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





《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送审稿)(20052020年)前 言云南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区域,竹藤资源丰富,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棕榈藤分布中心之一。云南竹子有28属210多种,竹林类型30多种,包括热性竹林、暖温性竹林和寒温性竹林,有丛生、散生、混生和攀援状各种类型的竹林。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3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年2月,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也以云发2005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两个“9号”文件的出台,为发展竹藤产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随着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六大工程”的相继启动,为林业发展增添了活力,竹藤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发展云南竹藤产业,在总结过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促进云南竹藤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1 产业发展基本概况1.1 资源现状 云南现有竹林面积约510.0万亩。按起源分:天然竹林379.5万亩,占74.4%;人工竹林130.5万亩,占25.6%。按秆型分:以中型筇竹、毛竹、金竹和大型中华大节竹为主要竹种的散生竹有118.5万亩,占23.2%;以大型龙竹、沙罗竹、香糯竹为主要竹种以及小型箭竹、中型实心竹的丛生、混生竹林有391
3、.5万亩,占76.8%。云南竹林以大型丛生竹为主,在全国范围独具特色和优势。云南天然分布有棕榈藤植物39种(变种),占中国种类的57.35%,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区。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拔240-1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近几年,全省竹资源培育有较大发展,人工竹林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0%左右增至25.6%。藤资源的培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我省独特的区域优势,藤资源培育前景广阔。1.2 产品开发利用现状云南虽然竹藤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大部分开发利用还处于原竹(藤)利用或手工编织阶段。近年来,竹藤资源培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工竹藤林面积有了
4、较大增加,竹藤加工利用有了较大发展,竹藤总产值由三年前的2.5亿元增至现在的3.8亿元,竹藤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1)竹藤材:全省各民族对竹藤材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生产、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竹藤,从西双版纳州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傣家竹楼到处处可见的日用竹藤制品,及城市园林、室内装饰、手工艺品皆有竹藤资源利用,但未形成规模利用,尚未产生规模效益,处于不加工或粗加工利用阶段。当前加工利用量较多的是竹浆,年消耗竹材约10万吨左右,其次为竹板材,年消耗竹材约1.1万吨左右。全省年总消耗竹材约1.936亿根。(2)竹笋:云南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一年四季均有竹笋产出,且多为云南特有的优质笋
5、,但也未形成规模开发,鲜笋基本自栽自食,少量投放市场出售;对天然竹林的采笋也是群众自发采集,土法加工,产量低,质量差,形不成优势商品。近几年在产品开发和加工方面有了一些发展,开发了新型的保鲜竹笋,调味笋,及优质发酵笋干,开拓了市场,现年产笋约10万吨。(3)竹浆:我省竹浆生产,是竹资源加工利用量较大的一项,三年前竹浆年产量不到万吨,消耗竹材约2.5万吨,目前竹浆年产量已达到1.65万吨,造纸1.67万吨,消耗竹材约10万吨。(4)观赏竹:中华民族有爱竹、赏竹的传统习俗。云南观赏竹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开发利用,一般只作为公园配景、室内盆景、庭园种植,较大型的只有昆明世博园竹园。目前全省观赏竹尚未形
6、成规模和市场。1.3 加工企业现状全省现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的竹藤加工企业4个,年销售额在100-500万元的竹加工企业3个,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下的竹加工企业63个,这些企业遍布全省,产品单一,附加值低,规模效益不高。全省产藤区均有小型藤制品加工厂,但产品设计和加工技术不高,经济收益低。近年来,随着棕榈藤生栖繁殖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优良棕榈藤资源已难觅到,有些良种如麻鸡藤和小省藤等现难以采到种子进行新的繁殖,种质资源到了濒危地步。大量的原藤主要采购于缅甸(据估计每天100吨),外运到广东等省加工。优良原藤价格年年上涨,最优良的种类,原藤价格已达800010000元/吨。1.4 可
7、持续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分析(1)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竹藤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森林资源丰富,竹藤种质资源更加丰富。 云南竹藤种质资源丰富。境内约有竹亚科植物28属210种,属数占世界的40%,占中国的75%,种数占世界的25%,占中国的50%。云南天然分布有棕榈藤植物39种和变种,占中国种类的57.35%。 云南竹藤林面积大。全省现有竹林面积约34.0万hm2,其中天然竹林25.3万hm2,占74.4%;人工竹林8.7万hm2,占25.6%。棕榈藤在云南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和文山的大部分县市均有分布,但天然分布
8、数量日益减少。 云南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竹藤生长。云南是以山原为主体的省份,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生境气候多变,立体气候明显,同时具有多种流域的水系,给竹类植物的汇集、发育、繁衍和迁移、扩散、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多种竹藤生长,为发展竹藤产业提供了较多竹(藤)种的选择余地。(2)有利的社会环境条件,为发展竹藤产业创造了历史机遇在国家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将使林业投资项目增多,投入林
