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园网-管理学基础第三版1-8章练习题_单凤儒.docx
《A1园网-管理学基础第三版1-8章练习题_单凤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园网-管理学基础第三版1-8章练习题_单凤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3页 共43页管理学基础总复习2010-12-26第一章 管理系统第一节 管理系统与管理职能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2、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3、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具体包括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执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或过程。4、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计划职能一般包
2、括:调查与预测,制定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工作。5、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组织结构并推进组织协调运行的工作过程。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置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6、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领导职能一般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进行有效沟通等。7、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控制职能一般包括:制订标准、衡量工作、纠正出现的偏差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二、填空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2、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3、管
3、理行为,就是促进(有效实现目标)的活动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5、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6、管理的性质是人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7、管理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习得的(心智技能)7、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管理者或管理主体)8、管理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9、管理者的首位职能是(计划职能)10、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承担不同性质的(组织)职能11、(领导)职能是管理过程中最经常、最关键的职能。三、简答1、简述管理的必然性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管理广泛适用于社会的
4、一切领域;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2、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促进目标实现的程序与功能,即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管理的性质是人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3、如何理解管理系统的概念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管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可以看作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而且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其内
5、部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并组成有序结构;而对外,任何管理系统又成为更大社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管理系统是整体的,发挥着整体功能,即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其管理功效的大小。而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必须是为实现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服务的四、论述1、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存在着客观规律性。管理作为科学,就是指人们发现、探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在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管理原理与原则,使管理成为在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管理又是一门艺术。管理虽然可以遵循一定的原理或规范办事,但它绝不是“按图索骥”的照章操作行为。管理理论作为普
6、遍适用的原理、原则,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奏效。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艺术与技巧,这就是所谓管理是艺术的涵义。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划分是大致的,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且,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在管理的实践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目标的实现。就管理的突出特征而言,“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于科学”。管理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
7、学科与社会活动,其实践的经验与成效远远重于理论的价值与意义;管理主要处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矛盾,而人的心理规律和社会规律又不像自然规律那样“刚性”与精确,这必然导致管理在应用中体现的千变万化的艺术性多于循规守则的科学性。2、试述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系统是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媒介和管理环境构成的。管理目标是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管理目标是管理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系统必须围绕目标建立与运行。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管理对象,作为管理行为的受作用一方,对管理成效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指管理机
8、制与方法。管理机制与方法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对象过程中的一些运作原理与实施方式、手段。管理机制在管理系统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它是决定管理功效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而管理方法则是管理机制的实现形式,是管理的直接实施手段,具有过河所必需的“桥”与“船”的作用管理环境是指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一、名词解释1、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二、填空1、按管理层次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3、负责整个组织或其所属
9、单位的全面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称为(综合)管理者4、在组织内只负责某一类管理职能的管理人员称为(职能)管理者5、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直线管理人员)和(参谋人员)6、有权对下级进行直接指挥的管理者是(直线管理人员)7、对上级提供咨询、建议,对下级进行专业指导的管理者是(参谋人员)8、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与文化素质)、(基本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9、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或衡量的指标是(智商)10、用来表示人的感知、调控与处理情感能力的尺度或衡量的指标是(情商)三、简答1、简述管理情商的构成要素自我感知,即对自我情感的感知能力;自我调控,即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的能力;
10、自我激励,即激发自己的激情与斗志的能力;感知他人,即认知并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激励他人,即影响与激励他人情感的能力;情感融通,即促进自身与他人情感融通的能力四、论述1、试述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者R.L.卡兹提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方面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人际技能包括: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
11、;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能力等。概念技能,或称构想技能。即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概念技能包括: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变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有第四种管理技能,即行政技能行政技能。这是指管理者提高权威,组织资源,协调活动的一种行政性能力。行政技能包括:构建组织内的权力平衡,加强个人地位,巩固权力基础的能力;依据目标,科学分配组织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能力;巧妙运筹与安排时间与空间要素,协调各种活动与工作过程的能力等。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
12、异性。上述四种技能,对任何管理者来说,都是应当具备的。但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由于所处地位、作用和职能不同,对四种技能的需要程度则明显不同。高层管理者尤其需要概念技能,而且,所处层次越高,对这种概念技能要求越高。这种概念技能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高层管理者素质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与之相反,基层管理者更重视的却是技术技能。由于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现场指挥与监督,所以若不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就难以胜任管理工作。2、试述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在当今时代进行有效而成功的管理,最重要的管理者素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创新意识。管理者要树立创新观念,要真正认识到创新对组织
