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分析.docx
《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分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
2、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目 录第一章引 言3第1节目的3第2节参考资料3第3节概述3第二章方案简介4第1节政策背景4第2节普遍问题4第3节建设目标4第4节建设内容5第5节建设原则6第三章建设方案8第1节总体框架8第2节业务概述82.1农村信息管理软件82.2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302.3农村经济在线审计系统322.4农村信息服务网34第3节技术实现373.1设计依据373.2设计思
3、想383.3系统架构393.4体系结构403.5技术路线423.6关键技术443.7系统部署47第4节环境支持494.1硬件环境要求494.2软件环境要求50第四章建设保障51第1节企业简介51第2节成功资质51第3节产品荣誉51第4节研发企业经典案例52第5节服务体系52第一章 引 言第1节 目的本方案主要是通过描述总体规划、设计思路、基本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以此来明确本建设方案的需求范围、建设目标、技术等总体方向,从而进一步验证和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正确性,作为本系统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指引,同时也作为湖南长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行业顾问与客户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的基础。第2节 参考资料n 农村管理信息
4、系统业务规范及数据标准n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n 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字管理指南n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n 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n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n GB/ T11457-软件工程术语n 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n 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第3节 概述本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主要包括3部分:方案简介、建设方案、建设保障。1. 项目简介提供对整个系统的概述,项目背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建设原则的介绍。2. 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技术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框架、业务概述、功能详细介绍、技术实现方式、环境支持、建设保障
5、。3. 建设保障简单介绍湖南长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产品成功案例,包括:企业简介、成功资质、产品荣誉、经典案例、服务体系。第二章 方案简介第1节 政策背景为了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落实以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促进各城乡协调发展和富裕和谐社会建设,综合改善各市基层农村管理与服务水平;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
6、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节 普遍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不良现象:n 缺乏科学的农村财务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指导,记账不规范、账目混乱、漏账错账、不记账等问题严重;n 利用职权侵吞、挪用、私分集体资产,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等腐败现象屡见不鲜,社会矛盾突显,党群关系恶劣;n 农村人口、财务、资源、事务的综合管理手段落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三农”问题难以解决;n 农村基层数据缺乏统一标准、上报难,信息孤岛严重,更无法实现数据动态分析和管理,政治、经济决策缺乏依据;n 农业技术落后、农贸商机蔽塞,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无法提高;n 基层干部信息化意识和农村
7、管理信息化基础欠缺,导致农业信息技术及服务推广应用缓慢,无法切实转化为农村生产力。第3节 建设目标结合国家农村信息化建设部署方针的实际工作需要,以优化农村管理和资源为目的,依托现有的网络和信息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农村管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体系,实现对全市农村人口、财务、资源和社会事务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维护,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各级农村管理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与发展的依据,并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实现全程在线审计监督和信息公开舆论监督,规范政府部门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反腐倡廉工作开展。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和基
8、层信息化队伍建设,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第4节 建设内容1. 建立一套农村管理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在对各市各区、各乡镇、各村的有关业务部门的业务状况、应用系统使用状况等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全市农村管理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业务规范确定农村管理业务的办事流程和规则,数据标准确定农村信息管理系统所需采集的数据要求。这样有利于全市农村管理信息的处理、共享和交换,也有利于各市农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及相关数据库的新建、改造、扩建和维护,推进地方标准建设工作。2. 统一建立一套农村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将农村管理全部业务整合到统一的工作平台上,实现全市农村人口、财务
