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泵送砼防止板面裂缝施工技术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层建筑泵送砼防止板面裂缝施工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泵送砼防止板面裂缝施工技术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 共6页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 提 要 本文主要从设计、材料、施工角度进行分析,提出采取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及温差应力,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以达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控制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裂缝的目的。关键字 混凝土 收缩 裂缝 Abstract From three corner,including designing,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the writer expound to control contraction stress and thermal stress and c
2、oncrete slump,which can control concrete contraction to control fissure of highrise buildings pumping concrete.key words concrete contraction fissure1 前言目前大部分的高层建筑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并大量应用泵送混凝土。但近几年的工程实践发现采用泵送混凝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常引起楼屋面板裂缝,并且成为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本论文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就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2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产
3、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之外,高层建筑混凝土楼板受到刚度较大梁与剪力墙的约束,与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因素所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被拉裂而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引起混凝土收缩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水泥性能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水泥抗裂性能的降低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由于追求高强度及早强,水泥的含碱量越来越高,水泥细度越来越细,C3S含量越来越高,这使水泥抗裂性能大幅度降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是泵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材料,而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外
4、加剂(GB80761997)中规定:高效减水剂的收缩率应小于等于135,也就是混凝土在稠度相同的条件下,允许加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可以比不加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率大35。一般高效减水剂的收缩率在115135之间。这就是为什么泵送混凝土比非泵送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因为前者比后者加更多的高效减水剂。使用早强剂使混凝土水灰比减少,导致混凝土自收缩增大。早强剂使混凝土早期收缩大大增加,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没什么增加,而收缩与拉应力成正比。收缩增大,拉应力也增大,混凝土又是脆性材料,结果混凝土被拉裂。混凝土硬化前的收缩根据试验研究硬化前收缩率比硬化的收缩率大1030倍。浇筑楼板
5、混凝土时,表面温度高,水蒸发量大很快变硬化,而内部混凝土未硬化。在表面至内部未硬化混凝土之间,存在硬化梯度层,这层制约了内部混凝土继续变形。由于未硬化混凝土变形快,在变形到一定程度,表层硬化就被拉裂。3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增加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是控制混凝土裂缝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时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温度应力,控制混凝土表层与内部变形差,也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在施工中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3.1设计优化从设计角度考虑,针对易产生裂缝的位置,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裂缝的发生。 从结构方面对高层建筑楼板裂缝发生的部
6、位分析,最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是建筑四周的阳角处及框架柱外露边角,主要原因是由于该部位楼板受剪力墙或刚度较大梁约束,限制板面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在温差作用及收缩力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裂缝。设计单位在设计时重点考虑强度,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本身的收缩性能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差作用。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在楼板设计时充分考虑楼板刚度平衡及混凝土工作特性,对房屋的阳角及跨度较大的楼面板,保证h0可设置双层双向通长钢筋,阳角配筋应加大且增设放射筋;板筋应适当加大而且密,通常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间距不宜大于150mm。 混凝土楼板管线预埋位置尤其是管线集散位置由于混凝土的有效截面受到削弱引起应力集中,降低混凝
7、土的抗拉强度,易产生裂缝。通常,管线敷设走向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在管线设计时,楼板内不应预埋水管。当预埋其他管线时,应布置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中和轴附近,并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管线布置应避免立体交叉,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集散处增设垂直于管线的钢丝网、增加双层双向抗裂构造配筋等加强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2砼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控制 水泥品种的选用和水泥用量的控制 选择水泥要考虑水泥的抗裂性能,控制含碱量降低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积聚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因此,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能有效降低水化
8、热、减少内外温差,建议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尽量选用质量稳定的旋窑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也是降低水化热、减少内外温差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增减10kg,其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1,根据施工经验水泥用量通常控制在350kg450kg/m3之间。同时为减少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用60天强度代替28天抗压强度,降低水泥用量。 掺合料和外加剂大量研究实践表明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当采用高等级的粉煤灰(等级高于级)能替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而且因为粉煤灰含有60以上的玻璃微珠,具有
9、减水、润滑作用,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同时其成分中含有的SIO2、AL2O3能与水泥分解的石灰反应生成高强度水硬性水化物,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抗渗性。但因其会降低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故其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5%. 选用具有减水、增强和缓凝的外加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及泵送性能,提高抗渗性能。通常泵送混凝土中主要采用减水剂和膨胀剂。实践表明在泵送混凝土中采用具有减水、分散功能的高效减水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温度裂缝。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如屋面混凝土,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起到补偿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泵送砼 防止 裂缝 施工 技术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