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分数除法.docx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分数除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1 1、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倒数的认识。课本 P 28-29 例 1 及相关做一做,练习六的习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学生从合作探究中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3、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学习重点:学习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1)83321577563180140(2)833815771533180180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 28 页,完成下面各题。1、计
2、算例 1 并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把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2、我能给出倒数的定义(试一试):3、说一说怎么理解“互为倒数”的?判断“53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我还知道了()。5、我的小问题:。(通过课前独学,你还有什么问题?记录在前面的横线上。【课中导学课中导学】三、导入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六年级数学上册六年级数学上册第第三、四单元三、四单元导学案导学案下面的知识和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哦!四、独学检测1、说一说:小组展示独学收获。2、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习题,并互评。3、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解决的由他们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给予引导。)五、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自学例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53的倒数的?怎样找到 6 的倒数?1、我能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_(1)写出53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行。(2)写出 6 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 1 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616612、想一想 0 和 1 它们有没有倒数?倒数是多少?六、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评价、质疑、优化。【检测反馈【检测反馈】1.独立完成书本 P28“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2.P29 练习六第 1、2、3 题3.P29 练习六第
4、 4 题。4.53()()74()()【思维拓展思维拓展】P29 练习六第 5 题。【总结评价【总结评价】1、这节课我发言()次,展示()次,答对()次,改对()次.合计()分.2、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太棒了!有进步!加油哦!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课本P30-32 例 1 及相关“做一做”,练习七第 1、2、3、4 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类比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理解分数除以整数,总结法则,正确计算3、培养观察、
5、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4、对学生进行(节约纸张,爱护环境等系列环境保护法知识教育。)学习重点:学习重点: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知识准备知识准备长方形纸若干张。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复习引入: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45100174125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_。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 30-32 页,完成下面各题。1、阅读例 1 主题图,根据书本提示自己试着折一折,算一算。在学生拿出纸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纸张、不乱涂、乱画、乱扔,要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卫
6、生,给自己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及环境保护法知识等系列法制教育。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3、我的小问题:。【课中导学课中导学】三、导入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四、独学检测1、说一说:小组展示独学收获。2、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习题,并互评。五、合作探究自主探究:1、阅读例 1,自己拿出一张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看能够想到几种不同的折法?对照不同的折法,列式计算,注意它们的计算过程以及算理。2、比较例 1 出现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你觉得哪种算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_3、阅读例 1 的第二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并用折纸来验证自己算对了没有?_4、
7、根据自己的折纸实验和算式,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要如何计算?5、我能自己完成 P30“做一做”。6、思考:(1)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_(2)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_六、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评价、质疑、优化。对于合作效果比较理想的小组及时提出表扬,其他小组要给以鼓励。【检测反馈【检测反馈】1.独立完成下面各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763213161520855351013962.完成 P34 练习七第 1、2、4 题3.完成 P34 练习七第 3 题【思维拓展思维拓展】小东在计算一道除法时,把除以 6 按乘 6 算了,结果得32,正确答案应是多少?【总结评价【总结评价】1、我的收获
8、:小组评价:友情小提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自我评价:太棒了!有进步!加油哦!。2、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一个数除以分数。教科书 P 31 例题 2 及相关做一做,练习七第5-10 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能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学习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复习引入。1、小明 2 小时走了 6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2、填一填:32小时有()个31小时,1 小时有()个
9、31小时。二、新知预习:1、阅读例题 2 主题图及题目,要“比较谁走的快”可以比较他们的什么?如何列式?我的想法:(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与大家探讨、交流。)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一个数除以一个()的数,等于()3、我不明白的问题:【课中导学课中导学】三、情境导入,板书课题。四、独学检测1、组内交流:将独学收获及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2、组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收获及发现的规律。五、合作探究1、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法小组评价:(1)32小时走了 2 km,估一估 1 小时走()千米?(2)我能动手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结合线段图,思考:要求小明的速度,第一步可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
10、?(3)结合解题思路,思考:要怎样计算?它把除法转化成什么?怎样转化?2、计算例 2 第二个算式 想一想 可以转化成什么?3、通过上面的 2 道计算题,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下你发现的规律吗?4、练一练:完成书本 P32“做一做”,想一想除法转化成乘法的要点是什么?六、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评价、质疑、优化。【检测反馈检测反馈】1、填一填,记一记:(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2)把 6 厘米长的硬纸条平均剪成长32厘米的小段,能截()段,每段占全长的()。2、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七第 5 题。3、判一判。(1)877 与 787的计算结果相同。()(2)一个数除以61,这
