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的技术及其应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的技术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的技术及其应用.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的技术及其应用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是建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通过该信息平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对课业的交流能力。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教和学的环境,通过传递数字化教育信息,开展交互式的同步或异步的教学活动;具有教学资源共享、学习时空不限、交流多向互动和便于学习合作的特点与优势。本次毕业设计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况:网上教学系统,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需求与网络状况,采用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系统开发,ASP技术。动态服务器网页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环境,在
2、网站的Web 服务器上解释脚本,可产生并执行动态、交互式、高效率的网站服务器应用程序。ASP 可以胜任基于微软 Web 服务器的各种动态数据发布。本次设计可实现查看FLASH和教学视频等功能,还可以通过外部链接网页访问外部信息,为教师与学生学习交流提供方便。关键词:ASP技术;视频;信息互动平台Interactiveplatform fornetwork 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The theme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o build an interactive network
3、information platform , information platform through which teachers an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exchange of academic ability. Online education in network environ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network and educationalresources educational function, to the education and learners of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e
4、nvironment through the delivery of digitaleducation information, an interactive synchronous or asynchronous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pace limitation, communication more cooperation to the interaction and ease of learning the characteristic an advantag
5、e.The graduation projectfully aware ofthe status: Online teaching system, as traditional education suppleme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teaching and network conditions, using sophisticated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system development, ASP Technology. ASP is Active Server mix (abbrevi
6、ation) Server page activity, it is a server-side scripting environment on the site, and explains the Web Server script, can produce and implement dynamically, interactive and efficient Web Server application. Microsoft is based on ASP capable of various data dynamic Web server.This papercan be achie
7、vedViewFLASHand videofunctions, you can also access the external website via external links to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unicate with ease.Key Words: ASP Technology; Vide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platform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研究开发的项目背景11.2 相关技术发展趋势21.3 论文组织结构3第2章 需求分析与开发方法简介42.1 需求分析42.2 网站制
8、作指导思想52.3 开发环境介绍62.4 设计流程介绍9第3章 Dreamweaver页面设计103.1 Dreamweaver软件功能介绍103.2 网站具体分栏目策划113.3 图像编辑143.4 文字编辑183.5 HTML格式控制21第4章 留言板与视频和邮件的添加244.1 添加留言板链接244.2 添加视频链接264.3 添加邮件链接30第5章 ASP技术应用325.1 ASP的工作原理32第6章 数据库介绍346.1 数据库定义346.2 数据库与WEB的结合356.3 数据库的设计36第7章 网站留言测试与结束语377.1 网站测试377.2 结束语38总结39致谢40参考文献
9、41第1章 绪论1.1 研究开发的项目背景网络教育是通过Internet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时空不受限、学习交流易实现的优势,同时可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学习自主化。网上教学系统包括软件、硬件、教育资源三部分。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向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网络教育己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尤其是Internet和Intranet的相应出现,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校园网,开发自己的网上教学系统,以期通过网络,充分发挥学院教育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育质量
10、,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各高校的网上教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形势并不乐观,远未达到预期目的。主要表现为系统功能虽全,但操作起来复杂;教学资源内容贫乏,教师、学生使用积极性不高。分析原因,主要是市场提供的网上教学系统开发产品注重通用性,应用到各高校的教学中,未能很好地突出各学科自身的特点,用户针对性不强;系统维护、管理和服务重视不够,未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性。依据单位的特色及针对用户群的特点,充分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研发功能实用、操作简便的系统是目前各高校网上教学系统开发的一个方向。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种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
11、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进行深入地信息分析,就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信息化教育可以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两个维度考察。从技术上讲,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
12、络化和智能化:(1)数字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2)多媒体化:多媒体化使教育媒体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3)网络化: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时空的限制减少,人与人的合作易实现。(4)智能化:智能化使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信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从教育层面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八个显著特点:(1)教材多媒体化: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让广大用户共享。(3)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
13、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4)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5)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6)管理自动化: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管理教学过程,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甚至最近发展趋向用电子文档支持教学评价,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7)环境虚拟化:教育环境的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时间、物理空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8)系统开放化:在网络平
