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_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_宋元专题综合训练.doc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_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_宋元专题综合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_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_宋元专题综合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专题综合训练(四)(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龙岩质检)宋太祖在建隆三年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苏轼说:“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这表明赵宋王朝()A倡导革新除弊朝风B鼓励文人直言进谏C高估文人议政作用 D放弃控制文人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反映的是宋朝不刑杀文人和上书言事者,没有涉及政府革新除弊的措施,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宋代对于文人和上书者很宽容,可知其目的是鼓励文人直言进谏,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宋代统治者不惧上书者,鼓励文人议政,不能体现其高估文
2、人议政的作用,故C项错误;封建政权对于文人思想都有所控制,宋代鼓励文人议政不能反映其放弃控制文人思想,故D项错误。2(2018南昌模拟)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解析:选C。分权制衡是指权力分立互相制约,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事堂限制皇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
3、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事堂导致机构臃肿,官员冗多,故D项错误。3(2018石家庄质检)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平江府(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 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 40062561淳熙十年15 000622421开禧间18 000543331A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
4、系的结构C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解析:选B。根据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表上录取比例的变化,可知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表,可以看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录取比例缩小得出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故B项正确;表中赴试人数越来越多说明越来越多的人热心科举功名,故C项错误;表中的数据只是说明竞争加剧,与人口增长无关,故D项错误。4(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5、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解析:选B。据材料“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得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B选项正确。5(2018深圳调研)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
6、,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B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C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解析:选C。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不仅是监察,与材料中“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不符,故A项错误;北宋中期形成“三冗两积”局面,与材料中“宋代初期”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外察访的特使”“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都是由皇帝派出,并对皇帝负责,是为了“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故C项正确;“特使”也不能“任意违法”,但与题中“在本质上反映了”不符,故D项错误。6(2018厦门质检)成书于元朝的农书列举了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
7、田和梯田等田制,前五种行于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这反映了当时()A人地矛盾突出 B土地所有制变化C水旱灾害频繁 D传统犁耕受冲击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表明是对边角地块的农业开发利用,故选A项。土地所有制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如果水旱灾害频繁,那么“滨江海湖泊之地”“多山丘陵之域”就难以开发,故C项错误;无论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是哪种田,都离不开当时主流的犁耕,故D项错误。7(2018吉林调研)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
8、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A坊市界限被打破 B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C对外贸易的繁荣 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解析:选C。蕃坊指的是外商聚居区而非区分商业活动区域的“市”和“坊”,故A项错误;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外国商人可在广州与当地居民杂居,可知当时对外贸易频繁与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外商“开始”在华定居,故D项错误。8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解析:选B。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
9、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社会身份的象征,而材料宋代“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不难理解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的社会观念的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呈现的是士大夫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显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士大夫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并没有对理学持怀疑态度,故D项错误。9(2018江西百所名校大联考)“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A致力于社会稳定 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解析:选A。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一 部分 古代 中国 中华文明 形成 发展 专题 成熟 宋元 综合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402894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