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胶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完整版).docx





《玛拉胶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玛拉胶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完整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玛拉胶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玛拉胶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一、 项目背景分析玛拉胶带是以聚酯薄膜(PETFilm)为基材涂布丙烯酸聚合物压敏胶而成的耐高温高压阻燃型绝缘胶粘带。本厂生产的玛拉胶带有淡黄、深黄、红、蓝、绿、黑、白、透明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聚酯薄膜胶带具有耐高温,耐高压,绝缘性能好及阻燃的特点,常用于变压器,马达、电容器等各类电机、电子阻件之绝缘包扎,又称聚酯绝缘胶带。适用于变压器、电容器、继电器、稳压器、马达等各类电机、电子零组件之绝缘固定之用,马达定子线圈覆盖、电机线圈固定、电源变压线圈包扎及外层绝缘。胶粘带产业是一门延续古老精细化工技术并逐步施以科技改造的
2、科技型产业。该类产品是由医用系列胶粘带延伸而来的,分为包装系列胶粘带、商标纸系列胶粘带、特种胶粘带、耐高温系列胶粘带及时尚流行的电脑喷绘系列胶粘带共六大系列产品。其产品应用领域覆盖面广,由基础的食品、医药、卫生材料、美容保健品、五交用品、文教用品、办公器材、照相器材、广告、印刷、造纸、制鞋和纺织,跨跃延伸发展到高科技产业如电子、电机、通讯设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及航天工业等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各行业的代表性胶粘带产品如日常使用的BOPP透明封箱胶带、PVC电工绝缘胶粘带,文教办公用品的修正胶粘带(涂改液替代品)、电脑打印彩喷纸及触目可见的广告招牌PVC即时贴系列胶粘带、公交车PVC车
3、身贴胶粘带、电脑喷绘广告耗材、灯箱广告背喷灯片系列产品、高速公路标牌(省市公路)反光膜玻璃微珠胶粘带,和隐蔽在科技产业中的产品后面如电子元件、半导体、印刷电路板、电脑周边制造业之耐高温麦拉胶粘带、耐高温PET复合胶粘带、耐高温醋酸纤维布系列胶粘带、耐高温美纹纸系列胶粘带、耐高温玻璃纤维布胶粘带、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布,及时尚流行的数码科技防水高光相纸系列产品。根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国内目前对各类胶带的年需求量已即将突破l000亿人民币,占国家总生产值比率也算是比较突出的产业或产品。唯一可惜的是,这门产业经常被疏忽,其专业技术的培养与发展也严重性缺乏,而导致产业结构仅维持在低档次和竞争激烈的产品研制
4、开发,也造成高科技、高效益胶粘带产品为外商企业或进口产品所垄断。二、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玛拉胶带工程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三、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赵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
5、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6、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四、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一)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二)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
7、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5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64060.24,其中:主体工程44124.08,仓储
8、工程6876.4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983.83,公共工程5075.85。七、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1819.0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431.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9%;建设期利息456.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流动资金3931.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02%。(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431.3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4550.4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09.84万元,预备费571.08万元。八
9、、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1819.0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9311.75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九、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465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5565.46万元。3、净利润(NP):8008.70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2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8.64%。3、财务净现值:17263.77万元。十、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
10、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8000.00约57.00亩1.1总建筑面积64060.24容积率1.691.2基底面积24700.00建筑系数6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3.192总投资万元21819.092.1建设投资万元17431.342.1.1工程费用万元14550.4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309.842.1.3预备费万元571.082.2建设期利息万元456.282.3流动资金万元3931.473资金筹措万元21819.093.1自筹资金万元12507.343.2银行贷款万元9311.754营业收入万元46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5565.466利
11、润总额万元10678.277净利润万元8008.708所得税万元2669.579增值税万元2135.6410税金及附加万元256.2711纳税总额万元5061.4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7015.1113盈亏平衡点万元15117.17产值14回收期年5.22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8.6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7263.77所得税后十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主要有人口论系列、生态足迹系列、初级资产账户(能值)系列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包括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单因素分析到综合分析的方法体系,具体分析方法有生态学分析法、系统动力
12、学法、情景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状态空间法、类比分析法、供需平衡分析法、能值分析法等。(一)从定性到定量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断深人,已从早期定性阐述承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等概念和相互联系逐步发展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依托系统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理论和学科基础,采用空间成像、MATLAB,ARCGIS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和应用软件,借助成熟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体系(如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复杂网络方法等),计算目标区域各要素承载力指标,并综合分析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二)从单一到综合国内外学者在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过程中,从开始涉及支撑要素、约束
13、要素、压力要素的某一变量或少数变量分析,逐步开始注重要素中各变量以及要素间内在动力关系和交互作用研究,通过多指标综合要素关系模型的构建,评价和分析目标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从静态到动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过程中,对于目标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已逐步从早期的基于面板静态数据逐步发展成为基于时间序列、系统动力学及模拟仿真等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十二、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类型根据承载主体的涵盖范围来划分,可将承载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某一具体的自然要素作为分析对象,又称为单要素承载力分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承载力等资源支持要素,或空气、水等环
14、境约束要素;另一类是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综合承载力分析,如区域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单要素承载力是宗合承载力分析的前提,综合承载力分析是对单要素承载力在区域尺度上的系统集成,因而必须是在作为其组成要素的主要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承载力研究中较早开始且最为成熟的研究领域,目前“以多少土地、粮食,养活多少人口”仍是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核心内容。在开放系统下,从区域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实证分析成为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技术方法层面,借助3S技术等获取准确的资源空间信息并实现基础数据的空间化,提高了
15、分析的科学性和精确程度。(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承载力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确保社会发展处于良性循环条件下,以区域可利用水量为依据,能够维持工农业生产、城市规模、生活质量、生态需求的状况下,水资源所能持续的人口数量。水资源承载力的承载主体是区域的水资源量,即可供区域开发利用的各种形式、各种质地的水资源,其承载对象是所有与水相关联的人类活动,包括工农业生产、商业娱乐和人类生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心,探讨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已成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重点问题。同时,考虑到水资源具有动态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中逐步引入系统动力学、多目标情
16、景规划等动态分析方法。此外,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还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调入、调出以及跨区占用问题,在开放系统下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也是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重要问题。(三)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矿产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在当时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或其生产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也就是对社会物质生产、人口、环境的支持程度,可以从矿产资源对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等方面建立承载力指标体系。(四)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一般用
17、环境容量进行衡量。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自然环境和环境要素对人为干扰或污染物容纳的承受量或负荷量。环境承载力概念由环境容量概念演化而来,通过对区域大气、水、土壤、噪声、固废和辐射等环境要素的承载力开展分析,明确环境对各种污染物的容纳能力以及人类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的最大活动限度。广义上,生态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在一起分析,统称生态环境承载力。由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特点,生态环境承载力传统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通过将地面观测与遥感相结合,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与GIS集成,促进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向模式化和动态化方向发展。(五)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和城
18、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已难以解决社会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于是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逐渐成为重要方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从自然资源支持力、环境生产支持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角度,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估。此外,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引起重视,出于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考虑,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生态承载力概念逐渐兴起,分析对象主要以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地区以及流域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主。十三、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框架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的逻辑框架是:以某一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全面评价和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专项评价,分析区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带 工程项目 资源 环境 承载力 分析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