用地集约经营的分析,可将有关指标作相应的改动)农业用地利用效果指标土地利用效果主要有两类指标:一类是按产品实物量表示的有关农业生产用地的生产率指标,另一类是
21、按价值形式表示的土地综合利用的效果指标。反映农业用地经济效果的指标有:每亩农业用地农产品产量农产品总产量(公斤)/农业用地面积(亩) 每亩农业用地农业产值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元)/农业用地面积(亩) 每亩农业用地收入农业总收入或纯收入(元)/农业用地面积(亩)农村资产统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分类: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农村资产:农村中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的财物,能以价格来表示,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流动资产统计:1.流动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2.流动资产利用统计 非流动资产统计:1.固定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 2.农业机械设备数量及利用统计
22、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特点:流动性大、周转期限短、不断改变实物形态,且其价值一次性消耗或转移或者实现。流动资产数量指标:一是时点指标,反映某一时点(如期末)全部流动资产总额;二是平均指标,反映某一时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如流动资产月平均余额、年平均余额。流动资产构成:是指每一项流动资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重。包括现金及存款(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相当于现金的即期或到期票据,如:现金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等。)、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23、)、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未收的或预先支付的款项。农业企业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等。)、存货(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农业企业的存货,按其在生产中的不同用途,可分为:原材料、农业用材料、修理用材料和零件、燃料、润滑油、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幼畜和育肥畜、产成品和商品等九类。)等。流动资产构成某项流动资产数额/流动资产总额100流动资产利用统计流动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合理利用流动资产,加速流动资产周转,用较少资金办较多的事情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另一类为流动资产占用水
24、平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计算期内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就算期天数/计算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第式计算的结果是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第式计算的结果是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流动资产占用水平:可用每百元产值所占用的流动资产表示,也可用每百元销售收入所占的流动资产表示。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年均占用额(元)/全年总产值(百元)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产越少,说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年均占用额(元)/全年销售收入(百元)反映经营成果的流动资产
25、占用水平。占用水平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好,实现积累高。流动资产报酬率:指一定时期内净利润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反映流动资产利用综合经济效益。流动资产报酬率(元百元)净利润(元)/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百元)每百元流动资产创造的利润越多,说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是以纯收益的多少来衡量的,因此,流动资产报酬率,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流动资产报酬率(元百元)农业纯收益(元)/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百元)非流动资产统计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长期投资:是指不可能或者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
26、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商誉等。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包括开办费、购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其他资产:是除以上各项以外的资产,包括特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着重介绍固定资产的统计。(一)固定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1、农村固定资产的概念农村固定资产:指农村生产经营单位所拥有的劳动资料,也就是农村生产经营单
