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专业课考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专业课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专业课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电子电路( 150 分) 模拟电路( 75 分) 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的特性及主要参数。 掌握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输出直流电压的估算。 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原理、外部特性,了解三极管共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特点、外部特性及主要的参数。 掌握单管共射(共源)、共集(共漏)、共基(共栅)放大电路的组成, 工作原理、特点及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要求会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熟练掌握静态工作点和放大电路的 A u 、 R
2、i 、 R o 的计算。 理解多级放大器工作原理及 Au 的计算。掌握差分放大器,包括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概念、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抑制零点漂移的工作原理。 掌握差分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含直流工作点、差模放大倍数、共模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了解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性,掌握“虚短”、“虚断”的概念。 要求正确理解什么是反馈,掌握判别电路是否存在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或同时存在)?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了解反馈的表示方法、理解方框图表示的物理概念、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及其应用条
3、件,掌握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闭环增益的估算。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掌握由理想运放放大器组成的反相、同相比例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 了解频率响应和失真的概念。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 f L 、 f H 计算,了解波特图的画法。 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包括过零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传输特性。 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和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电路组成,振荡频率的计算,了解稳幅原理。 理解三点式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甲类、乙类和甲乙类的工作特点以及功率、效率、
4、非线性失真的物理概念和相互关系。 理解 OTL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掌握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的组成、输出电压的调节、稳压原理。 参考用书:模拟电子技术,胡艳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数字电路( 75 分) 1. 掌握二、十、十六进制数、常用二 十进制码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2. 掌握逻辑代数基本公式、定律、定理。 3. 掌握逻辑函数四种表示方法(函数式、真值表、卡诺图、逻辑图)及相互转换。 4. 掌握逻辑函数公式法化简、卡诺图(含约束函数)化简。 5. 掌握各种逻辑门符号、功能特点。 6. 了解 TTL 反相器静态特性(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
5、7. 掌握触发器功能描述方法(特性表、特性方程、状态图、时序波形)。 8. 掌握各种触发器动作特点、异步置 “ 0” 端作用。 9. 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工作原理、参量计算。 10. 掌握集成 555 定时器功能、其应用电路及工作波形、参量计算。 1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12. 掌握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功能及应用 13. 了解编码器、加法器、分配器、比较器功能。 14. 了解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功能、应用。 15. 掌握同步时序电路分析方法。 16. 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 N 进制方法。 17. 掌握 D/A 转换器基本电路组成
6、及主要参数。 18. 了解 A/D 转换器组成、分类、特点。 19. 掌握存储器容量扩展,采用 ROM 实现组合逻辑函数方法。 20. 了解可编程器件分类、结构特点。 - 第二部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150 分) 一、了解 MCS-51 单片机的 CPU 的结构,掌握几种地址指针 PC 、 DPTR 、 SP 的功能、运用。 1, CPU=运算器+控制器2, 单片机主要构成:CPU+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并行IO口+串行IO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时钟电路3、PC:16位程序计数器。它总是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程序执行时自动加1。可以分为PCH和PCL.4、DPT
7、R:16位寄存器。它通常用作访问外部存储器的地址指针。可以分为DPH和DPL. MOVX A,DPTR :读外部数据存储器。 MOVX DPTR ,A :写外部数据存储器。 MOVC A,A+DPTR : 读程序存储器,查表指令。5、SP:8位堆栈指针。用于存放栈顶的地址。二、掌握 MCS-51 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堆栈定义、生成方式和运用操作。 0、存储器配置属于 哈佛结构。1、 RAM存储器:256字节(128+128:SFR,定义好)低128字节:工作寄存器区(00H1FH)+可位寻址区(20H2FH)例 MOV 24H ,#FFH; CLR 24H 。 24H=EFHSFR地址能够被8
8、整除的单元-可位寻址2、 存储器外部可以扩展到64K.由地址线(P0:低8位/P2口高8位)决定。16条。存储容量=2的n次方。n为地址线条数。1k=1024BYTE=2的10次方。3、 程序存储器的几个特殊地址:0000H:程序起始地址。PC复位后的地址。单片机上电复位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所在的地址。几个中断入口地址:中断个数5个(中断优先级从高到低INTO:0003H、TO:000BH,INT1:0013H,T1:001BH,串口中断:0023H)4、 RAM分析:4个工作寄存器区,地处从00H1FH,分成4个区。每个区有8个寄存器(R0,R1.R7).具体哪个区由RS1/RS0决定。可位选
9、址区:20H2FH.特殊功能寄存器:80HFFH.哪些可以位寻址(地址能够被8整除的。)5、 存储器在物理结构上分为:片内RAM,片外RAM,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 存储器在逻辑结构上分为:片内RAM,片外RAM,程序存储器。6、 堆栈定义、生成方式和运用操作。堆栈作用:存放暂时需要保存的数据。地址在数据存储区的低128字节 30H7FH。生成方式:先进后出,后进先出。SP寄存器里存放的总是栈顶的地址。PUSH入栈时SP先加1,数据入栈。POP出栈时数据先出栈,SP-1. 三、掌握 MCS-51 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及各种寻址方式可用的存贮空间。 1、 指令=操作码+操作数(根据实际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工程 及其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网络工程 专业 专业课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