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考查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内容:以先秦、秦汉史为主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计45分)1周王将贵族连同他们的宗族分封到新征服土地上,而不像商代在原部族居地就地册封,这样各封国内就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说明周初分封A导致宗法制趋向瓦解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促进了国家形态的进步 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2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周代A制造技术进步 B法家思想影
2、响 C政治伦理规范 D审美观念变化3西周时期,“和”与“序”是两种重要的价值追求,礼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和”“序”的追求A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促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C有助于秩序构建和社会和谐 D反映出官僚政治的基本特点4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一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的基调。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集权政治不断加强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社会逐渐变革转型5战国时期的公羊学派继承孟子的“用夏变
3、夷”,创立了夷与夏可以互变的可变体系;儒家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万物生成变化的过程,创立了以“生命道德”为核心的宇宙观。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形成对立转化的辩证体系C思想同中求异的发展趋势 D文化多元一体的兼容特质6商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充满了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如图1);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如图2)这一变化反映出图1 商代饕餮纹 图2 西周几何纹 A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已开始衰退 B青铜器的功用发生了重大改变C观念形态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 D父子相袭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坏7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
4、事。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孔子的主张A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 B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C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 D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8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 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C字体简化推
5、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 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9诗经中周颂噫嘻描写了周王亲耕的仪式,小雅鹿鸣记述了周王宴请群臣的礼仪,大雅棫朴记载了文王征伐前的祭天之事和宗庙之祭。据此可知诗经A是研究周文化的重要史料 B证实周朝王权与神权结合C凸显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D揭示了劳动者的日常生活10图3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与其它类型的战争相比,姬姓国家间A战争次数在所有时间段均最少 B战争减少说明姬姓封国己消亡C战争因礼乐制度得到有效遏制 D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得以避免11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
6、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 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 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1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A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 B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13据管子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市布局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考古资料也显示,洛阳东周故城内还有大量农业用地。这说明当时A城市严格依据职业规划布局 B农业仍是城市重要经济部门C出现了后世坊市制度
7、的雏形 D城市职能以工商业经济为主14钱穆认为中央集权制度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称赞它是“中国历史上无上成绩”。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中央集权制度被公认为开启了世界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的先河C不能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政治和文化保障D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也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延续15浅议中国政治制度对城市行政管理的影响一文中写道:“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官员对下管理地方事务,对上服从或者等待调遣,很多建设环节仅限于政府强大的纵向行政运作
8、体系中”由此可见郡县制下的城市管理模式A不利于公众力量的积极参与 B有利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C有助于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 D官员疏于政务贪污腐败成风16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600 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C以法治国,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17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
9、所松弛 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18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19古代国家把从事工商业的市民编入一种特殊的户口,即“市籍”。西汉征发徭役时,先征发有“市籍”的人,然后征发父祖之代有“市籍”的人,最后征发无“市籍”的农民。这表明,西汉时期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抑制商帮的形成C市民社会地位最低 D商业地位无足轻重20汉初,东方各地特别
10、是楚、齐、赵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据此推知郡国并行制A带有浓厚的家天下意识 B易留下地方割据的隐患C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21汉朝时期逐渐形成宫省制度,中央政府官员分成中朝官(也称宫中官)、省内官(也称禁省官)和外朝官(也称外廷官)三大系统,汉武帝开始,宫中官、禁省官较多参与机要,这一变化A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B强调集体议决以防止大臣专权C揭示出解决君相矛盾的必然走向 D有利于中枢权力体系的日趋完备22两汉时期,谏官主要职能是向君主陈明政务大事,此外还常常受于皇帝命令
11、巡视各州,其监察权远远大于刺史。这说明,两汉时期A谏官行政权力扩大 B监察体系完备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谏官分割皇权23汉代实行“吏不数易”政策,不仅中央高级官吏一般都任期较长,而且地方官吏也任期长久,如汉初萧何任相十三年,东汉时王霸任上谷太守二十余年。这一政策A助长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B表明国家官吏数量不足C导致官吏腐败现象严重 D利于各级官吏施展作为24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A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 B废除了察举制度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推行了郡县制度25东汉学者崔寔曾说,今天的地方长官随意违背诏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山西大学 附属中学 2019 _2020 学年 历史 下学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