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嘉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人类活动中,与酸雨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 煤的大量燃烧B. 氟利昂的使用C. 工业废水的排放D. 外来物种的迁入【答案】A【解析】【分析】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这些含酸的微粒随着雨、雪回降到地面就是酸雨,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详解】A.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如煤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A正确;B. 氟利昂曾用作冰箱的致冷剂,大量排放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B错误;C. 工业废水的排
2、放导致水体污染,C错误; D. 外来物种的迁入会影响生物多样性,D错误。2.“农家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集农业生产、旅游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类型。下列关于“农家乐”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现了能量的良性循环B. 生物多样性高于自然生态系统C. 能量传递效率高于自然生态系统D. 能量金字塔有可能呈倒金字塔形【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农家乐”式的农业生产类型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塔呈现倒置状况,但人为干预不改变能量传递效率,只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A.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
3、递减,不能循环,A错误;B. “农家乐”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其作物种类较少,生物多样性比正常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低,B错误;C. “农家乐”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尽管有人类的干预,但不改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塔呈现倒金字塔形,D正确。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调节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雄性鸟类在性成熟后终生占有并保卫一块领域B. 病源物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无关C. 食物不足导致种内竞争加剧属于内源性调节D. 捕食能把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答案】D【解析】【分析】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
4、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据此分析。【详解】A. 雄性鸟类在性成熟后通常在生殖季节占有并保卫一块领域,A错误;B. 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病源物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有关,B错误;C. 食物不足导致种内竞争加剧属于外源性调节,C错误;D. 捕食属于外源性调节因素,捕食能把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D正确。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内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是ATPB. 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C. 肌肉细胞收缩后形状的恢复需要ATP提供能量D. ATP
5、水解为ADP时,释放一个磷酸基团并释放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是细胞内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A. ATP作为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所含能量不多,但却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A正确;B. ATP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其中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各项吸能反应,B正确;C.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因此肌肉细胞收缩的过程需要AT
6、P提供能量,收缩后形状的恢复过程释放能量,C错误;D. ATP 发生水解时形成腺苷二磷酸即ADP,释放1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D正确。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花生种子切片后,挑选12cm的薄片备用B. 切片染色后,可用50%的乙醇洗去多余染液C. 盖上盖玻片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D. 若细胞已死亡,则观察不到细胞中的橙黄色颗粒【答案】B【解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步骤:切片:将双面刀片的刃口平放在子叶的平面上,轻压刀片,同时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均匀用力,将子叶切成12mm厚的薄片。将切好的薄片置于培养皿的水中,挑选最薄的切片,用毛笔将它放
7、到载玻片中央。染色: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再用滴管将苏丹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制片: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已染色的材料,移动装片,将切片最薄的部分移到显微镜视野的中心,转动镜头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细准焦螺旋,观察被染色(橙黄色)的脂肪颗粒【详解】A. 花生种子切片后,挑选12mm的薄片备用,A错误;B. 使用苏丹或苏丹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B正确;C.
8、 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装片,C错误;D. 若细胞已死亡,但细胞中仍有脂肪,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橙黄色或红色颗粒,D错误。6.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溶酶体可对细胞自身物质起分解作用B. 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吞噬泡中的物质得以降解C. 溶酶体内的各种水解酶原来均存在于高尔基体中D. 因为溶酶体的存在,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器内【答案】D【解析】【分析】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中有60种以上的水解酶,能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等的降解;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细胞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
9、,于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便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详解】A.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自己机体的衰老细胞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等,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活动,A正确;B. 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后,吞噬泡中的物质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B正确;C. 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内的各种水解酶原来均存在于高尔基体中,C正确;D. 溶酶体的存在说明细胞中的一些分解反应局限在某种由膜包被的结构中进行,这对保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溶胶中,D错误。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萎缩变小B. 癌变后的细胞会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性C.
