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副本.docx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副本.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专业函 授 站: 班级 撰 写 人: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年 月 日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姓名程风荣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201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时间7月-9月地点聊城阳谷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2、 通信技术3、 抗干扰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设计成果要求:理论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字数原则上载6000字左右。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3级2013届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教研室主任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学 生 签 名 :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论 文 成 绩 :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特邀评阅人姓 名; 职 称: 年 月 日答辩鉴定委员会鉴定主 任: 年 月 日目 录目 录1前 言2第1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功能和特点3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及基本功能3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4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前景4第2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5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5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51.集中式系统结构52.分布式系统结构63.分散(层)
3、分布式结构7第3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的测量和采集8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81.模拟量信息92.开关量信息93.设备异常和故障预告信息93.2 变压器油温的测量和采集91.热电阻测温电路102.信号传送11第4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技术114.1 数据通信基础114.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14.1.2 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114.1.3 传输介质134.2 数据交换技术134.2.1 电路交换134.2.2 报文交换131.报文交换原理142.报文交换的特点144.2.3 分组交换144.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54.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5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
4、、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线路;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其中网络软件是计算机网络组成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具备了这些软件,节点之间、计算机之间才能通信,也才能实现资源共享。154.3.2 网络拓扑结构154.3.3 网络的分类154.4 计算机局域网络161.局域网的技术特点162.局域网的传输方式164.5 现场总线技术164.5.1 现场总线概述164.5.2 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模型17第5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
5、护及调试195.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人机联系与操作195.1.1 测控和保护装置的人机界面191.键盘192.液晶屏幕193.人机界面操作195.1.2 后台机的人机界面201.后台机人机界面布局202.后台机操作界面215.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225.2.1 日常运行维护221.建立完善的运行巡检制度222.缺陷管理235.2.2 远程维护235.2.3 技术管理235.2.4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注意事项245.2.5 维护要领241.正常分析判断异常问题242.做好运行维护基础工作253.做好技术培训工作255.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251.调试目的、内容252.
6、调试前准备工作263.综合自动化装置的功能调试264.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场调试26第6章 提高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措施276.1 综合自动化可靠性概述276.2 干扰来源和干扰的影响276.2.1 干扰源286.2.2 干扰信号的模式28干扰信号按其出现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模式-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差模干扰对微机装置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而共模干扰则危害较大。281.差模干扰282.共模干扰296.2.3 干扰的耦合方式291.静电耦合方式292.互感耦合方式293.公共阻抗耦合296.2.4 干扰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影响291.电源回路干扰的后果292.模拟量输入通道受干扰的后果303.开
7、关量输入、输出通道受干扰的后果304.CPU和数字电路受干扰的后果306.3 抗干扰措施306.3.1 硬件方面316.3.2 软件方面326.3.3 硬件自恢复电路33结束语34参考文献352013级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程风荣摘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等技术,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自动化功能。主要内容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结构形式、信息的测量与采集、变电站自动化通信技术、自控技术与调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及调试、提高系统可靠性措施等等。通
8、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对发展前景的分析,就会发现它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通信技术 抗干扰Abstract: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is refers to the use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 and other technology to Make automation in automatic mo
9、nitoring,measurement, control, protection and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 of substation main equipment an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e function of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requirements, struc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measurement,substation aut
10、o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djustment,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debugging, improve the system reliability measures, etc.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you will find it in todays socie
11、ty of importance.Keywords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ti-interference前 言 变电站是电力网络的线路连接点,是用以变化电压、交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设施。变电站中有不同的电压的配电装置、电力变压器、控制、保护、测量、信号和通信设施以及二次回路电源等。有些变电站中还由于存在无功平衡、系统稳定和限制过电压等因素,需要装设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静止补偿装置等。另外,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和负荷密度的增大,变电站电压等级和容量不断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2、,为此需要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近几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电力工业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并成为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技术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为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要求采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可改变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实现信息