9、业的建设资金将成倍增加,给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六大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森林资源培育速度,为发展林产业打好资源基础,同时将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林业产业发展面临战略机遇,竹藤产业发展也将得到历史性突破。(3)独具特色的民族竹文化,为发展竹藤产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竹藤的广泛利用遍及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竹藤与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风光无竹不美、习俗无竹不奇、历史无竹不新、生活无竹不便,长期使用竹藤,淀积成独特的民族竹藤文化,为发展竹藤产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目前,随着社会对发展林产业的重大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各级政府结合林
10、业大工程建设,正把发展竹藤产业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全省上下发展竹藤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4)丰富的竹藤利用研究成果,为发展竹藤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近几年来,我省在竹藤种,竹藤类型调查和竹藤生物学特性、丰产栽培技术、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且不少研究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为全省竹藤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1.5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对市场调查、了解、认识不足。云南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多数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对市场进行专门调查,甚至也不具备上网查询资料和了解市场信息的条件,导致企业盲目生产,产品
11、缺乏市场竞争力。(2)缺乏优质高效的竹藤基地。云南现有竹藤资源绝对数很大,但大多数分散、不集中,少量相对集中连片的竹藤林,又是多代同堂,且竹(藤)种繁杂,严重制约竹藤产业发展。(3)缺乏龙头加工企业。云南现有竹藤加工企业上百家,遍布全省各地,但没有一家加工企业形成产品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云南加工企业现状可谓“全面开花,没有结果”,制约产业发展。(4)缺乏特色拳头产品。云南长期使用竹藤的习惯,淀积成了特色民族竹藤文化;加之科研部门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但目前全省竹藤加工企业生产的加工产品单一,且多为原竹(藤)利用,缺少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严重制约产业发展。(5)第三
12、产业不发育。云南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为资源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产品加工提供种类繁多的原料。目前原料流通主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加工产品流通基本也是在生产厂家和零售商之间进行,缺乏分销商的加入,严重制约产品流通,同时也缩短了产业链,影响产业发展。(6)科技成果推广不力,科技含量较低。云南竹藤科研人员经过5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针对我省竹藤资源特点和竹藤产业发展要求,完成了数十个科研项目,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种苗繁育、丰产造林到产品加工,都已具备成功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意识较差等原因,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及时推广,也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导致目前资源培育、产品加工科技
13、含量低,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制约产业发展。2 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2.1 竹浆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迅速发展,纸品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2002年,纸及纸板产量3780万吨,消费量为4332万吨,供给缺口为552万吨,纸及纸板进口量达到637万吨。全国纸及纸板的消费量占世界的11-12%;到2010年将达15%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纸制品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2003年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我国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木浆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到2015年我国纸产品需求将达到7000-8000万吨,比现有需求翻一番;到2020年需求达到9500万吨。当前我国纸浆生
14、产中,木浆占12.2%,竹浆占1.6%,主要的纸质以草浆为主,大部分木浆靠进口。据中竹纸业(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竹子生产每一吨浆的单位成本比松木与桉木低30左右,其质量与木浆相当。以竹代木,发展竹浆造纸,调整纸业原料结构,弥补目前中高档纸浆空缺,越来越重要。实践表明,竹浆的性能介于针叶树与阔叶树之间,明显优于草浆,可以替代阔叶木浆并减少针叶木浆用量,可用于生产多种中高档纸品。目前,竹材纸浆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可靠,且污染治理技术已过关,“三废”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我国现有竹浆造纸企业40多家,多数经济效益可观,吨纸利税率达35%以上。据测算,以年产10万吨竹浆计,每生产一吨竹浆需竹子
