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DOC39)(1).docx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DOC3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DOC39)(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0页 共40页专家论坛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张兴业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产销情况来看,确实是大幅度增长。生产汽车达到了44.4万辆,同比增长35.2,销售汽车439.1万辆,同比增长34.2。其中轿车生产201.9万辆,同比增长83.3,销售轿车197万2辆,同比增长75.3。如果把进口的17万2千辆汽车和十多万辆轿车加起来,汽车总的销售量超过450万辆,轿车超过210万辆。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三大汽车集团产量是212万8千辆,销量210.6万辆,分别占到总产量的47.9
2、和销量的48。产销轿车分别是135.2万辆和132.8万辆,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67和63.1。另外,我们生产的一些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部分先投放市场的新轿车已经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汽车特别是轿车的建设规模和生产能力也迅速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出现地域化趋势。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联合兼并和高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由过去一个一个的企业和集团发展成为三个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汽车产品品种比较齐全,并形成了专业化的供应商和相关的产业厂商,比较强的配套网。这三个汽车产业群是环渤海汽车产业群,是由吉林、辽宁、黑龙江、京、津、冀、鲁两市五省的汽车工业集团和企业组
3、成的。第二是沿长江产业集群,由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也是两市五省的汽车产业、汽车工业组成。南方或者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依托广州,由粤、贵、福建和海南汽车产业组成。三个集群的实力迅速壮大,为了分析三个产业的状况,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出版的统计资料和国家的年鉴重新按照三个集群来进行了新的统计。三个集群目前的实力状况,从2002年总产值来算,我们环渤海地区是1995.7亿元,沿长江地区是3536.3亿元,南方是749.7亿元,分别占全国总产值的29、51.4、10.9。汽车产值,环渤海地区426.9亿元,沿长江地区852.8亿元,南方集群是169.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6.9、
4、51.4和10.7。按照汽车产量来算,2002年汽车产量当中环渤海是111万辆,沿长江是176.8万辆,南方地区34.8万辆,分别占全国的34.1、54.3和10.7。2003年汽车产量来讲,环渤海地区168.4万辆,沿长江地区198.3万辆,南方53.8万辆,分别占37.9、44.6、12.1。各个集群的发展趋势,我分别对三个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他们的规划有一些还没有经过发改委的批准,但是确实列入了自己的发展规划。这样一个规划规模确实是非常宏大的,从环渤海集群现在在建的大型项目有沿长江地区集群,包括它的发动机,刚才讲到发动机已经由国家批准,30万台发动机已经在南沙动工建设
5、。还有广西通用50,有年产60万辆的轿车微型车项目,东风有年产十万辆商用车发展规划,已经和福建(来源:新浪网 )深度研究浅论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尽管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还不到全球汽车产销量的十分之一,但最近几年全球汽车产销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如此。中国的汽车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商务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汽车2004年总产量预计在500万辆,增幅13%左右,其中轿车240万辆,增长16%左右。这将使中国汽车产量实现连续4年每年上一个百万级台阶。这一增长速度
6、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有专家预计:如果不出意外,中国汽车需求量将在2005年超过德国,到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有望达到1700万辆。与美国汽车消费市场规模相当。如此的需求,将给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一、汽车产业集群是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国外的汽车发展的历史表明:国际汽车产业基本上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起来的。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汽车产业肯定也要选择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地方产业集群 “集群”(cluster)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英文版。随着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的出版, “
7、产业集群”的称谓迅速在中国传播。(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或地方企业集群(local clusters of enterprises)(以下简称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中,一国欲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扎根于国土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中,企业需要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由客商、供应商、竞争者,以及诸如大学、专业学校、顾问团、政府等支持性机构所构成的集群会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王缉慈。产业集群是汽车制
8、造业发展的重要形态,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汽车制造业也由相对分散而向某些区域集中。这一变动趋势符合国际潮流,是市场起作用的结果。形成产业集群至少可获得三大优势:首先,集群加强专业化。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加强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整个集群对一个产业的专注。这样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出品牌,做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来;另一个层次是集群内企业间出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细分下的专业。其次,集群降低成本。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上,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最有益于提高效率的特点在于,它用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它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被单拎出来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使得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根据
9、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它关系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最终使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且,集群内的交易费用比大公司内部的垂直融合更有效率,因为通过外包或者由集群内不同独立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可以得到更低的价格与更高的效率。第三,集群利于创新。创新常常来自国家或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动中,因为在产业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使创新费用降低。这正如一位创新理论的先驱所说:“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但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要求我国汽车产业实施基
10、于大规模定制的集群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年中,上海、广州、长春有可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北京、武汉、重庆有可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沈阳、南京有可能形成具有区域性(跨省)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天津、济南、杭州等个城市有可能形成具有地方性(省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从以上的标准来分析湖北正在逐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二、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原动力分析1、国家投资奠基了湖北汽车产业集群上世纪60年代末,几经波折,当“二汽”终于被确定落户武当山北麓湖北省郧县十堰镇时,中国的汽车工业注定就挥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汽”和“一汽”南
