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金属元素提升训练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金属元素提升训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金属元素提升训练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解析:A.常温下,Fe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故C正确;D.常温下,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故D错误。答案:C2(2019年福建泉州市联考)X、Y
2、、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其它反应物省略),则X、Y、Z可能是()Na、Na2O、Na2O2AlCl3、Al(OH)3、NaAlO2Fe、FeCl2、FeCl3NaOH、Na2CO3、NaHCO3C、CO、CO2A BC D解析:若X为Na、W为O2,则Y为Na2O,Z为Na2O2,O2与Na反应在加热的时候生成Na2O2,故正确;若X为AlCl3,W为NaOH,则Y为Al(OH)3,Z为NaAlO2,过量NaOH与AlCl3反应生成NaAlO2,故正确;若X为Fe、W为Cl2,则Fe与Cl2只生成FeCl3,故错误;若X为NaOH、W为CO2,则Y为Na2CO3,Z为NaH
3、CO3,过量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故正确;若X为C、W为O2,则Y为CO、Z为CO2,碳与氧气能够发生不完全燃烧和完全燃烧,一氧化碳也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答案:D3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叙述AFe3有氧化性Fe2(SO4)3可作净水剂B浓硫酸有腐蚀性常温下浓硫酸不能用铁罐盛装CCl2是非金属单质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熔融状态的Al2O3中有自由移动的Al3和O2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解析: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硫酸铁的净水作用是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叙述和均正确,但无因果关系,故A错误;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4、,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常温下浓硫酸能用铁罐盛装,叙述正确,叙述错误,无因果关系,故B错误;氯气是非金属单质,氯气遇到湿润的有色布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布条褪色,叙述和均正确,无因果关系,故C错误;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电离出离子,利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叙述和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故D正确。答案:D4(2019年皖南八校模拟)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B必须在装置、间添加吸收HCl气体的装置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与B
5、a(OH)2溶液反应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装置中解析:该实验的原理是将纯碱转化为CO2,并用中的Ba(OH)2将CO2完全吸收,根据所得BaCO3的质量,进一步换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得到Na2CO3的纯度。实验的关键是准确测出纯碱产生的CO2的量,一要保证CO2的来源,二要保证CO2被完全吸收。A项可以保证CO2的来源,不能混有空气中的CO2,A项正确;B项,因为Ba(OH)2足量,HCl不影响生成BaCO3的质量,所以不需要添加吸收HCl气体的装置,B项错误;C项,装置可避免外界空气中的CO2被Ba(OH)2吸收对实验产生干扰,C项正确;D项是可以保证
6、CO2被完全吸收,D项正确。答案:B5(2019年衡水中学高三调研)已知: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向含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选项ABCDn(CO2)/mol2346n(沉淀)/mol2233解析:通入CO2时,反应的先后顺序:Ba(OH)2CO2=BaCO3H2O,2NaOHCO2=Na2CO3H2O、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Na2CO3CO2H2O=2NaHCO3、BaCO3CO2H2O=Ba(
7、HCO3)2,根据通入CO2的量,判断沉淀的量。通入2 mol CO2时,1 mol Ba(OH)2,2 mol NaOH发生反应,生成1 mol BaCO3沉淀;通入3 mol CO2时,发生反应,生成1 mol BaCO3沉淀和2 mol Al(OH)3沉淀,共3 mol沉淀;通入4 mol CO2时,发生反应,还是有1 mol BaCO3和2 mol Al(OH)3沉淀,共3 mol沉淀;通入6 mol CO2时发生反应,剩余2 mol Al(OH)3沉淀。综上所述,C正确。答案:C6(2019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三段考)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
8、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C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解析:由工艺流程可知,转化过程中吸收了氧气和二氧化硫,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由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转化过程中吸收了氧气和二氧化硫,排出了硫酸,所以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硫酸,故A正确;B.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Fe、S和O,故B错误;C.由工艺流程可知,二氧化硫被吸收生成了硫酸,所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故C正确;D.硫酸
9、铁、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所以图中吸收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故D正确。答案:B7(2019年厦门八校联考)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加入试剂稀硫酸浓硫酸、加热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有红色固体剩余、溶液变为蓝色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A是CuB是Cu2OC
10、一定有Cu,一定有Cu2O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解析: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红色固体为铜,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由此可推出原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对于溶液中的红色固体铜,一种可能是原来有一部分,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一部分,另一种可能是全部由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的,因此可得出结论,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可能有铜,D正确。答案:D8(2019年福州一中二模)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2是氧化铁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C溶液甲加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10 常见 金属元素 提升 训练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