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程目标.docx
《劳技课程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技课程目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9页 共29页劳技课程目标总目标: 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通过学科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概括描述。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有关材料、工具等基本知识;学会加工、制作、表达的基本技能,重视技术活动中的操作规范;认识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了解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和核心概念。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技术活动的一般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3、情感、态度
2、与价值观:使学生接受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初步建立技术价值观;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发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小学阶段目标:小学作为技术素养的启蒙阶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基本技能及基本的操作规范。知识与技能:1、了解身边常见事物的基本技术内容及制作的简单加工方法。2、了解若干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加工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初步学会根据设想选择选择材料。3、能正确使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手工工具,并能合理地选择工具。4、能识读一些简单的图样,并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对材料进行加工。过程与方法:1、从某些熟悉的环境出发,利用已有
3、知识及调查的结果,产生技术需求。2、通过对各种想法的选择制定出一个设计草图并能给出选择理由。3、通过语言、文字、简单的图示对设想和作品进行描述和介绍。4、根据设想和使用情况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并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建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勤俭、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工具、节约材料的习惯。2、培养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3、形成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氛围,养成诚实、负责、进取、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4、培养不怕挫折、勇于创新的精神。5、了解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材料与工具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常见电的来源、种
4、类,以及简单照明电路的组成。.能够正确的剥离导线的绝缘皮,正确的连接导线。.认识常见的电线。.知道随便丢弃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通过课前调查了解电的类型,知道各种电线用处。.通过操作练习学会剥离电线绝缘皮的方法和电线的连接方法。.通过实验了解电路各部分零件的作用。.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随意丢弃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通过几种连接错误、电珠不亮电路的讨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电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节电和安全用电意识。3. 初步养成积极参加回收废电池的观念和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简单照明的电路的正确连接。导线绝缘皮的剥离与连接。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
5、、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工具材料工具材料剪刀 各种干电池、小电珠、电线及标本、简单照明电路示意图、卡纸电池盒范作。剪刀与文具等。电珠、电池、导线、卡纸、回形针、橡筋等。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讨论导入调查电的种类1、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要用到电?电有哪两种?2、组织看图,解释图意。3、安全教育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看图听讲 3、说说怎样做到安全使用电器。知道电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知道电的来源。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拆拆装装了解作用每组一个手电筒及相应的电池1、布置任务:怎样使手电筒亮起来?2、组织讨论交流:要电珠亮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小组活动:装