27、位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如机械设备、牲畜、房屋及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特点:单位价值比较大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能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价值随着使用而逐渐磨损,以折旧的形式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通过产品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最终失去生产效能后,才需要在物质形态上进行全部更新。实际工作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使用年限在规定时期以上(2)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上,(乡镇企业规定为200元以上,时间为一年以上;集体所有制农业生产单位为100元以上,时间为两年以上。不同时具备两条件的劳动资料,一般划为低值易耗品。2、农村固定资产数量统计固定资产数量:可分为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种统计指标。固定资产实物量按固
28、定资产的实物形态和自然单位统计。可以表明同类固定资产的数量,如房屋多少平方米,拖拉机多少台马力,牲畜多少头等固定资产价值指标:有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指购买和建造各种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金额及以后改建、扩建所追加的投资金额。固定资产净值: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历年提取折旧费后的余额。表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农村固定资产构成统计:按所有制形式分组(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按经济用途分组(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指参加农村生产过程和直接服务于农村生产的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指与农村生产无直接关系,用于非生产活动的固定资产,如招待所、幼
29、儿园、学校、俱乐部、医务室、浴室、理发室等使用的固定资产)、按使用状况分组(分为使用中的、未使用的和不需用的三类: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正常发挥机能的固定资产,包括正在使用的、备用的、因季节原因或因修理暂时末使用的。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指尚未开始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因生产的变更而末使用或正在改建、扩建中的固定资产。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指不适合本单位生产需要,多余闲置或准备出售转让的固定资产。)农村固定资产变动统计: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称为“折旧”。衡量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大小的指标是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的损耗,有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的价值,由于使用而
30、磨损的部分。无形损耗是指由于科技进步,使新固定资产比旧的有更高的生率和经济效益,而使旧设备提前报废的损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单项折旧、分类折旧和综合折旧三种。单项折旧是按每件固定资产分别计算的折旧,又叫个别折旧。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分类折旧是每类固定资产按照一个折旧率来计算折旧,它是在单项折旧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分类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总数/该类固定资产原值合计;综合折旧是现行企业提取折旧的主要方法。它是将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按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的综合折旧率来计算折旧额的。农村
31、固定资产利用统计(1)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表明每百元固定资产所提供的产值。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固定资产利用得越好。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全年农村总产值(元)/年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百元)(2)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固定资产表明每生产一百元产值所需要的固定资产价值。指标数值越小,表明固定资产使用的越好。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固定资产年平均固定资产原值(元)/全年农村总产值(百元);(3)每百元固定资产的利税反映固定资产利用的经济效果。每百元固定资产利税=全年利税总额(元)/年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百元)(二)农业机械设备数量及利用统计1、农业机械设备数量统计 农业机械设备拥有量指农业生产单位在统计调查时 (一般为年末)
32、实际拥有的农机具数量。农业机械设备数量 一般是计算某一时点上的数量和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数量。2、农业机械设备利用统计拖拉机利用情况统计拖拉机完好率拖拉机出勤率拖拉机班次时间利用率拖拉机作业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平均标准每亩耗油量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统计农业机械化水平统计:1、农业机械使用的普遍程度指使用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单位占全部生产单位的比重。2、农业动力资源机械化程度反映用机械动力代替畜力的程度。农业动力资源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动力总量(马力)农业动力资源总量(马力) 3、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动力装备程度4、农业生产工作机械化程度=使用农业机械完成的作业量全部作业量100%农业电气化统计:1农村电