9、、资源、事务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基层信息由村到镇(街道)、区、市的逐级上报,帮助各级管理部门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综合数据的统计与汇总,提供管理分析决策支持能力;解决政府延伸到基层的各套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确保农村业务开展的相互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3. 建立一个农村经济在线审计系统以农村基层管理数据为基础,实现农村财务管理一体化、审计业务规范化、审计工作流程化,突破审计工作的地域限制,并通过各种指标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为农村经管部门、审计人员提供多种审计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综合水平,规范审计业务流程及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对农村财务监督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10、。4. 建立一个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多种途径采集农村村务、党务、财务信息和农村日常的经营状况、收益分配情况、财务收支、农民负担、合同、固定资产、计划生育、土地资源等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如触屏信息机、网站、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等)向领导和群众展示,全方位接受监督,促使农村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减少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基层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的培养。5. 建立一个面向社会的农村信息服务门户网站为政府、企业、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窗口和信息共享通道,使得具有不同需求的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这个开放式的平台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取自己关心的农业技术、农贸商情、社会新闻、民生资讯等信息。6. 建立统
11、一的农村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中心基于标准的农村信息数据采集标准,统一规划建立区域农村信息数据中心,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化、可扩展的底层数据基础库和数据接口标准。7. 基层信息化队伍建立、培训以及素质培养对基层业务人员进行信息能力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队伍,从根本上提升各市、区县农村信息化的整体水平。8. 系统的试点、推广和应用系统试点实施应用保障,并基于试点成果进行扩大化推广应用,提升本系统的应用价值,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第5节 建设原则1. 统一性和标准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遵循统一性原则,包括统一建设规划、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业务规范,为全市统一数据库和平台奠定基础,从而
12、保证系统的一体化和资源共享。严格按照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并结合多年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经验,通过对人口、计生、党群、财务、社务、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实体精心高度提炼,提供有行业示范作用的农村管理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2. 先进性保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规划先进性,是保证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基于J2EE体系的B/S软件框架、具有可扩张性和灵活性的软件架构以及不依赖特定环境的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等比较成熟又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确保系统采用的技术在行业技术未更新时期内保持整体领先且合理适用。3. 实用性本系统从应用角度出发,注重系统的综合性能。4. 可移植性服务器端支
13、持跨平台部署和运行,支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部署。5. 易操作性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将充分考虑人体工学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符合日常工作流程需要,易学习、易操作,系统提示和帮助信息准确、及时。6. 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分层管理的原则进行权限控制,提供严密的访问控制、数字签名等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权限均实行单向式向下管理,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7. 可扩展性具有科学合理的体系结构,根本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在接口方面,提供标准规范的统一接口,充分支持新业务的开展,随时可以加入新的业务功能。8. 完整性与集成性系统贴近农村管理工作开展的
14、所有需求,基于完整而标准的业务流程对每个业务功能进行的设计开发,全面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农村管理的决策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基层数据支持。第三章 建设方案第1节 总体框架对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理解如下图所示:第2节 业务概述2.1 农村信息管理软件农村信息管理系统是集农村业务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农村人口、财务、资源、社会事务等信息的集中管理,这些信息由村到镇(街道)、区、市的逐级上报,帮助各级管理部门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进行综合数据的统计与汇总,提供管理分析决策支持能力;解决政府延伸到基层的各套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确保农村业务开展的相互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为农村的管理提供
15、一种科学、先进、高效、透明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实现村委会日常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费用,为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农村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组成如下图所示:2.1.1 人口管理通过对家庭资料、人口档案、人口变动、劳动力资源等信息的管理,实现对常住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同时还可以对辖区内的暂住人口进行信息登记和管理,为各级业务部门提供了科学的人口管理决策支持。具体内容如下:界面图:2.1.1.1 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模块主要是通过记录村委会辖区内所有家庭及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来产生完整的人口基本信息库。方便对村委辖区内的