6、电池,使手电筒亮起来。2、讨论手电筒各零部件的作用,进行交流。判断电珠不亮的原因。知道手电筒各零部件的作用。认识电线学习剥线电线标本、电线、剪刀1、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你见过的电线是怎样的?2、出示电线标本,组织自学后进行交流。3、引导比较,了解材料结构的异同。4、讲解、演示剥线方法。5、巡视指导学生剥线操作。1、讨论2、分小组利用电线标本认识各种电线。3、观察比较,了解电线里面的铜丝是导电的,使用时外面的绝缘皮要去掉。4、观看了解剥线方法。5、学习剥线方法,进行操练。知道各种电线的名称。知道电线的结构。能用剪刀比较熟练地剥去绝缘皮。课后延伸布置任务:调查一下这些电线分别使用在什么地方?课后调
7、查认真完成调查,范围较广。学习连接进行训练电线、透明胶带1、提出问题:导线不够长怎么办?组织自学。2、组织讨论:为什么在导线连接后,要缠上绝缘胶布?3、组织连接练习,巡视辅导。4、组织讨论:导线与电源、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1、看图自学,了解导线的连接方法。2、讨论问题,理解3、进行导线的连接操作。4、学生讨论回答:有螺钉固定、焊接、绞合方法等。学会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复习旧知制作电池盒剪刀、卡纸、回形针等1、提问:你们觉得目前我们在连接时方便吗?如何解决?2、引导学生复习做纸盒的方法,然后做电池盒。1、回答,提出做电池盒。2、回忆做纸盒的方法,根据电池的 大小制作电池盒。能根据电池大小制作一
8、个合适的电池盒。收集资料进行交流电脑1、谈话导入:用完的废电池该怎么处置,为什么?2、提出任务:废电池对环境到底有什么危害?请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说明。3、指导收集途径,说说用电脑收集的方法。回答问题,了解收集途径,在电脑上进行收集。能用电脑收集有关资料。拓展练习制作小报资料、纸1、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哪些发电方法既环保又不消耗资源?2、用多种途径收集新能源资料,整理后制作一份科技小报。收集、整理资料,制作小报内容选择合适,排版有特色,色彩搭配合理。板书 1 材料与工具 电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 电池产生电流,是电源 电珠发光,把电源转换成光能 开关 控制电流的通与断 开关连接片、弹簧、电珠灯
9、座等。起导线作用2、看图与表达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简明照明电路的组成。.知道电路图的用处。.能够用电路符号画电路图。.能根据任务设计电路图,按图拼装电路。.通过课前调查收集电路图,了解电路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电路图表达自己的想法。.简明照明电路的连接。.能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调试和改进。.通过分析一种电路可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图示法是表达想法、简化语言的办法之一。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识读、绘制简单照明电路图。简单照明电路图并联电路的绘制。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工具材料
10、工具材料多媒体设备, 电路的实物彩笔 纸,每组两个小电珠、两节电池、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课前调查1、要求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1、课前收集电路图,知道电路图的作用。2、向专业人员了解你感兴趣的电路符号。课前能认真进行收集,有书面资料。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电路的实物。多媒体设备。1、出示电路实物,复习电路连接。2、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达。1、连接电路。2、讨论电路的表达方法。知道图示法是表达想法、简化语言的办法之一。了解简明照明电路的组成;画电路图纸、彩笔。多媒体演示。1、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画电路图。2、选取有代表性的图进行交流。引出并认识
11、电路符号。3、小结画电路图的方法。1、按自己的方式画电路图。2、交流电路图,并了解规定的符号。3、用规定的符号画电路图。初步了解简单电路符号初步学会简单照明电路图的绘制设计、拼装电路图每组两个小电珠、两节电池、一个开关、导线若干1、教师提出任务。2、发现问题及时讲评。1、把设想画成电路图。2、交流电路图。按图拼装电路。修改电路图知道一种电路可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能用电路图表达自己的想法3设想与选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开关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开关的方式不同但原理相似; 2利用身边易得易加工的材料制作简易开关。 3理解“单刀双掷”的原理。 1.通过调查对开关有初
12、步的了解; 2分组讨论、制作简易开关及“常开、常闭”开关; 3讨论认识“单刀双掷”开关原理并分组制作。 1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2能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简易“常开、常闭”开关的制作。 “单刀双掷”开关的认识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工具材料工具材料剪刀、尖嘴钳 图纸、大头针、回形针、图钉、塑料衣夹、木衣夹、电线、小电珠、电池、木块 剪刀、尖嘴钳 图纸、大头针、回形针、图钉、塑料衣夹、木衣夹、电线、小电珠、电池、木块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收集资料观察思考问题 1、 布置收集任务。2、 提出思考问题
