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市红桥区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1.细胞自噬是细胞中另一类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可以降解细胞中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以维持细胞与机体稳态。下列细胞器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是( )A. 内质网B. 中心体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答案】D【解析】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分解成小分子,即溶酶体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故选D。2.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 和Mg2+ 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单位:mmol处理前用鱼滕酮处理后用乌本苷处理后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
2、K+ 1455115135Mg2+ 351418143514A. 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B. 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 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D.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 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分析可知,处理前作为对照,用鱼滕酮处理后钾离子和镁离子在血浆中浓度不变,而在细胞内都减少了,说明鱼滕酮对这两种离子的载体的功能都有抑制作用,A正确;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不会发生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鱼
3、滕酮不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而影响K+和Mg2+运输的,B错误;用乌本苷处理后,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减少了,说明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红细胞内镁离子含量不变,说明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C正确;由表格分析可知,细胞内钾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都高于血浆,说明钾离子和镁离子是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的,D正确。【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N2甘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
4、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3.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某两种蛋白质可以形成含铁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家鸽的视网膜细胞中能共同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两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都有三类RNA参与B. 家鸽的所有体细胞都含有这两种基因C. 如果这两种基因失去功能,家鸽会在飞行中迷失方向D. 编码这两个蛋白质基因的启动子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被激活【答案】D【解析】【分析】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游
5、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mRNA、rRNA和tRNA三类RNA共同参与,A正确;B、家鸽的所有体细胞的基因是相同的,故都含有这两种基因,B正确;C、这两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有利于帮助家鸽辨别方向,故如果这两种基因失去功能,家鸽会在飞行中迷失方向,C正确;D、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生选择性表达,编码这两个蛋白质基因的启动子只在家鸽的视网膜细胞中被激活,D错误。故选D。4.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 生态通道有利于保
6、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 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 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森林斑块指的是农田中的森林,并通过人工通道相连;松鼠是适宜生存在树林中的动物,农田不适宜其生存。【详解】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动空间,A错误;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与了
7、解森林斑块的含义,明确松鼠的生活习性是喜欢在树上活动,进而判断农田对其的影响。5.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 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 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 胞嘧啶和5甲
8、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答案】A【解析】【分析】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对于这些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表型的改变的研究,称为表观遗传学。【详解】A、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A错误; 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
9、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 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A。6.研究表明渐冻症是因为突变基因使神经元合成了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对渐冻症进行诊断B. 可通过替换控制合成毒蛋白基因来进行基因治疗C. iPS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
10、类和数量相同D. iPS细胞的分化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详解】A、DNA分子杂交技术是用特定的序列(与目的基因互补配对),可以检测是否有相应的基因,进而可对渐冻症进行诊断,A正确;B、基因治疗是向目标细胞引入正常功能的基因,可通过替换控制合成毒蛋白基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B正确;C、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iPS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错误;D、iPS细胞的
11、分化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结构不同,功能出现差异,D正确。故选C。7.如图为部分细胞结构及胞外环境示意图,对与之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用胰蛋白酶处理可使细胞分散开B. 若蛋白参与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 若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含量将增多D. 若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其有可能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作用(激素)、免疫作用(抗体)、运输作用(载体)、催化作用(酶)等。【详解】A、胰蛋白酶可以将细胞间具有黏着性的胶原蛋白水解掉,A正确;B、在主动运输或
12、协助扩散过程中充当载体的蛋白质均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B正确;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中,若蛋白具有催化功能,说明它属于酶,有可能是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D正确。故选C。【点睛】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细胞质基质中,故催化该反应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8.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型植株,突变型植株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株的某种昆虫死亡;此种昆虫正常群体中也可产生少量突变型个体,突变型个体食用突变型植株不会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型植株对此种昆虫的变异起到了定向诱导的作用B. 突变型昆虫和突变型植株的出
13、现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C. 突变型昆虫的存在导致此种突变型植株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大D. 此种昆虫和此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能够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环境。【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型植株会导致此种昆虫中不适应生物碱的个体死亡,使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对此种昆虫的变异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A错误;B、突变型昆虫和突变型植株均未与原来的物种产生生殖隔离,故它们都不是一个新物种,不能增加物种多样性,B错误;C、突变型昆虫
14、食用此种植物的正常类型和突变类型均不会死亡,则突变型昆虫的数量可能会增加,对突变型植株的捕食也增强,因此突变型昆虫的存在不会使突变型植株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大,C错误;D、此种昆虫和此种植物之间通过相互选择能够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9.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不同患者的遗传方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3种遗传方式。在人群中任意两个该病患者婚配时,后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全部正常B. 全部患病C. 正常:患病=3:1D. 一半患病,一半正常【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分析可知,患者有三种可能性:I常染色体隐性(aa),II常染色体
15、显性(B ),III伴X隐性(XdXd或XdY)。【详解】A、第一种和第三种组合,即由亲代aaXDXDAAXdY获得的子代AaXDXd或AaXDY都正常,A正确;B、第一种和第一种组合,即由亲代aaaa获得的子代全为aa,都表现患病,B正确;C、分析其他组合,后代没有出现正常:患病=3:1的情况,C错误; D、第一种和第三种组合,即由亲代aaXDYAAXdXd获得的子代AaXDXd(正常):AaXdY(患病)=1:1,D正确。故选C。10.咔唑(含N有机物)具有潜在致癌性,且结构稳定难以清除。为了获得高效降解咔唑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针对该方案的表述错误的是( )A.
16、 油田淤泥样品需要作灭菌处理B. 该方案中的添加CNFM的培养基是典型的选择培养基C. 平板培养是为了筛选出目标微生物D. 咔唑浓度最低的摇瓶内为目标微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分离的基本步骤为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筛选等。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常用到培养基,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功能。【详解】A、为了获得高效降解咔唑的微生物,从图示可知,欲从油田淤泥中分离相应的微生物
17、来进行降解实验,因此样品不能作灭菌处理,否则得不到目的菌株,实验失败,A错误;B、该方案中的添加CNFM的培养基是典型的选择培养基,能降解咔唑的微生物能生长,不能降解咔唑的微生物不能生长,起到选择的作用,B正确;C、平板培养通过看菌落的特征(如透明圈的大小),可以筛选出目标微生物,C正确;D、咔唑浓度最低说明被降解的多,摇瓶内的微生物降解咔唑能力强,为目标微生物,D正确。故选A。11.某些效应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
18、,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B. 提高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C. 通过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可直接杀灭癌细胞D. 癌细胞一定是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合成了CTLA-4、PD-1【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的循环流
19、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详解】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A正确;B、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高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减弱,B错误;C、抗体不能直接杀灭癌细胞,C错误;D、从题干中无法看出癌细胞一定是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是影响了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合成了CTLA-4、PD-1,D错误。故选A。12.细胞的代谢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下列叙述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红桥区 2020 届高三 生物 第一次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