11、北呼应,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出了无可比拟的力量。“全国聚宝”建设二汽,其投资达到21亿元。从1975年第一个基本车型EQ240两吨越野车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到如今近30年的时间,东风集团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潮之中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同时,以东风集团为依托,湖北省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省”。湖北省目前共有汽车整车企业10家,总产能50万辆。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产能30万辆,神龙汽车公司产能15万辆。2002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卡车25.5万辆,轿车8.5万辆,客车2000多辆;神龙公司生产轿车8万辆;其它7家共生产高档商务用车、轻型车辆、特种车辆5万
12、辆。如今,湖北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主体,以军工、地方企业为依托,从十堰、襄樊到武汉,从宜昌、荆州到黄石的两条汽车工业长廊已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重、中、轻、轿、微、专、农”的生产格局。汽车工业对湖北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2.4%,成为了湖北省的第一支柱产业。2、合资筑就湖北汽车制造的龙头以武汉神龙公司为代表的汽车企业正成为湖北汽车制造的龙头。目前,武汉已有神龙、东风本田、中誉汽车、东风电动车等多家整车生产企业,这促使武汉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形成“强磁场”效应美国李尔、伟世通,日本理研,法国法雷奥、佛吉亚等一批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扎堆”开发区。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武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已有200家,工
13、业总产值达56.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零部件产品已有轿车座椅、保险杠、车用塑料件、车灯等近百种产品。专家认为,作为湖北的中心城市,武汉已逐渐成为全国汽车的生产高地。据透露,仅东风日产在2006年产量就将达55万辆,其中商用车33万辆,乘用车22万辆。3、武汉市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与人员基础。武汉解放后几十年制造业的发展,建设了许多企业,培养了无数专业人才无疑是武汉形成湖北汽车产业集群龙头的重要基础。三、加速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汽车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湖北具有形成汽车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具有良好的机械制造业与相关产业基础;拥有一批充满活
14、力的汽车企业;拥有国际汽车集团公司落户本地优势。相对不足的是目前汽车工业的规模不是很大,发展态势出现问题,龙头企业东风公司的国内占有率下降;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没有做大,因此汽车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不力;由于湖北经济的原因,本地没有出现较大的汽车需求市场。因此加速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是推动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从国外汽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成功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老牌汽车工业强国,还是日本、韩国等后起之秀,走的都是自主发展汽车品牌的道路,都得到政府的各方面支持。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全面介入。首先要以构建大汽车产业的观点出发,认真制订汽车产业集
15、群的战略远景与发展规划。汽车产业,不仅是整车制造与另部件制造,还涉及到汽车的销售、维修保养、二手车交易、车贷、车险、汽车租赁、汽车展,以及汽车文化的建立、汽车消费意识的培养等等。因此建立基础设施完备的汽车产业区,制定吸引投资的一些优惠政策,优化制度,美化环境,强化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企业形成良性竞合关系,实施整合营销,通过产业集群内各行动主体的共同参与,树立产业集群的地域品牌。其次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创业。汽车整车是需要较大资本进入的行业,但是从大汽车产业的观点出发,进入汽车行业创业是完全可行的。2、创新永远是汽车产业进步的驱动力一部汽车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16、从马车到汽车,以内燃机代替马是驱动力的革命,从作坊到流水线是汽车生产的革命,从粗放到精细是汽车生产管理的革命,从汽油、柴油到混合燃料、电动是汽车环保的革命。以汽车竞赛为载体的创新竞赛,在世界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国,投入很大的资金来进行汽车创新,用来保持他们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湖北省拥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程学院等汽车专业高等院校及华中理工大学等理工高等院校,在汽车技术研究、汽车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通过政策鼓励全民创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世界汽车业将旧汽车文明的辉煌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以汽油、柴油这些化
17、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传统汽车技术已经走到了尽头。面对日益突出的世界性能源危机,如何开发新能源,实现汽车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商和技术开发人员的共同追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做好汽车的创新,走向创造自主汽车品牌之路。3、大汽车产业观推动汽车产业进步汽车产业绝不仅仅是汽车的制造,不仅包括产品制造,还衍生出维修保养、车贷、车险、汽车租赁、旧车置换、会展业、咨询业等相关行业。单独的汽车制造业也有长长的产业链条。一辆小汽车,从零部件到成品,涉及150余个相关行业。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正是以大汽车产业观来发展汽车产业的,并取得汽车产业发展的进步的。构建大汽车产业发展观、并逐步宣传
18、、实施。将在上海嘉定举办的F1汽车大奖赛,据有关资料说:它将使嘉定地区经济取得十年的进步。湖北应该借鉴这个经验,创造条件做大汽车产业文章,汽车展、汽车赛、汽车公园等等,创造一个具有较大的汽车需求市场。参考文献:1张仁琪、高汉初。 2001 :世界汽车工业M。中国经济出版社2程振彪。2002,WTO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3王缉慈等。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4 钱平凡。 2003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 125 期。5 M 波特。 2003 :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6 赵树宽,巩顺龙,
19、卢艳秋。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j。 中国软科学2003,87 顾新建,陈子辰,熊励,徐福缘。我国汽车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0(6)8 刘世锦。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2,(6)9 秦远建。论中国汽车产业集约化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第8期10 钱平凡,汽车工业是以产业集群的方式而发展的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1 湖北省统计局企调队:2004:湖北省武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国研网12 桂永超:武汉市汽车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国研网(撰文:夏宏武)产业观察武汉汽
20、车零部件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特别是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商,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立其亚太地区总部,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家门口。据统计,200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了239亿元,同比增长了46.
21、86%。其中,进入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几家跨国公司包括美国的德尔福、日本的电装、德国的博世等三家世界级零部件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电装3.5亿美元、博世1.5亿美元)就占了14%,而他们在华的独资、合资企业不过几十家,尚不足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的1%。不难看出,中外汽车零部件的市场之争、品牌之争、服务之争、价格之争将随着市场的扩大而愈演愈烈。世界排位20名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大多都在北京或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投资控股机构,如德尔福、TRW、博世等,正在进行商务活动。如:参加对其合资企业的管理、对汽车保有量和各类经销商的业绩调查等市场活动;有的还通过各种渠道,在问原来并无份额的配套市场和维修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汽车产业 集群 发展趋势 DOC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