13、:为什么开关能具有“开、关”的功能? 1、 收集开关的有关资料。2、 完成观察思考任务。能认真收集资料,并带着问题观察思考。 交流资料了解原理收集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开关初步认识它的原理学生交流,说说不同开关的操作方法、特点、原理。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交流。选择材料制作开关(简易开关)连接好的简易电路、易得材料、剪刀、尖嘴钳1、 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材料,思考:怎样使电路的连接或断开既快速方便又安全可靠?2、 引导制作、巡视指导。1、 学生观察材料,分组讨论。2、选择材料制作简易开关能与同伴合作完成。(“常开、常闭”开关 )木夹等材料工具 1、提出要求:用木夹制作; 2、 展示学生作品,操作演
14、示。3、 组织讨论:不同方法制作的开关有什么不同的效果?1、学生制作 2、演示开关的连接与断开。3、学生交流 能开动脑筋 ,说出原理。 (“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制作 )设计图纸 、制作材料:木块、铁丝图钉等 1、 提出问题:如果增加一只电珠,用一个开关分别点亮两只电珠,该设计一个怎样的开关?组织学生自学。2、 自学反馈,组织讨论。3、 组织交流设计图。4、 组织制作,教师巡视 。5、 展示作品,组织评价。1、 学生思考问题,看书自学。2、 学生讨论并按自己的想法画出设计图 3、相互交流找到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修改。 4、按设计图制作 。5、展示介绍作品,进行评价。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听取意见
15、 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板书 3 设想与选择 开关的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电路 开关的种类有:拨动、按钮、旋转、拉线 遥控、声控、磁控、触摸、感应 开关的方式:常闭式、常开式教后记: 在让学生认识开关的结构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观察;在制作过程中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能与伙伴合作,评价作品时也能听取他人的建议,学生学的很扎实。4红绿灯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通过观察了解红绿灯的变化规律以及作用 2、 能根据实际需求尝试设计红绿灯模型的开关 3、 能够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制作红绿灯模型 1、能通过学生对红绿灯的观察、交流提出制作红绿灯模型的方案 2
16、、 能够从实际出发,运用设计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制作出红绿灯的模型 3、能够在学习制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并逐步去解决它 1、能通过红绿灯模型的制作,初步形成技术的意识 2、 能通过探究红绿灯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心周围事物,并探究其原理的意识 3、能通过制作红绿灯模型知道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4、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能及时完善自己的设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和制作红绿灯的模型 设计和制作开关(能控制红绿灯交替闪亮)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工具材料工具材料尖嘴钳、 直尺、剪刀、透明胶、铅笔等。 导线小木板、干电池
17、、3只电珠、图钉、易拉罐、细沙皮、吸管、红绿黄三色透明纸、圆形钟面等尖嘴钳、 直尺、剪刀、透明胶、铅笔等。 导线小木板、干电池、3只电珠、图钉、易拉罐、细沙皮、吸管、红绿黄三色透明纸、圆形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调查交流激发需求1、红绿灯开关的范作以及红绿灯模型 2、组织学生课前考察不同路口红绿灯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1、组织学生交流考察红绿灯的情况 2、出示课题 1、交流红绿灯在不同的路口、不同的时候亮灯的情况 2、总结出三只灯闪亮的基本规律 产生了解和设计红绿灯模型的需求 提出想法用图表达设计图纸,红绿灯模型展开图 1、引导学生进行一灯、一 开关的简单线路
18、的连接 2、引导学生两人合作研究:“怎样用一只开关使两只电珠交替闪亮” 1、学习操作,绘制电路图 2、合作讨论尝试操作绘制电路图 3、师生交流完善设计图 能够用图来表达想法并能与他人交流 技术训练 加工制作电珠、导线、小木板、干电池和图钉等 1、引导学生进行加工和制作 2、巡视、点拨 根据设计图制作能选用合适的方法加工制作 展示交流 解决问题十字路口模型 展示作品,组织交流,在十字路口模型上进行演示开关(两触点)控制红绿灯交替闪亮并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通过十字路口模型上进行演示交流“怎样使灯在闪亮的时间能自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 激发需求十字路口红绿灯工作状况模型 配合学生的演
19、示并加以适当的表演 在观察和中发现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提出想法 用图表达圆形钟面出示钟面模型,组织学生观察引发联想 1、观察圆形钟面引发联想 2、设计并交流圆形开关 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设想 技术训练加工制作 图钉、易拉罐、细沙皮 1、引导学生进行加工和制作 2、巡视、点拨 根据设计图运用正确的方法加工制作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展示交流解决问题 十字路口红绿灯分布装置模型 组织探究怎样的开关与线路才能合理的控制路口的红绿灯 观察环型开关模型。讨论“时控开关”的应用实例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全课总结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