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x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陈 阳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1。新标准的颁布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既是历史机遇又是现实挑战。在实施新标准的过程中如何全面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所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所在的直辖市从2007年9月开始实施教育部的高中课程改革计划。目前,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及不同的学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关这些学生的学习问题也是教育界有识之士长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一年来笔者围绕新标准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尝试进行教
2、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在分组研究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同学包办代替、水平低的同学滥竽充数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等主观原因之外,家庭环境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和学习经历不同等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如何高效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这一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调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
3、如何调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认识和思考。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至今已经有20多年历史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源于计算机学科。然而我们从标准规定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中不难看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超越了计算机学科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的要求。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适用的教学规律。尽管如此,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4、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讲授的内容别的学科教师也能讲新标准实施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讲授的内容主要有:1.信息技术基础: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和应用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等;2.办公软件应用: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3.大型多媒体软件应用:包括Flash和Photoshop等大型软件的使用;4.网络技术基础: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站设计等;5.程序设计。新标准制定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讲授的内容主要有:1.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2.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从新标准实施前高中信息技术学
5、科讲授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讲授的大多数内容别的学科教师也能讲。从新标准制定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讲授的内容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必修模块部分讲授的内容别的学科教师基本上也能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应该说在全社会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普及的情况下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还是适宜的,然而现在全社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整体大幅度提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再去讲授一些连小学生都已经知道的信息技术知识肯定是不能让高中的学生满意的,这是现在的必修模块部分的教学教师教着没劲、学生学着没劲的一个重要原因。(二)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缺乏自己的知识
6、内涵和技术内涵无论是新标准实施前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还是新标准实施后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必修模块部分,应用软件的使用在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应用软件的作用是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然而受生活阅历、学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处于一个比较窄的层面上。如果我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地讲授一些过深、过难和过偏的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能摆脱对应用软件使用技巧的过度纠缠,适当地给学生讲授一些基础性和原理性的知识,则可以从深层次上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三)普高和职高的信息技术学科没有本质区别普通高中的培养
7、目标之一是为更高一级的学校即大学输送合格的中等人才,因此普通高中的教育更应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为社会造就急需的实用型的中等人才,因此职业高中的教育更应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独特性。然而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现行的普高教材和职高教材就不难发现,二者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应用软件的教学内容在两类教材中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培养目标的区别上我们不难看出,职高教材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普高教材的做法却很值得商榷。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片面理解和迎合所谓的学习兴趣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能从技术的深层次上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也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能长
8、期健康发展的最大思想障碍。(四)现有的作业评价标准过分追求学生作业的成果化受教学内容实用性思想的影响,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评价学生作业时的成果化倾向十分严重。由于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的质量肯定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的评价却忽视了学生的种种差异。评价标准越来越细化,表面上是越来越客观地对待学生,实际上是越来越苛刻地要求学生。评价标准越来越繁琐的理想化和完美主义倾向使学生越来越关注作业的外化成果,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内在之美的深刻体验和追求。(五)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功利化导向较强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没教和什么都没教好是对当前高中信
9、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材的最形象、最生动、最贴切和最深刻的描述。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什么软件流行就教什么的现象十分严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之间互相攀比、盲目跟风,生怕别人说自己教的东西没用。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的很多所谓很实用的知识和很艰深的技巧要么因为技术的进步很快就过时了,要么就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娱乐中很少用得到。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化导向较强,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更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什么。(六)现有的教材内容设置呈现出严重的学科泛化倾向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泛化的问题十分严重,这点突出表现在教材
10、内容的设置上。综观最近几年的各种版本的高中甚至是初中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Flash、Photoshop和Dreamweaver等大型软件的内容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为了讲清这些大型软件的一些复杂的功能和技巧,教师不得不在讲课时大量引用甚至是讲解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案例。一会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一会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一会又是历史、地理和政治。表面上信息技术教师非常风光地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充分整合,实质上哪科知识都没有讲明白,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没有逃脱那种为讲软件功能而讲软件的窠臼。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即使学习了几年的信息技术课,恐怕最后连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七)对必修模块部
11、分的内容把握不清必修模块部分的教学应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在较为广泛地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然而,在当前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大、中型应用软件的内容仍然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些学校使用的教材中虽然应用软件的内容占的篇幅比重不大,但由于综合任务的难度较大,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所占课时比例还是很大的。相反,一些对于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处理过程非常有益处的硬件基础知识和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中、小型工具软件的使用知识在教材和课时中所占比例过小,造成学生面对一些非常基本的实际应用小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二、为什么要调整高中信息
12、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最近两个学年度笔者依据新标准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尝试进行了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教学的开展。为了彻底摸清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在近两个学年度的开学初笔者都在所教的高一年级新生中进行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问卷调查。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这两次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表一 高一年级新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问卷调查反馈表(部分)2006年总人数:310 2007年总人数:347编号问题内容回答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20062007200620071家里是否有电脑有29233494.296.3无181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信息技术 学科 必修 模块 教学 实践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