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喜耐“高冷旱”(高海拔、冷气温、盐碱旱地)。2019年7月,山东省齐河县的藜麦优质育种基地试种的藜麦新品种开始收获,这是藜麦首次在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仅考虑生长习性,下列地区中最适合藜麦种植的是A. 柴达木盆地B. 河西走廊C. 东北平原D. 云贵高原2. 藜麦在山东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土壤B. 地形C. 技术D. 市场【答案】1. A 2. C【
2、解析】本题组以藜麦种植为背景,考查了农作物生长习性、区域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藜麦喜高海拔、冷气温、盐碱旱地。柴达木盆地高海拔的环境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藜麦种植环境近似,因此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柴达木盆地,A正确;河西走廊海拔较低;东北平原海拔较低,以肥沃的黑土、黑钙土为主;云贵高原纬度低,气温较高,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石灰岩广布。三地均不是藜麦最适合种植区,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藜麦喜高海拔、冷气温、盐碱旱地。我国山东平原地区引种藜麦,必须加强科学研究,选育高产高品质良种加以改良,使之适应山东平原地区的自然条
3、件,或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山东平原地区不利于藜麦种植的条件,如光照、昼夜温差、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当地条件符合藜麦生长习性。故C项正确。下图为我国制造业中部分行业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示意图,中美贸易摩擦下,部分行业可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 图中最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行业是A. 计算机 电气设备B. 交运设备 食品饮料C. 木材加工 纺织服装D. 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4. 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大规模对外产业转移并未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科技实力较高内需市场广阔产业配套完善A. B. C. D. 【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
4、图中显示,计算机和电气设备研发投入强度较大,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国家的研发能力较差,因此计算机和电气设备不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排除A。图中显示,交运设备和食品饮料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较小,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下这些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必要性不大,排除B、D。图中显示,木材加工和纺织服装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大,受贸易摩擦影响大,且研发投入强度小,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比例高,东南亚劳动力成本较低、木材原料丰富,因此木材加工和纺织服装最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C符合题意。【4题详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与许多发展中地区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不具有优势,不符
5、合题意;近年来,随着技术投入加大,我国科技实力发展迅速,与大多数发展中地区相比,我国科技实力较高,使得许多对科技要求较高的产业很难向外转移,符合题意;中国人口众多,内需市场庞大,大多数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向外迁移会增加成本,符合题意;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部门最齐全的国家,产业配套最完善,对协作化要求高的产业不能向外转移,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下图为“钢都”鞍山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 20112018年期间,鞍山处于逆城市化阶段就业机会显著增加人口
6、的老龄化加剧住房的空置率提高A. B. C. D. 6. 鞍山成为“收缩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铁矿趋于枯竭人口出生率下降上海的虹吸效应A. B. C. D. 【答案】5. C 6. A【解析】【5题详解】逆城市化一般是城市化达到高水平后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甚至农村迁移的现象,而鞍山城市化水平还较低,且鞍山市减少的人口一般进入了更大的城市和都市区,很少进入小城镇和农村,因此20112918年期间鞍山没有处于逆城市化阶段,错;图中显示,鞍山在此期间人口减少,表明大量人口向外迁移,说明当地就业机会较少,错;图中表明,鞍山人口向外迁移,而青壮年人口为了就业更易出现迁移,从而导致人口的老龄化加
7、剧,对;大量人口向外迁移,导致住房的空置率提高,对。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6题详解】鞍山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适应性不强,导致经济效益差,大量企业停产和开工不足,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城市成为“收缩型城市”,符合题意。鞍山是建立在铁矿资源的基础上的,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利用,目前铁矿趋于枯竭,资源优势逐渐消失,导致经济效益差,使城市成为“收缩型城市”,符合题意。鞍山人口减少不是自然增长的结果,是人口迁移的结果,因此人口出生率下降不是成为“收缩型城市”原因,不符合题意。上海离鞍山较远,因此鞍山人口净流出与上海的虹吸效应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
8、符合题意,排除B、C、D。冰海啸,亦称冰壅,是指大量的冰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灾害现象。2018年某月,新疆天山赛里木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形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读新疆天山赛里木湖冰海啸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 此次塞里木湖的冰海啸现象发生于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8. 赛里木湖冰海啸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的是湖底地震 温度变化 冰川搬运 湖水搬运A. B. C. D. 【答案】7. B 8. C【解析】【分析】本题组以赛里木湖冰海啸为背景,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等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7题详解】根据材料“
9、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形成冰海啸现象”可推知,冰海啸现象形成的条件必须是白天化冰,夜晚结冰。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北天山山脉之中,春季的时候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湖面出现白天化冰,夜晚结冰现象,加上春季多大风,形成冰海啸现象;冬季湖面结冰,夏季湖面融化不会出现冰海啸现象;秋季湖中冰块数量较少,风力较小,不易出现大量冰从湖中涌上陆地的冰海啸现象。故B项正确。【8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冰海啸现象发生是由于湖泊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正确;冰海啸现象指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的现象,与湖底地震、冰川搬运关系不大,错误。故C项正确。【点睛】新疆春季(35月)