15、5吨,每吨竹子的现行收购价在300元左右,农民每年可直接增加收入1.5亿元。随着竹浆造纸技术的进步,竹浆造纸在解决我国纸产品缺口中将具有战略性意义,大力发展竹浆造纸市场空间广阔。2.2 竹建材、藤材市场竹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特点,是工程结构材料的理想原料。目前,全国各种竹胶合板生产能力仅1500-2000万m3。预计“十一五”期间年需求量将达到4000万m3,供需差距较大。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竹装饰板和竹地板将供不应求,需求市场广阔。以藤为原料制作的藤家具,美观素雅、轻便灵巧、结实耐用,长期走俏国际市场。20世纪70年代以来,藤家具工业产值和国际贸易额每年以10的速度迅速增
16、长。1991年联合国亚太社经会(ESCAP)报道,亚太地区现有棕榈藤分布的天然林面积估计为2.9 107公顷,年产原藤32 l04吨,生产潜力达到44 104吨,藤家具工业产值10亿美元,吸纳100多万人就业,预测1995年产值达到15亿美元,2000年产值将达到20亿美元。然而,藤工业所需原藤的90依靠东南亚野生藤资源,由于热带林急剧消减,原藤长期过度采收,仅依靠天然资源已无以维继藤家具工业日益扩大对原藤的需求,而且,东南亚国家仅分享国际棕构藤贸易市场的58,42的市场份额为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资源拥有国已充分意识到藤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巨大商业价值。2.3 竹藤笋市场目前,我国年生产鲜竹笋量约
17、170万吨,鲜竹笋的年国内需求200-300万吨,年出口50万吨以上,竹笋的市场供应有一定缺口。云南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四季均产笋,且是全国特有的著名鲜竹笋,但都未形成规模开发,全省年产量只有1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6%,出省外销更少,与丰富的笋资源优势不相称。加大竹笋加工,开拓市场,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是完全可能的。棕榈藤茎尖(藤笋)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很好的森林蔬菜。目前,泰国、老挝等均进行食用棕榈藤藤茎的培育,期待其成为新兴产业。353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3.1指导思想我省竹藤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解决“三农问题”
18、为目标,以优质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竹藤产业体系。3.2 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竹藤产业发展应始终遵循贯彻: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云南可供选择的基地建设优良竹(藤)种类很多,因此,基地建设造林竹藤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种,同时选定的每个竹藤种都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所需产品。坚持科技支撑的原则。有效利用我省现有科研成果,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按照科学原则选择优良特色竹(
19、藤)种类,并积极推广人工竹林集约经营技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原则。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综合开发利用的目标,现有加工企业,要积极建设基地,实现原料自给,带动基地发展;新建加工企业也必须走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实现原料自给,另一方面有效保护现有天然竹藤资源。坚持集中连片建设基地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兼顾云南竹藤种质资源丰富,竹藤适生范围广,现有竹藤资源分散的现状,确保加工企业所需原料的同时,为山区群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增长开辟新的财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竹藤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投资积极性,政府引导其在适宜地
20、区、按规划布局和生态环境要求,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发展。坚持以竹浆产业为主导,竹建材、竹食品、藤产品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基础上,结合我省竹藤产业发展现状,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建立原料基地,产品开发以竹浆为主,多种产品并举,使竹藤产业发展原料有保证,原料种植有出路。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竹藤产业发展使用林地与其它林业产业发展使用林地的关系,充分考虑其它林业产业发展对林地的要求,在满足其它产业使用林地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竹藤基地。3.3 产业发展思路 立足云南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围绕“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
21、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依据指导思想和竹藤资源现状,竹藤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加工企业与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基地发展促进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与基地同时发展,依据资源规模、布局,确定加工企业规模、布局。 产品生产:以竹浆产业为主导,竹建材、竹食品、藤产品综合发展,并以竹文化、竹建筑和竹化工新产品为补充,综合开发竹藤系列产品。 产业布局:滇南(包括德宏、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以竹浆生产为主,竹笋、藤产品为辅,竹建材作补充;滇中(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重点发展竹笋;滇东北(包括昭通)以竹笋为主,竹浆为辅;滇西(包括怒江、迪庆)以竹藤文化旅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产业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