11、个数就扩大 4 倍。()4、完成练习七第 9 题。想一想: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我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5、完成练习七第 6、7、8、10 题。【总结评价【总结评价】这节课我发言()次,展示()次,答对()次,改对()。第四课时第四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 33 页例 3 及相关的做一做,练习七第 11-12 题。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学习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学习难点:明确混
12、合运算的顺序。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203-1355421775+36020-5(75+360)(20-5)2、我会找规律。1 121=2131=211=1=212=2=213=3=被除数不为 0 时,我发现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 34 页,完成下面各题。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2、算一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51(32+51)155132+511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里
13、,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我的发现与疑问:。自 我 评 价:很 满意!()有 进 步!()加油!()【课中导学课中导学】三、情境导入(师可用主题图引入,也可结合身边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入)板书课题。四、独学检测1、说一说:小组展示独学收获。2、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习题,并互评。五、合作探究1、阅读例 3 题目,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每次吃半片,每天吃 3 次。可以先算出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可以吃几天,根据题意,应先2、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_3、独立完成 P33“做一做”4、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
14、同样适用,正确复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友情小提示: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数字,理清计算顺序,弄清计算方法,不要忘记检查。六、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评价、质疑、优化。【检测反馈【检测反馈】1、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43是 45,这个数的61是多少?(2)21与31的积除以65,商是多少?2、独立完成 P35-36 练习七第 11、12 题,组内互评。【总结评价【总结评价】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小组评价:第五课时第五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 36 页练习七第 13-17 题。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5、。2、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学习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知识准备1、回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_2、在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以利用整数的(),使计算简便。二、独立完成练习七的第 13、14 题。三、小组合作解决课本练习九中的第 15、16 题。我的困惑:()【课中导学课中导学】四、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五、独学检测1、在小组内说说独学第一、二题。2、展示独学第一、二题内容。3、互批独学第一、二题,并进行星级评价。六、合作探究,质疑优化。1、小组展示独学第三题内
16、容。2、组际之间互相提问,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检测反馈【检测反馈】1、填一填。小组评价:(1)43()32()8543(2)72里面有()个141,87是125的()倍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31651516107541458543+8334(157+95)451【思维拓展思维拓展】P36 练习七第 17 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做。)【总结评价【总结评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自 我 评 价:很 满意!()有 进 步!()加油!()2 2、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
17、个数的应用题。课本第 37 页例 4及相关的做一做,练习八第 1-3 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运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学习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学习难点:能够自己找出题中的关系,列出方程。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复习题:根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4,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 35 千克,他体
18、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上题是把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 37 页,完成下面各题。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出(),根据题意画出(),写出(),列出(),解答检查。三、我的小问题:【课中导学课中导学】四、谈话导入五、独学检测1、在小组内说说独学第一题。2、展示独学第二、三题内容。3、互批独学第二、三题,组际之间互相提问,并进行星级评价。六、合作探究,质疑优化。(1)解决例 4 的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小组评价: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写出等量关系式。(3)这
19、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5)也可以应用算术方法来解答此题:【检测反馈【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女生有 20 人,是男生的54,男生有多少人?列式为()A、2054B、2054C、54202、一根绳子用去 24 米,正好占全长的31,绳子全长()A、16 米B、36 米C、48 米D、72 米二、独立完成 P38“回顾与反思”,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三、完成 P39 练习八第 1、2、3 题。【总结评价【总结评价】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2、自我评价:()()()()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已知比一个数多
20、(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课本第 38 页例 5 及相关的做一做,练习八第 410 题。学习目标:1、理解稍复杂的“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学习重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流程:【课前独学课前独学】一、知识盘点我会写出等量关系式。1、鸡的只数是鸭的75。2、某洗衣机厂去年计划生产洗衣机 12 万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51。实际生产洗衣机多少万台?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 37
21、页,完成下面各题。1、“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2019”,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为:()(1-2019)=()2、通过预习,我明白了:我的小问题:【课中导学课中导学】四、谈话导入五、独学检测1、在小组内说说独学第一题。2、展示独学第二题内容。3、互批独学第二题,组际之间互相提问,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进行星级评价。六、合作探究,质疑优化。1、阅读例 5,并思考下列问题,若有问题可以小组讨论。(1)要求爸爸体重,需要题目中出现的哪两个条件?小组评价:(2)画出线段示意图,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注在线段图上。想一想上一题的线段图和这一题的线段图有什么区别?(3)写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单元 分数 除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