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Ba 137
2、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有关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环境污染少B. 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实现太阳能的利用C. 氢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可用电解水制氢的方法获取大量氢气实现能源的绿色化D. 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新能源是清洁能源,环境污染少,故A正确的;B选项,晶体硅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的;C选项,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做能源,得到氢能源是新能源,但此法需消耗电能,不符合
3、要求,故C错误;D选项,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B.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过程C.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H为“+”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H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A选项,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中的化学能来自于太阳能,燃烧时化学能放出,所以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故A正确;B选项,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
4、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故B错误;C选项,一个化学反应中,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故C错误;D选项,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因为H只与初始态能量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点睛】衡量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主要看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关系,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H与反应路径无关,只与反应初始态能量有关。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 将水库中的水
5、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C. 纯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是银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D. 钢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B选项,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可防止水闸被腐蚀,故B正确;C选项,纯银质物品久置变暗是因为银的表面形成硫化银,与吸氧腐蚀无关,故C错误;D选项,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D错误;综上所述,
6、答案为B。【点睛】金属防腐两种最常见的方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池原理)。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D. 原电池放电时,在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而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选项,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所以B正确;C选项,构成原电池正负极的材料可能是导电的非金属,如氢氧燃料电池中用石
7、墨作电极,故C错误;D选项,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原电池正、负极常见判断方法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向电流流向离子移向电极反应现象正极较活泼金属或导电非金属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电流流出阳离子移向冒气泡或质量增加负极活泼金属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电流流入阴离子阳离子移向移向质量减少说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形成活泼电极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势。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的粗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大B. 在镀件上电镀锌,可以用锌做阳极,也可以用惰性材
8、料做阳极C. 二次电池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 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答案】A【解析】A正确,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有),在阳极铜、锌、铁、镍均会失去电子而溶解,而阴极只是得到电子,所以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的粗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大;B错,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阳极不能用惰性材料作电极;C错,二次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D错,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6.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面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 利用焓变和熵变的数据可以确定一定温度、压强下
9、化学反应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B.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可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C. 利用焓变的数据可以判断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D. 利用沸点的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答案】A【解析】A错,利用自由能变(G=HTS)的数据可以确定一定温度、压强下化学反应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若G0,反应一定能自发;G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G=0反应处于平衡;其他三个选项均正确;7.关于化学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 对于一定温度下的同一个反应,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1C. 温度越高,K值越大D
10、. 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同一反应,平化学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故A正确;B选项,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对于一定温度下的同一个反应,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1,故B正确;C选项,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D选项,平化学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无关,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影响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平衡进行程度的物
11、理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受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8. 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量筒B. 温度计C. 环形玻璃搅拌棒D. 天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不需要天平。考点:考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9.已知高锰酸钾与重铬酸钾(K2Cr2O7)都是化学中常用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而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若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下列可采用的方法是A. 加入适量稀盐酸B. 加入适量稀硝酸
12、C. 加入适量烧碱固体D. 加水稀释【答案】B【解析】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则应该增大Cr2O72的浓度,即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选B。10.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 S(g)O2(g)=SO2(g)Ha,S(s)O2(g)=SO2(g)Hb;则abB. 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含20 g NaOH的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 kJD. CaCO3(s)=CaO(s)CO2(g)H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13、【答案】B【解析】由于气态硫的能量大于固态硫的能量,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H越小,A不正确。B中反应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越低越稳定,B正确。C不正确,因为无法确定盐酸的物质的量。选项D中根据GHTS可知,该反应应该在高温下自发,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11. 将镁条、铝条平行插入盛有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用导线和电流表连接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g比Al活泼,Mg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B. 铝条表面虽有氧化膜,但可不必处理C. 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D. Al是电池负极,开
14、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在NaOH溶液中,铝能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铝失电子作原电池负极,而属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由于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其不必处理,正确;C该装置外电路,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内电路,则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错误;D在NaOH溶液中,铝能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铝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由于电池开始工作时,生成的铝离子的量较少,NaOH过量,此时不会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错误。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15、。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 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a和b不连接时,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铁片上有铜析出,故A正确;Ba和b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B正确;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都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铁都溶解,故C正
16、确;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铜离子向铁电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类型、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易错点为阴阳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要看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13.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做了以下实验: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B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B. B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C. 金属片剪口变红D. 锌被腐蚀【答案】A【解析】【分析】镀锌铁片,放
17、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为负极,铁为正极,发生吸氧腐蚀,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来回答即可。【详解】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为负极,发生反应:Zn-2e-=Zn2+,铁为正极,发生吸氧腐蚀,即2H2O+O2+4e-=4OH-,所以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减小,生成的氢氧根离子遇到酚酞会显示红色;A、原电池形成后没有气体生成,所以B中导气管不会产生气泡,故A错误;B、锥形瓶中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故B正确;C、锥形瓶中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生成的氢氧根离
18、子遇到酚酞会显示红色,故C正确;D、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为负极,发生反应: Zn-2e-=Zn2+,故D正确;故答案选A。14.在t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NO)c(SO3)/c(NO2)c(SO2)。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下增大压强,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SO3NO2+SO2 【答案】B【解析】分析】平衡常数K=c(NO)c(SO3)/c(NO2)c(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SO2NO+SO3恒容时,升高温度,NO浓度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依据
19、平衡移动原理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选项。【详解】A恒容时,升高温度,NO浓度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A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故B错误;C升温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书写化学方程式为NO2+SO2NO+SO3,故D正确;故答案为D。15.反应A(g)+B(g)C(g) +D(g)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H 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增大B.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C.
20、H 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少【答案】B【解析】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E2都减小,故A错误;B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故B正确;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H0,故D错误16.以多孔铂为电极,在如图装置中分别在两极区通入CH3OH和O2,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经测定,电流方向由b到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H3OH+16OH-12e-=2CO32-+12H2OB.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a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台州 2019 _2020 学年 化学 上学 10 联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