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 库伦B. 秒C. 千克D. 米【答案】A【解析】【详解】A库伦,是电量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选项A符合题意;B秒,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C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选项C不符合题意;D米,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
2、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开普勒首先发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D. 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答案】D【解析】【详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符合历史事实,选项不符合题意;B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符合历史事实,选项不符合题意;C开普勒首先发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符合历史事实,选项不符合题意;D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不符合历史事实,选项符合题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温度和原子的化学状态有关B. 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
3、但不能发生偏振现象C. 在LC振荡电路中,当回路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中的电场能最小D. 根据不确定性关系,微观粒子的动量或位置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温度和原子的化学状态均无关,选项A错误;B. 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电磁波是横波,也能发生偏振现象,选项B错误;C. 在LC振荡电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线圈中的磁场能最大,电容器中的电场能最小,选项C正确;D. 根据不确定性关系,微观粒子的动量或位置不能同时确定,选项D错误。4.在地面附近斜向上推出的铅球,在落地前的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A. 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在不断改变B.
4、 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C. 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率的改变量相等D. 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铅球做斜上抛运动,轨迹为曲线,轨迹的切线为速度方向,铅球仅受重力,加速度不变,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B根据曲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受力指向轨迹的内侧且竖直向下,则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故B正确;CD斜抛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相等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量相等,但速率改变量不等,动能改变量不等,故CD错误。5.雨滴从高空无初速落下,如图所示的v-t图反映了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下落过程(速度达到V0前)的雨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5、A. 动能不断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减少B. 与地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断减少C. 所受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 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等于重力加速度【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在速度达最大速度之前,雨滴的速度一直增大,故其动能一直增大;由于高度下降,故重力势能不断减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下降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做功,故雨滴与地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断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雨滴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因重力不变,则由受力分析可知,雨滴所受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雨滴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等于零为止,故D错误,符合题意。6.如图所示
6、是科技馆里“直杆穿过曲线孔的黑科技,倾斜直杆AB通过水平O杆固定在竖直转轴OO1上,当OC、AB整体一起绕OO1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杆上各点角速度大小都相同B. AB杆上各点线速度大小都相同C. AB杆上各点加速度大小都相同D. 以上关于AB杆的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解析】【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OC、AB整体一起绕OO1转动,属于同轴转动模型,角速度相等,选项A正确;BC但由于AB杆倾斜,各点到转轴的距离不等,故由v=r可知各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等,根据a=2r可知加速度大小不等,选项B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7.如图甲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2:
7、 1,其原线圈两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通过电流表与负载电阻相连。若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是B.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5WC. 流过R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D. 当时电压表的示数是0V【答案】B【解析】【详解】D由图乙可知交流电压最大值Um=220V,有效值为220V,据变压比可知,输出电压有效值为10V,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则任意时刻的示数均为10V,故D错误;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是0.5A,故A错误;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UI=5W根据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可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5W,故B正确;C周期T=0.02
8、s,则流过R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故C错误。8.真空中,两个相距L的固定点电荷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C、D两点,其中D点的切线与AB连线平行,且DAODBO,则A. A带负电,B带正电,QAQBB. 过D点的等势面与过D点的切线平行C. 负试探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的电势能D. 在C点由静止释放负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D点【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电场线的方向知,B带正电,A带负电;D点的场强可看成A、B两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合场强,电荷A在D点电场方向沿AD向下,电荷
9、B在D点产生的场强沿BD向上,合场强水平向左,可知A电荷在D点产生的场强小于B电荷在D点产生的场强,而BDAD,所以QBQA故A错误。B因为电场线和等势面垂直,所以过D点等势面与过D点的切线垂直。故B错误。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再根据,q为负电荷,知EpDEpC故C正确。D只有电场线方向是一条直线,且初速度为0或初速度的方向与电场平行,运动轨迹才与电场线重合。而该电场线是一条曲线,如果沿该曲线运动,粒子的受力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但做曲线运动的粒子受力应指向轨迹的凹侧,互相矛盾,所以运动轨迹与电场线不重合。故D错误。9.如图所示,地球和月球的拉格朗日点L2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月球外侧,处
10、在该点的空间站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1、 a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分别对应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空间站和月球角速度相等,根据a=2r,因为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大于月球的轨道半径,所以a1a2;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向心加速度大,故a3a1a2;空间站与月球具有相同的周期与角速度,根据v=r知v1v2,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约为36000公里,故同步卫星离地距离小于拉格朗日点L的轨道半径,根据知v3v1,则v3v1v2;A,与结论不
11、相符,选项A错误;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10.如图所示,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柠檬电源的负极,沿边缘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接电源的正极做旋转液体实验”,蹄形磁铁两极间正对部分的磁场可认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0.1T,玻璃皿横截面的半径a=0.05m,电源的电动势E=3V,内阻r=0.1.限流电阻R0=4.9,玻璃皿中两电极间液体的等效电阻R=1.0,闭合开关后不计内阻的电流表示数为0.3A.则A. 由上往下看,液体做顺时针旋转B. 玻璃皿两电极间的电压为0.3VC. 液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D. 闭合开关后,用于驱动液体的电
12、功率为0.36W【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接电源的负极,沿边缘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接电源的正极,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因此电流由边缘流向中心;器皿所在处的磁场竖直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导电液体受到的磁场力沿逆时针方向,因此液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故A错误;B电源电动势为3V,则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0+Ir,其中电路中电流值:I=0.3A,则玻璃皿两电极间的电压为U=1.5V,故B错误;C液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BIL=BIa=0.10.30.05=1.510-3N故C错误;D驱动液体的电功率为:P=UI-I2R=0.36W故D正确。二、选择题II
13、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a. b两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两束光相比较,a光的频率较大B. 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波长比b色光的小C. 光从该三校镜射向空气,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大D. a、b光分别经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干涉条纹间距a大于b光【答案】AB【解析】【详解】A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a光的频率较大,故A正确;B由
14、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知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短,光在棱镜中的波长为,0是真空中的波长,即在棱镜中a的波长小,故B正确;C由临界角公式分析知从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小,故C错误。D根据可知,由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干涉条纹间距a光小于b光,故D错误;12.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A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B和C的比结合能要大B. 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暈C. 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D. 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金丽衢 十二 2020 届高三 物理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