13、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并在管理实践中,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这是涉及创新态度和勇气的问题。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不但要想到创新,更要敢于创新。要有勇于突破常规、求新寻异、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创新思维。不但要敢于创新,还要善于通过科学的创新思维来完成创新构思。没有创造性思维,不掌握越轨思维的方法与技巧,不采用科学可行的创造性技法,是很难实现管理上的突破与创新的。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是靠创新能力实现的。创新能力是在管理实践中,由相关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综合形成的。第三节 管理客体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一、名词解释1、社会组织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的,完成特定任务而与社会规程
14、结合在一起的人的群体。一般指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体。2、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二、填空1、(资源要素)是构成组织的细胞,其动态组合与运行构成了职能活动2、,组织资源或要素包括(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时间)和(信息)等3、管理对象中的核心要素是(人)4、管理对象的关键性要素是(资金)5、在组织的资源要素中,(物资设备)是社会组织开展职能活动,实现目标的物质条件与保证6、在组织的资源要素中,(时间)是组织的一种流动形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管理要素。7、在组织的资源要素中,(信息)既是组织运行、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又是
15、一种能带来效益的资源8、按存在于社会组织的内外范围划分,管理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9、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和(社会与心理环境)三、简答1、简述组织管理与环境的关系管理与所处的环境(主要指外部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三种关系对应关系。社会组织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上的诸种因素总是不可避免地在组织内部体现出来。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影响关系。首先,组织的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但同时,组织的管理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环境。2、组织如何加强对环境的管理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及对管
16、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要求管理者必须抓好环境管理,能动地适应环境,谋求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组织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主要要做好了解与认识环境、分析与评估环境和能动地适应环境三个方面的工作。在能动地适应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要主动适应一般环境;要积极干预、主动影响任务环境;利用稳定环境快速持续发展;以权变管理应对多变的动态环境。四、论述1、试述管理对象的内容管理,总是对一个群体或组织实施的,所以,管理对象首先可以理解为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任何社会组织为发挥其功能,实现其目标,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或要素。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资源或要素进行配置、调度、组织,才使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所以,这些
17、资源或要素就成为管理的直接对象任何组织要实现其功能或目标,就必须开展一些职能活动,形成一系列工作或活动环节。只有对这些职能活动或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这样,这些职能活动或工作环节也成为管理的对象。因此,管理的对象应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作为管理对象是一体的。资源要素是构成组织的细胞,其动态组合与运行构成了职能活动;资源与活动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组织及其行为。资源、活动、组织是管理对象的不同形态,它们都受管理行为的作用,共同影响着管理的成效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第四节 管理媒介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一、名词解释1、管理机制所谓管理机制,是指
18、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2、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3、经济方法是指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诱导和满足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4、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权威,借助行政手段,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以实现目标的方法。5、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规和组织制度,严格规制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6、社会学心理学方法是指借助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运用教育、激励、沟通等手段,通过满足管理对象社会心理需要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的方法。二、填空1、管理机制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2、一个组织的管理结构主要包括(组织功能与目
19、标)、(组织的基本构成方式)、(组织结构)和(环境结构)3、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4、管理机制是由一系列子机制构成的,对于一般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子机制5、组织中最基本的管理机制是(运行机制)6、(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结构与机理7、社会组织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是(利益驱动)8、动力机制主要由(利益驱动)、(政令推动)和(社会心理推动)三方面构成9、约束机制,是指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10、约束机制主要包括(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社会心理约束)等方面的约束因
20、素11、按作用的原理不同,管理方法可分为(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社会心理学方法)11、按方法的定量化程度不同,管理方法可分为(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12、按所运用技术的性质不同,管理方法可分为管理的(软方法)和(硬方法)13、经济方法的特点表现在(利益驱动性)、(普遍性)和(持久性)14、行政方法的特点表现为(强制性)、(直接性)、(垂直性)和(无偿性)15、法律方法的特点表现为(高度强制性)和(规范性)16、社会学心理学方法的特点表现为(自觉自愿性)和(持久性)三、简答1、简述管理机制的特征内在性;系统性;客观性;自动性;稳定性;可调性2、简述管理机制的现实应用
21、价值研究与运用管理机制是深化管理,提升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举措,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水平管理机制是加强科学管理的依据管理机制的转换与创新是组织(企业)改革的核心3、简述管理方法现代化的含义实现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实现管理方法的最优化;管理方法的文明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四、论述1、如何完善与有效应用管理方法加强管理方法的科学依据;要弄清管理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研究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性质与特点,提高针对性;了解与掌握管理环境因素,采取适宜的管理方法;注意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二章 管理思想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
22、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在于人的因素;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二、填空1、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科学管理),标志着人类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2、在管理理论创立与发展的早期,管理理论主要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管理之中,而形成的(组织技术流派);二是强调人的作用,注重对人的行为与人群关系的研究,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流派)。3、古典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技术的作用,以提高(
23、生产效率)和(组织的有效性)为目标。4、古典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二是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以企业的(整个活动)为研究重点,以(组织管理)为中心。5、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泰罗)。6、(梅奥)亲身参与并指导了具有特殊意义的“霍桑实验”,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提出要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从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三、简答1、简述古典理论产生的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日趋复杂;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企业由特殊的雇佣人员经理、厂长、领班进行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1 园网 管理学 基础 第三 练习题 单凤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