10、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 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答案】C【解析】【分析】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发生许多种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如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等;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发生许多变化,如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则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等;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除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外,癌细胞还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的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全能性是以个体的实现为标志;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均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详解】A. 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
11、数量减少,但线粒体体积增大,A错误;B. 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但没有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点,也具有一部分体细胞的特点,B错误;C.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D. 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D错误。8.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某无色溶液中,测得其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1时细胞内外浓度差最大B. t2时液泡颜色与t0时刻相同C. t3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D. t1后的变化是因为有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t0-t1段表示液泡体积减少,说明此时细胞失水,发
12、生质壁分离复原;t1-t2段表示液泡体积变大,说明此时细胞吸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t1-t3段表示细胞吸水导致液泡体积增大,t3后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据此分析。【详解】A. 据图可知,t0-t1段液泡体积逐渐减小,说明开始时细胞液的浓度比细胞外溶液浓度低,此时细胞失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减小,A错误;B. t2时液泡的体积与t0时刻相同,两者颜色相同,B正确;C. t3后液泡体积不再变化,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错误;D. 从t0时就有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t1后液泡体积逐渐增大,原因是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后导致t1时刻后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
13、液浓度,从而发生细胞吸水,D错误。9.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基本程序的是A. 适龄生育B. 病情诊断C. 系谱分析D. 遗传方式分析和发病率测算【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包括: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详解】病情诊断、系谱分析、染色体/生化测定、遗传方式分析和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均属于遗传咨询程序,适龄生育属于优生措施,不属于遗传咨询程序,A正确。10.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
14、,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和机制B. 自然选择加速了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生殖隔离的进程C. 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不定向变异积累成定向的变异D.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而积累【答案】B【解析】【分析】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详解】A.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但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A错误;B.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
15、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B正确;C.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使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C错误;D.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变异,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错误。11.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体DNA数目、同源染色对数的相对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B. c表示核DNA数目C. 1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最清晰D. 2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也会导致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但DNA数目不变,故可判断图中1表示有丝分裂
16、中期,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a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b表示染色体数目,c表示DNA数目,据此分析。【详解】A. 据分析可知,a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A正确;B. c表示染色体上DNA数目,B正确;C. 1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最清晰,C正确;D. 2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仍以染色体形式存在,D错误。12.在传统的破伤风疫苗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向马等大型动物注射破伤风杆菌类毒素来制备抗血清,而不是直接注射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以避免受体动物的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获得的抗血清中仅含一种抗体B. 类毒素具有与外毒素相同抗原特性的低毒或无毒物质C. 注射抗血清可以使人获得对破伤风杆菌的长
17、期免疫能力D. 类毒素直接引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答案】B【解析】【分析】制备抗体的传统方法是用抗原多次接种于适当的成年健康动物,激其产生免疫应答,血清中含有大量特异性抗体,又称抗血清或免疫血清;外毒素是细菌毒素的一种,是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对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毒性消失,仍留其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据此分析。【详解】A. 获得的抗血清中含多种抗体,A错误;B. 外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与外毒素相比,类毒素仍保留了抗原特性,但毒性降低或无毒,B正确; C. 注射抗血清不能使人获得对破伤风杆菌的长期免疫能力,因为机体
18、内没有产生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D. 注射类毒素后可直接引起体液免疫,合成和分泌抗体,D错误。13.研究发现,施加IAA会导致植物细胞壁pH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伸长。右图是施用IAA后pH值与伸长长度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培养液为中性缓冲液,则会抑制施加IAA后的细胞伸长B. IAA能与细胞壁直接结合,引发细胞壁pH下降C. 向光弯曲的幼苗,其背光侧细胞壁pH值高于向光侧D. 不分泌IAA的细胞,其细胞壁pH不会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可知,施加IAA后,随着时间的变化,细胞壁pH逐渐下降,细胞长度逐渐增大。【详解】A. 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壁pH偏酸性,且施
19、加IAA后,pH越低,细胞长度越长,若培养液为中性缓冲液,会抑制施加IAA后的细胞伸长,A正确;B. IAA是植物激素,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与相关受体结合,对代谢起调控作用,不与细胞壁直接结合,B错误;C. 向光弯曲的幼苗,其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较高,细胞生长较快,长度较长,据图可知,细胞长度越长,细胞壁pH越低,故背光侧细胞壁pH值低于向光侧,C错误;D. IAA分泌后,会运输到作用部位起作用,故不分泌IAA的细胞在接受IAA调控后,其细胞壁pH也会变好,D错误。14.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20、B. 从S型活菌中抽提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悬浮培养,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C. 32P标记的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下降D. 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TMV A的RNA感染烟草,可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TMV A【答案】D【解析】【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详解】A.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
21、中含有“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A错误;B. 从S型活菌中抽提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悬浮培养后,需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B错误;C. 32P标记是T2噬菌体的DNA,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若未经过搅拌,则离心后32P标记的噬菌体的DNA都分布在沉淀中,不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下降,C错误;D.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TMV A的RNA感染烟草会使烟草感染烟草花叶病毒,最终可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TMV A,D正确。15.下图为人体感染病原体后的病原体浓度变化,其中曲线3表示正常人,曲线1和2表示第二道防线缺陷或第三道防线缺陷患
22、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二道防线缺陷病人,其第三道防线不受影响B. 给曲线2的病人注射疫苗,会诱发特异性免疫C. 在a点时,正常人体内含有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D. 曲线3的病原体浓度变化过程中,仅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据曲线图可知,正常人感染病原体后,机体可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原体,而第二道防线缺陷或第三道防线缺陷患者清除病原体的能力较弱,其中第二道防线缺失会导致机体内病原体清除能力下降明显,体内病原体数量急剧增加。【详解】A. 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吞噬细胞和血浆蛋白等组成,吞噬细胞等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故第二道防线缺陷的病人,其第三道防线也会受影响,A错误;B. 曲线2表示第
23、三道防线缺失患者,故给曲线2的病人注射疫苗,不能诱发特异性免疫,B错误;C. 根据题意,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正常人可通过免疫调节清除体内病原体,故在a点时,正常人体内含有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C正确;D. 曲线3的病原体浓度变化过程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发挥了作用,D错误。16.糖元沉积病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元沉积病型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糖元沉积病型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元沉积病型女儿的可能性是A. 1/12B. 1/8C. 1/6D. 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一对表现型正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嘉兴市 2018 _2019 学年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