14、台上可以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支持不同学习需求的需要。经过研究调查,总结出当前教学网站的现状如下:电化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改实践基础上的一类现代教学技术,它代表着时代精神,应当扩展涵盖当代所有的各类先进的教育媒体技术。教育本是综合运用各类媒体、手段、方法达到预期目的的社会行为,具有整体性。现代教育模式比起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多的讲求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自主性学习”,从而学生能从自身的层次出发,自主地去学习知识,老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一个层次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1.2 相关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课程与
15、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信息技术与各科目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现代各类教育综合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环境下的教学平台提出了要求。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带给了我们教学中新的奇迹,它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人们从不同的地方、角度和层次上联系起来。网络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师生,使他们进行共享使用,这样所有的教学资源就会呈现在眼前。网络不仅打破教室的限
16、制,更使得全世界的信息都变得唾手可得,美国各州也都积极地办理教师训练,将网际网络带入中小学的教学环境中。不只是中小学阶段,纽约州教育厅与纽约州立大学共同赞助开发了一套包含15个活动的成人网络课程,以充分发挥网络在资源取用、创意开发等功能。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现状按照金伯格等人的分法,网络课程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料,以及与其它的有关教育网连接。第二代是除了在网上提供学习材料外,还要求学习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测验进行异步双向交流。第三代是除了第一代、第二代外,还要求通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当前世界网络课程己向第三代发
17、展。在国内,网上教学中,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网站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在67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中,多数学院都有自己专门的网上教学平台,有的是自行开发的,有的是通过技术公司专门开发的,还有的是联合开发的。网上教学平台是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学习环境,它的后台是一系统程序和被程序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前台是网页界面。良好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是平台功能的基础,而良好的网站界面则是发挥平台功能优势的前提和条件。在67所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获得。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方法通常是使用教学测试这一手段。在教学网站中也应有这样
18、一个功能,一般是通过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试卷生成需要借助于组卷算法。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总结出目前常用的几种组卷算法:(1)人工组卷:组卷速度慢,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当题库数量非常大时,这种方法不合适。(2)随机抽取法:即根据组卷状态空间的控制指标,由计算机随机抽取一道符合控制指标的试题放入组卷题库,此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组卷完毕或无法从题库中抽取满足控制指标的试题为止。该方法结构简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题库不断变化的要求,不具有智能性。(3)回溯法:即将随机抽取所产生的每一状态类型记录下来,当搜索失败时释放上次记录的状态类型,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律变换
19、一种新的状态类型进行试探,通过不断地回溯试探直到试卷生成完毕或退回到出发点为止。实践证明,该方法适用于题型和出题量都比较小的题库系统,实际应用时程序结构相对复杂,而且试题选取随机性差,组卷时间长。(4)SGA(标准遗传算法):建立了一个智能组卷的数学模型,并且就该模型给出了一个基于典型的遗传算法框架的组卷算法。遗传算法具有求解速度快和所得解较优的优点,因此该框架建立的组卷算法速度快。SGA采用染色体编码的长度等于题库中试题数,每个基因位以二进制表示相应的试题是否被选中。这种编码方式的优点是易于操作,简单明了,但是染色体的长度由题库中试题数决定,因而染色体过长会导致效率下降和灵活性缺乏,因为当题
20、库试题数改变时,必须马上修改算法中染色体的定义以适应题库的变化,而题库的改变是经常发生的,因为题库必须经常删除一些旧题,增加一些新题以保证题库的新鲜度。1.3 论文组织结构论文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研发背景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开发方法简介。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分析还有开发设计流程以及开发环境介绍。第三章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的页面规划,格式控制还有图片和文字编辑。第四章留言板视频和邮件的链接。主要内容包括留言板制作的代码和链接和视频的代码,还有有关的截图。第五章ASP技术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ASP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数
21、据库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定义和数据库设计规则。第七章网站留言测试和结束语。主要内容包括了留言功能的测试截图,还有就是关于对未来的展望。第2章 需求分析与开发方法简介2.1 需求分析 本次网站设计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通过教师在网络上发布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内或者课外时间进行学习。项目的总体是为了加深师生的课堂互动,使师生能通过网络来交流课堂上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实现异步与同步同时进行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当今国际信息化教育的主要趋势是网络化教育。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功能,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
22、的限制,而且其丰富的媒体资源,开放的系统,自动化的管理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家庭都能从中获益。网络化教育形式很多,如远程教学等等,而教学网站、学科网站都是网络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网络化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网络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它反映着信息化教育实践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现代生活。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网络对传统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冲击,勿庸质疑,网络的出现对学生学习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网络对学习最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培养学生
23、的创新素质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其实,网络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网络可以是“知识的灌输者”,网络中堪称“海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另一种“教材”,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是接受式;网络也可以是“学习的辅助者”,它提供了众多的互动学习社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式;网络更可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可以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在这个特殊的课堂里自主地学习,充分挥洒个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因此,网络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思想(态度)和理念。基于网络的教学网站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24、下几个方面:(1)教学网站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但现行的分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因材施教”的可行性。一个班几十名学生,采用相同的教材,受相同教师的相同教育,做相同的作业,接受相同的考试评价,所以经常有“有人吃不饱有人咽不下”的情况发生,基础好、领悟能力强的学生的聪明才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基础差、领悟能力弱的学生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丧失学习信心。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信息 互动 平台 技术 及其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