33、力规模及其普遍程度 2.农村用电量和用电普遍程度 3、农业电力装备程度4、农业生产工作电气化程度。某一项农业作业电气化程度=某项作业使用电气设备完成的工作量该项作业全部工作量100农业化学化统计农业化学化是指在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塑料薄膜、生长激素等化工产品,促进和保护动植物生长,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农用化肥使用量 是指年度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农用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复合肥。施用量一般是按实物量和折纯量两个口径计算。平均每亩耕地(或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指在生产过程中为育苗和作物生长防寒、保温、保湿使用的各种塑料簿膜。包括棚膜和地膜。农药使用量指
34、用于防治农林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化学药物数量。包括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及其他化学农药,不包括土农药和各种兽药、禽药。农药使用量按实物量计算。第二章 农业生产统计农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狭义农业专指种植业。农业生产的特点:根本特点是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表现在生产方面(季节性、地域性、周期长依赖性、综合性);表现在经济方向(单位多、分布广、形式多、管理差)农业部门包括植物栽培业(农作物、果茶桑、淡水植物栽培-农业即种植业;人工营造林、天然林栽培-林业)和动物饲养业(陆生动物饲养业畜牧业;水生动物饲养、海洋植物养植捕捞渔业) 第一节种植业生产
35、统计一、种植业的概念和分类种植业:指栽培农作物和果茶桑以取得其产品的生产部门,即狭义的农业。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园艺作物及果茶桑的生产。种植业生产:是以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农作物及果茶桑自身的生活机能,摄取、蓄积和转化太阳能,以取得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果茶桑产品。农作物:指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是相对于野生植物和木本植物而言的。在日常习惯上,农作物仅指大田栽培的作物,即我国俗称的“庄稼”,但种植业中的农作物还包括园艺作物。农作物分类:1按产品主要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粮食作物(食用作物,用作口粮,包括稻谷、小麦、杂粮、薯类、大豆等)、经济作物(技术作物, 工业原料
36、,包括棉花、油料、糖料、烟叶、药材等)和其他作物(粮经作物以外作物的统称,包括蔬菜、瓜类、饲料、绿肥等)三大类;2按作物播种季节分类分为春夏播作物(指春季和春夏之交播种的作物,如春荞、早稻等)、夏秋播作物(指夏季和夏秋之交插秧的作物,如晚稻、大豆、棉花等)和秋冬播作物(指冬季和秋冬之交播种的作物,如油菜、小麦、蚕豆)三大类;3按作物收获季节分类分为夏收作物(是上年秋冬播种当年夏季收获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蚕豆、豌豆、油菜、草籽等)和秋收作物(是当年春夏和夏秋播种当年秋季收获的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两大类。 4.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农作物分类农作物分类目录:1.粮食作物-(
37、1)夏收粮食作物(小麦、杂粮、薯类);(2)秋收粮食作物(稻谷、杂粮、暮类、大豆);2.经济作物 -(1)棉花(2)油料作物(3)糖料作物(4)烟叶(5)麻类(6)药材(7)其他经济作物;3.其他作物-(1)蔬菜(2)瓜类(3)饲料(4)绿肥(5)其他农作物面积统计(一)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栽有农作物的土地面积,通常用市亩或公顷表示。反映农业生产规模耕地的利用情况各项作业劳动量生产资料投入量总产量。农作物季节播种面积:在每个播种季节结束以后;按各类作物实有面积计算。不论面积大小,不论是种植在耕地上还是非上也不论计划内外、合同内外经济类型,均应如实统计。特殊情况,按下列规定计算播种面积
38、:1补种、改种的面积 播种季节结束之后补种或改种,原种植面积仍计算播种面积,新补种或改种作物按复种作物计算播种面积。2作物秧苗生长不齐(不全)时的面积 作物秧苗疏落不齐或缺苗断垄,不论是否补植(补苗),均按全部面积计算播种面积。3移植作物的面积 需要移植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烟叶等,应按移植后的面积计算播种面积,原秧畦(秧田) 不应计算为播种面积。4非耕地上种植作物的面积 在非耕地上种植或间种作物,要按实际情况计算播种面积。在园地、林地的空隙地上间种的作物,播种面积可按用种量折算或估算。5间的、混种作物的面积 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同一亩耕地间种、混种不同作物, 各作物
39、播种面积之和只算一亩,要根据所占面积的比例分别计入各该作物播种面积内。6、复种、套种作物的面积 复种是指在同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先后种植两次或两次以上作物。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第一种作物收获之前种植第二种作物。复种或套种作物应各算一次播种面积。7多年生作物的面积 指播种一次连续多年生长、多次收获的宿根性草本植物,如苎麻、大黄、元参、苜蓿等。两种计算方法:按实际播种时间计算全年总播种面积时,只计当年各季新植面积之和;按收获产品时间计算全年总播种面积时,等于当年新植面积,加上留存在当年成活面积之和。8再生作物的面积 指作物收割后,从根茎上再度萌发生长的作物,如再生稻、再生烟、再生高粱。再生作物
40、即使有产品收获也不另算播种面积。9蔬菜作物的面积 专业性菜园或固定菜地上种植的蔬菜面积单独统计。单种或套种的蔬菜,按实际播种面积计算;韭菜等多年生蔬菜,年计算一次播种面积;间种或混种的蔬菜,按占地比例分摊或按用种量折算。蔬菜和大田作物套种或轮种,播种面积分别计算。1.全年实际播种的总播种面积是按实际播种时间计算的全年总播种面积,凡在本日历年度内实际播种的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都包括在内。全年实际播种的总播种面积=当年春夏播种面积当年夏秋播种面积当年秋冬播种面积2全年收获产品的总播种面积是按收获产品时间计算的全年总播种面积,凡在本日历年度内收获产品的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都包括在内。全年收获产品的总播种面积
41、=上年秋冬播种面积当年春夏播种面积当年夏秋播种面积全年收获产品的总播种面积,在时间范围上与全年总产量一致,为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创造了条件。统计规定,在上报播种面积和计算单位面积产量时,全年播种面积要按收获产品时间计算。(二)农作物收获面积农作物收获面积指在播种面积中实际收获产品的面积,也用市亩或公顷表示。收获面积的计算 一般是收获一次, 计算一次收获面积;但对再生作物,只计算一次收获面积;对分期分批收获产品的同季作物 (如甘蔗),亦不能重复计算收获面积。全年总收获面积 就是本日历年度内各个季节农作物收获面积之和。全年总收获面积=全年收获产品的总播种面积-失收面积失收面积包括:(1)受灾减产九成以