13、共享,简化系统,减少电缆,减少用地面积;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将变电站中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调节系统、信号系统和远动系统等多个独立的功能系统,经优化、组合为一套智能化的综合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直到90年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该技术已经被电力系统广泛的采纳,已投入运营的变电站正逐步进行综合自动化的改造,新建的变电站几乎普遍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几年来,电网装机容量迅速增长,目前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暂时得
14、到了缓解。主要的问题是城市居民反映进户线路截面小,电表容量不足,供电质量还难以满足生活用电需求。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高产,改善农民劳动和生活条件,加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农网也有结构薄弱、线损过大、可靠性不高、收费不合理等情况,因此,加强城网和农网的建设和改造也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是目前城网和农网改造的基础环节之一。第1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功能和特点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及基本功能 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操作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以及远动装置。80年代以
15、来,很多研究者考虑如何打破原来的二次设备框框,从变电站全局出发,着手研究全微机化的变电站二次部分的优化设计问题,这就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由来。 10多年来,我国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1)对220kV及以下中、低压变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取消常规的保护、监视、测量、控制屏,实现综合自动化,以全面提高变电站的技术水平,以逐步实行无人值班或减人增效。(2)对220kV以上的变电站,主要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以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同时采用新的保护技术和控制方式,促进各专业在技术上的协调,达到提高
16、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的目的。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变电站全面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提高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降低维护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供电质量,促进配电系统自动化。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一项重要技术举措。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多专业的综合技术,国际大电网会议WG34.03工作组在研究变电站的数据流时,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需要完成的功能大概有63种,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组:控制。监视功能;自动控制功能;测量表计功能;继电保护功能;与继电保护相关功能;接口功能;系统功能。结合我国的情况,具体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体现在下述5个子系统功能中:监控
17、子系统;微机保护子系统;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控制;备用电源自投控制。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功能综合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个技术密集、多种专业技术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的系统,它包括了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源外的全部二次设备。(2)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由不同配置的单片机或者微型计算机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网络、总线将微机保护、数据采集、控制等子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分级分布式系统。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有
18、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处理器同时并行工作,实现各种功能。(3)测量显示数字化。采用微机监控系统后,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测量手段,常规指针式仪表全被CRT显示器上的数字显示屏代替,直观明了。这不仅减轻了值班员的劳动,而且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管理的科学性。(4)操作监视屏幕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不论是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操作人员不是在变电站内,就是在主控站或者调度室内,面对彩色屏幕显示器,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操作。(5)运行管理智能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不仅仅是能实现许多自动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实现故障分析和故障恢复操作智能化。总之,变电
19、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可以全面的提高变电站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使其能适应现代化大电力系统运营的需要。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共识性问题尚未解决。以下几个方向将会成为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由功能分散向单位分散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由集中控制向分布式网络发展;从少功能向多功能发展;向测量数据完全共享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第2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为了达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总目标,自动化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
20、二次设备。(2)变电站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设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独立,又要相互协调。(3)微机保护装置应具有串行接口或现场总线接口,想计算机监控系统或者RTU提供保护动作信息或者保护定值等信息。(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配置,应满足无人值班的总体要求。(5)要有可靠、先进的通信网络和合理的通信协议。(6)必须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强的抗干扰能了。(7)系统的可延展性和适应性要好。(8)系统的标准化程度和开放性能要好。(9)必须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的优势,现实数据共享。(1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指挥。以上几条原则和要求也可作为设计综合自动化系统
21、时参考。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1.集中式系统结构 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保护、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目前国内许多的厂家尚属于这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有以下不足: 前置管理机任务繁重、引线多,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若前置机故障,将失去当地及远方的所有信息及功能; 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烦琐;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并且扩展
22、一些自动化需求的功能较难。图2.1 集中式系统结构图2.分布式系统结构 分布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散给多台计算机来完成。各功能模块(通常是多个CPU)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选用具有优先级的网络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其结构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式系统结构 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分布的多台计算机单功能设备,将它们连接到能共享资源的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处理。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主、从CPU协同工作方式,各功能模块如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之间采用网络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站 综合 自动化 系统 研究 副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