16、常住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对本村人口信息心中有数。主要包括家庭档案管理、人口基本信息,家庭详细资料。2.1.1.2 暂住人口暂住人口模块主要是对村委会辖区内所有暂住人口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方便对暂住人口的统一管理,了解辖区内暂住人口的人员结构等信息。主要包括暂住人口基本信息等功能。2.1.1.3 人口变动人口变动模块主要是管理村委会辖区内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特殊人口变动的基本信息,以方便了解辖区内人口变动趋势和实际情况。主要包括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特殊变动、出入狱登记注销登记、分户登记功能。2.1.1.4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村委会辖区内的劳动力情况进
17、行登记和维护,清晰村委会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意见提供数据参考。2.1.1.5 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模块主要是以上面人口信息、劳动力资源为数据来源,实现低收入农户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并进行跟踪监测,主要包括参数设置、低收入农户监测。2.1.2 计生管理通过调用人口管理信息库中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数据,实现计生业务信息化管理,达到控制人口,优化人口素质的计生目的。具体内容如下:界面图:2.1.2.1 常住计生常住计生模块主要是通过管理常住人口库中育龄妇女的各种计生情况,全面了解村委会辖区内常住人口中育龄妇女的计生情况,如育龄妇女的子女情况、避孕情况、孕产情况等。主要包括育
18、龄妇女信息登记、已落四术登记、未落四术登记、查环查孕登记等功能。2.1.2.2 暂住计生暂住计生主要是管理暂住人口中育龄妇女的计生情况。主要包括外来育龄妇女登记、已落四术登记、查环查孕登记等功能。2.1.2.3 证书管理证书管理主要是管理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各种计生证件的审批、发放和变更。以此规范各种计生证件的管理。主要包括证件登记、生育证登记、独生子女证登记等功能。2.1.2.4 人口规划人口规划主要是对村委会每年度的一胎出生、二胎出生的大体规划。通过这样的规划,可以有预见的安排本村的生育计划,为“优生优育”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其主要包括一胎人口规划、二胎人口
19、规划等功能。2.1.3 经营管理实现村委会的会计记账和出纳会计报表功能,将出纳日记账、固定资产、票据、会计核算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了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功能,还有能对农村的经济运作情况进行管理和统计,如对土地确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等农村经济经营状况进行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及时、准确的经济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界面图:2.1.3.1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实现了对村委会处理日常财务业务的管理工作,实现村级财务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帐套管理。帐套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和维护帐套。如建立村委会所需帐套,并能够设置帐套的类型、在帐套中预设科目以及指定科目的类别等资金管
20、理。资金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村里的资金进行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通过对村里资金的管理,规范了资金管理流程,对每一比资金的来源、流向做到清晰的记录,为防腐提供信息依据,也为村务公开提供财务数据基础。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科目设置、凭证类别、合同类别、银行资料)、现金账(录入、修改、查询、盘点)、银行账处理(录入、修改、查询、盘点)、记账处理(会计分单、生成凭证)、账薄报表(出纳总账、出纳明细账)等功能。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模块是对整个村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处理。通过对原始凭证、会计账簿的管理,通过对各个会计业务的集中核算,以实现账务管理标准化、制度化,为农村的财务工作信息化提供可能,为财务公开提
21、供数据基础,实现农村财务透明化。主要包括凭证录入、凭证处理、凭证记账、凭证查询、账簿、结转处理等功能。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模块主要是对本辖区内归属集体所有的房产物业、机器设备等进行管理核算。按照标准的会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具有固定资产增加、购进、变卖、转让、报废、折旧等处理功能。主要包括资产类别、状态、变动类型、转入数据、卡片管理(卡片维护,过账)、计提折旧、资产账薄(台账、明细账)等功能。票据管理。票据管理模块是对本村所领用、使用的票据进行集中的核算、核销。领用单位缴回票据存根时,将每张票据存根的内容录入电脑。这样除了能自动汇总出票据领用、缴销报表外,还能将各单位的收入情况与开票金额进行自
22、动核对,以检查各单位的收入及开票情况。通过对本村的票据进行集中管理,使票据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为国家税收提供保障。主要包括票据名称、票据领用、票据开出、票据作废、票据核销、票据月结、票据核销等功能。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模块主要是管理从会计凭证登记、入账到月结后自动生成有关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表、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损益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应收账明细账、长期投资明细账、财务收支公布表、利润分配表、财务收支预算执行表等。在每一个报表中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公式。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格式的报表。用户可放大缩小报表进行预浏览、打印。并且所有报表可以导
23、出成Excel文件。做到会计报表的充分灵活性,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财务分析。根据本级自定义的报表模板进行数据汇总查询,并能对财务数据做科目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及对方科目分析。2.1.3.2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农村的各种承包、租赁合同,主要管理的合同类型有土地确地合同、土地确利合同、土地确股合同、土地流转合同、资产类合同、物业租赁合同、耕地承包合同、鱼塘承包合同、四荒租赁合同、非家庭承包类合同、非农业用地资产类合同等。通过对以上类型合同的管理,使村里的土地确权工作、相关租赁、承包的业务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对村里的土地使用者权利、利益与责任的关系进行了确认,为以后的土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方案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