10、,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地区间气压梯度加大,常出现强劲的大风。黑龙江大庆宏福现代农业小镇的现代智能温室,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测各类环境参数,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右图为玻璃温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 玻璃温室能够A. 增强太阳辐射B. 减弱地面辐射C. 加强大气逆辐射D. 使难以穿透温室屋顶10. 智能温室中监测环境参数和自动控水控肥控温,应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 RSGISB. GISRSC. RSGPSD. GPSRS【答案】9. D 10. A【解析】【9题详解】玻璃温室不能增强太阳辐射,还有可能因反射减弱
11、太阳辐射,即减弱,A错误。玻璃温室因具有保温作用,使得温室内地温比室外高,因此地面辐射会增强,即增强,B错误。图中主要是指温室顶向地面的辐射,不是大气逆辐射,C错误。地面辐射()几乎全部被室内大气和温室屋顶吸收,温室屋顶吸收的能量大部分通过辐射的方式射向地面和温室内空气,使难以穿透温室屋顶射向室外,起到保温作用,D正确。【10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智能温室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测各类环境参数,这使用的是RS技术;材料信息表明,智能温室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这使用的是GIS技术。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
12、成下列小题。11 该山地位于A. 新B. 晋C. 鲁D. 川12. 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海拔B. 坡向C. 热量D. 水分【答案】11. B 12. D【解析】【11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山山顶海拔近3000米,山麓海拔约1000米,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新疆(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山地基带应为温带荒漠带,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A。山西(晋)位于黄土高原,山麓海拔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基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图示信息相符,B符合题意。山东(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山麓海拔较低,最高山峰(泰山)海拔仅1000多米,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C。四川(川)位于西南地区
13、,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米左右的基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D。【12题详解】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是由水热状况差异导致的。图中山体东西两侧海拔高度没有明显差异,不会导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排除A。坡向对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因素,排除B。图中山体东西两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热量条件相似,因此不是导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C。该山地位于我国,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说明该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区,东坡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西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东坡多于西坡,水份条件差异明显,导致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明显,选项D符
14、合题意。【点睛】根据不同山体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体坡向:东西走向的山体,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低的为阴坡;南北走向的山体,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低的为迎风坡。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浙江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m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 图示期间,浙江省A. 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B. 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都不大C. 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D. 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14. 通常情况下A. 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B
15、. 入梅偏晚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C. 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D. 出梅偏早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答案】13. D 14. B【解析】【13题详解】图中显示,梅雨季持续时长年际变化大,没有明显呈增加趋势,如2010年梅雨季长,而2018年梅雨季很短,A错。图中显示,2011年梅雨季时长约20天,降水量达到400500mm,每日平均降水达20多mm,降水强度较大,B错。图中显示,2012年和2013年,入梅较早,但梅雨量仅200300mm,而2019年入梅较晚,梅雨量达400500mm,因此梅雨量与入梅早晚不呈正相关关系,C错。图中显示,入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近1个月,出梅时间有些
16、年份相差1个多月,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对。【14题详解】我国锋面雨带是来自副高夏季风(暖湿气流)与北边的冷气团交汇形成的,因此副高位于雨带的南侧,A错。入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推移至此较迟,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弱,导致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B对。出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晚,说明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弱,C错。出梅偏早,表示锋面雨带提早向北推移,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强,导致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北,D错。【点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位置与我国雨带的推移 5月:副高位置大约在15N20N,雨带常位于华南; 6月:副高位置大约在20N左右,雨带北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梅雨季
17、节); 78月:副高位置北进到25N30N,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 9月:副高南退,雨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副高位置偏南时,我国南涝北旱;副高位置偏北时,北涝南旱。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 在牡蛎礁从到的形成时期,该区域A. 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C. 河流入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金丽衢 十二 2020 届高三 地理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