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古诗阅读专题复习:袁宏道专题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一轮古诗阅读专题复习:袁宏道专题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古诗阅读专题复习:袁宏道专题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袁宏道专题练闻省城急报袁宏道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飞鞍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二百年来好纪纲,辰裂星纷委平地。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 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 【注】省城:湖北武昌,作者系湖北人,当时告病家居。急报:紧急上报皇帝的突发事件,指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以朱蕴珍为首的皇族哗变,杀死湖广巡抚赵可怀事。蒿篱:蒿草编成的篱笆,指隐者、寒士所居。买山: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此处指避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门见山,直斥宗人变乱分子。“如儿戏”既突出了暴乱分子的无法无天,也表现了作者闻讯
2、之后难以扼制的愤激情绪。B.“敛手”此指袖手旁观,皇帝无比贤明,能胸有成竹的处理好天下的事情,大臣们却袖手旁观。作者把批判锋芒指向臣子。C.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创的好纪纲,到现在已如星陨辰崩不可收拾。作者运用比喻,表明国家的命运将被断送,末日为期不远。D.本诗前后六句各为一层,第一层叙述省城急报事,第二层是诗人由急报事引发出的议论和悲慨。层次安排清晰,脉络分明。16. 这首诗语言凝练生动,请简要分析。(6分)15.【答案】B【解析】“作者此时把批判锋芒转向臣子”表述有误,作者此处用反语,暗讽皇帝昏庸。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16.【答案】(1)表现:以“红染泪”三字概括宗
3、室哄变造成的惨状;以“臣敛手”来形容大臣不劳费力;用“辰裂星纷”来比喻纪纲之败坏;又以“健马”“朽辔”来比喻国家的命运;用“买山”的典故表明无处避乱归隐等。(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得满分)(2)效果:这些词句化繁复为简练,变抽象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整个时局的忧虑、痛心和失望。(2分)【解析】通过审读题干,考生要明确答案包括两方面内容:语言特点的表现,表达效果。特点已知,考生只需按图索骥,从诗中找出运用比喻、用典等手法的语句即可。表达效果和语言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最后往作者的感情方面靠一靠。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别王百谷袁宏道河
4、上清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锦帆泾绕郎官舍,冠子桥通处士家。好事每供挥林下塵,清斋长谷前茶。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注】本诗为作者将要离开苏州时所作。锦帆泾:苏州城内的河名。冠子桥:苏州城内的桥名。塵: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指拂尘。魏晋清谈名士多执此物。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的“清霜”、“雁”、“西风”等意象点明送别季节为秋季。B颔联的“郎官”和“处士”点明诗人和王百谷的身份,二人同为官场之人。C“好事”句写诗人和王百谷经常在一起像魏晋名士一样挥塵清谈。D“谷前茶”是指谷雨前的茶。诗中以清斋品茶来体现王百谷的清疏绝尘、情趣高雅。E“浣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