42、上的面积(2)因基本建设或其他人为原因毁掉的面积(3)当年未收获产品的多年生作物的播种面积。三、农作物产量统计(一)农作物总产量:指实际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总量。通常用市斤、公斤或吨表示。总产量是衡量农作物生产成果的主要指标,也是编制和检查计划、安排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据。农作物总产量统计原则:1.农作物总产量是指全社会的总产量。不论产量多少、计划内外、合同内外及经济类型,也不论是商品量还是自用量,都要统计产量。2.农作物总产量只能是某种或某类作物的总产量。必须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和农作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统计。3.农作物总产量一般是晒干、扬净、入库的实际总产量。只能收获新鲜产品的作物(如蔬菜),则按新鲜产
43、品计算产量,未入库的产量(如尝新、卖嫩的产量),要加以匡算。农作物总产量指标:1季节总产量 是每个收获季节所取得的某种或某类农作物总产量。2全年总产量 是年内某种或某类农作物各个季节总产量之和。三、农作物产量统计:1.农作物总产量 指实际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总量。通常用市斤、公斤或吨表示。总产量是衡量农作物生产成果的主要指标,也是编制和检查计划、安排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据。农作物总产量统计原则:1.农作物总产量是指全社会的总产量。不论产量多少、计划内外、合同内外及经济类型,也不论是商品量还是自用量,都要统计产量。2.农作物总产量只能是某种或某类作物的总产量。必须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和农作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
44、统计3.农作物总产量一般是晒干、扬净、入库的实际总产量。只能收获新鲜产品的作物(如蔬菜),则按新鲜产品计算产量,未入库的产量(如尝新、卖嫩的产量),要加以匡算。农作物总产量指标:1季节总产量 是每个收获季节所取得的某种或某类农作物总产量。2全年总产量 是年内某种或某类农作物各个季节总产量之和。(二)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简称单产,指每一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数量,通常用市斤亩或公斤公顷表示,前者又称亩产。单产是衡量农作物生产效益最有代表性的指标,能够综合反映耕作技术水平、田间管理质量及耕地利用效果。农作物单产指标:1按播种面积单产=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2按收获面积单
45、产=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收获面积3.按粮食耕地每亩年均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粮食占用耕地面积粮食占用耕地面积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根据当年粮食作物种植情况,由基层生产单位逐块核实,逐级上报、层层汇总来确定粮食占用耕地面积。间接计算法:利用统计报表资料,由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经过调整的耕地复种指数,反推出粮食占用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绿肥面积)/总耕地面积;粮食占用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附中指数粮食耕地亩产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五、果茶桑生产统计:果树、茶树、桑树在植物学上属于木本植物,但其生产集约化程度很高,现行统计制度规定,果、茶、桑生
46、产属于种植业生产。1、果园面积和水果产量 (1)果园面积 是指成片种植果树的土地面积。按调查时实有面积计算,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当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不包括苗圃面积;零星果树不计算面积。(2)水果产量 是指从果树上采摘的全部水果产量。不论自食还是出售,一律统计在内。水果产量按鲜果重量计算,已加工成干果的,如葡萄干、柿饼、桔饼、干枣等必须折算成鲜果产量。2、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1)茶园面积 是指成片种植茶树的土地面积。按调查时实有面积计算,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当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不包括苗圃面积;零星茶树也不计算面积。(2)茶叶产量 指从茶树上采摘的全部茶叶产量。包括从茶园和零星茶树上以及荒芜未垦复
47、的茶树上所采摘的茶叶。茶叶产量按干毛茶重量计算。3桑园面积和桑叶产量 (1)桑园面积 指成片种植桑树的土地面积。按调查时实有的面积计算,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当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也包括以桑造林、水土保持桑林面积和以收桑为主的桑林面积。零星桑树不计算面积。(2)桑叶产量 指从桑树上采摘的全部桑叶产量。由于桑叶采收量大、采收次数频繁,不便于直接统计产量,可根据单位鲜茧产量耗用桑叶量和桑蚕茧总产量进行推算。第二节 林业生产统计一、林业的范围和分类林业:是从事林木栽培和林产品生产的生产部门。包括林木的栽培、保护和林产品的采集,以及对成熟林木的采伐和利用。统计制度中的林业,主要指林木的栽培和林产品的采集;也包括村及村以下的竹木采伐。林业的分类:森林资源总面积包括天然森林面积和人工经营森林面积。具体分类如下:1.按经济类型分类(国营造林、合作造林、集体造林和个人造林)2.按主要经济用途分类(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其他林)3.按造林方式分类(人工造林和飞机播种造林)4.按树龄分类(幼林和成林)二、林业再生产统计林业再生产:是指林业生产循环的过程。一个林业再生产周期,要经过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林木抚育、森林采伐等生产环节。(一)采种育苗:1采种量 指为植树造林所采集或收购的种子数量。食用和工业原料用的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