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单元.doc
《03第三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单元.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采撷中华诗词瑰宝第三单元教学设想单元设计理念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落实为统领,创设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境,以教材课文的学习为依托,落实课标精神(任务群+人文主题),立足具体学情,秉持“课文讲析无需面面俱到,读写实践务求全面落实”的原则,完成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的人文主题“生命意义的思考”,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不同的审美追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2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的写作实践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引发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这一单元话题的关注,生发对古诗词深刻意蕴与艺
2、术匠心的思考与梳理。3通过示范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引导学生掌握古体诗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体诗的当代价值,增强传承意识。4通过示范研读、诵读品悟、合作探究的方式,认真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引导学生掌握唐诗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唐诗的当代价值,增强传承意识。5通过示范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鉴赏的方式,认真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声声慢,引导学生掌握宋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宋词的当代价值,增强传承意识。5积累有关文学常识和重要字词。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2掌握
3、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3认识古诗词的特征和艺术感染力。教学难点 对古诗词的当代价值的认识与思考。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鉴赏研读法。教学课时 十四课时。1第七课群文教学设计,共3课时。2第八课群文教学设计,共4课时。3第九课群文教学设计,共4课时。4古诗词朗诵教学设计,共1课时;5作文指导:学写文学短评,共2课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示范研读,揣摩语言,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默写这首诗;诵读归园田居(其一),把握作品内容和诗人情感。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短歌行的特色;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归园田居(其一)所描绘的田园好风光。审美
4、鉴赏与创造体会曹操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诗句,走近陶渊明,感受其人格魅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曹操忧患意识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树立生涯规划观。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曹操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诗句,走近陶渊明,感受其人格魅力。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短歌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比兴、典故等表达技巧;让学生全面认识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树立自己的生涯规划观。教学方法 示范研读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法。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古体诗鉴赏方法。一、知人论世1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
5、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古体诗,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观念、重要方法,最早由孟子提出,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方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诗歌解读、欣赏方法,贵在联系诗人、联系全篇,建立丰富的读解背景系统,然后以此观照读解某个作品,读出诗人原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理想志趣、生
6、活经历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都是诞生在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但具有不同的诗风。短歌行的写作背景有多种说法。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当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末。这仅是小说家言。建安时期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具有“建安风骨”,刚健有力。曹操的短歌行深沉地抒发了心忧天下、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风格。陶渊明处在老庄哲学思潮抬升的乱世,常常陷于入与出、忧与游的精神纠葛之中。东晋安帝义
7、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终老田园。归园田居组诗主要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2、 知人入诗1导入: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内兴文学”,开创建安文学,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他就是被誉为“英雄诗人”的曹操。他的诗有文气,有才气,难得的是大气,大气之中有英雄豪气,更有王者霸气,诗中有这样大气魄的人并不多,袁枚说过“有天下第一等真情,方有天下第一等好诗”。今天我们来认真学习曹操的“以天下第一等好诗,抒天
8、下第一等真情”的短歌行。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酒宴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闻乌鹊鸣叫,往南飞去,曹操有感横槊赋诗短歌行。3了解诗人生平:展示陶渊明生平,让学生齐读。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开创了田园诗,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史料记载:东晋时局动荡,陶渊明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首次出仕做官,到义熙二
9、年(406年)彻底告别仕途,其间一共十三年,有“五进五出”的经历:(1)公元393年,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职;(2)公元398年,35岁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次年冬以母丧辞职;(3)公元404年,40岁离家,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隐居;(4)公元405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5)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陶渊明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政治黑暗,陶渊明曾多次辞职,41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任职八十余天,恰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辞官回乡,
10、归隐田园,写了大量田园诗,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了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三、反复诵读(一)自由朗读,揣摩气韵朗读提示:要注意到四言诗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停顿与延长的变化,要读出曹操的气度,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中的忧思与慷慨。(二)小组互读,通晓诗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看注解,互读互译,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提交老师。(小组交流。)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少)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的心在不断地思念)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摘取)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屈驾来访)5契
11、阔谈讌,心念旧恩。(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满足)(三)指名朗读,师生点评朗读点拨:1节拍:二二节拍;2语调(句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老师范读,体会诗情(五)师生齐读,读出情意有一个人对曹操诗中的慷慨悲凉体会特别深刻,那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让我们随着他的歌声再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概。播放鲍国安吟唱短歌行的视频。我们虽然不会唱,但我们可以通过吟诵、演读来再现诗
12、人的情怀。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等会请同学为我们展示,与鲍国安PK一下吧。学生配乐朗诵(音乐背景英雄的黎明)。最后齐读课文,注意节奏、韵律,读出作者从忧愁到激亢的情绪变化。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鉴赏短歌行。一、知人入诗:英雄诗人与英雄诗歌知其人,入其诗学生回顾第一节课内容(知人入诗、写作背景),教师适当补充。二、诵读诗歌:言为心声与读出心意吟其诗,通其意(一)自由朗读,揣摩气韵(二)小组互读,通晓诗意(三)指名朗读,师生点评(四)老师范读,体会诗情(五)师生齐读,读出情意三、品析诗歌:寻找诗眼与体味诗情品其诗,悟其道(一)寻找诗眼发现诗歌的情感基点要点提示:诗眼,是诗歌精神的凝聚点,是观照全诗情
13、感的所在。发现诗歌揭示诗的主旨、精炼传神的字,就能找到“诗眼”。提问: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明确:“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是“诗眼”。(二)忧在何处梳理诗歌的结构线索紧扣诗眼“忧”,可引导学生对诗的四节分组概括,梳理本诗的线索:忧思难忘所忧为何何以解忧归心解忧。(意思切近即可)(三)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曹操忧从何来?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用了什么手法?分小组,结合具体诗句,交流讨论。一忧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将人生比作“朝露”,一会儿就干了,极言人生短促,感叹时光易逝。二忧求贤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人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里,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回音?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士的思念之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将贤才比作碧空中的皓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表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心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当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诗人将贤才比作“乌鹊”,写出他们徘徊犹豫、不知投靠谁的心态。三忧功业未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借用周公热切殷勤接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招纳贤才的热诚。除了
15、“周公吐哺”,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表明了诗人招纳人才的态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人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天子宴请宾客的句子,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的求贤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诗人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深。小结:诗歌紧扣一个“忧”字,微吟低徊,娓娓道来:人生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生短暂之叹;人才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能臣的渴求贤才之叹;天下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雄主的渴望建功立业之叹。(四)何以写忧聚焦诗歌的写法提问:诗人是如何表达忧愁和志向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1巧用典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且为人们
16、所公认的故事或诗词。诗中使用典故叫“用典”,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丰富诗歌的内容,强化诗歌的内涵,耐人寻味。“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贤才若来投奔自己,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来招待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韩诗外传,作者以周公自比,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海纳百川,诚心接纳英才,诗人希望自己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2巧用比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
17、时光何其短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得不到贤才,忧思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士们还没有选好归宿。“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还在徘徊,并急于找到可依托的明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山高、海深,来比喻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周公来自比,表示自己一定会像周公那样厚遇贤士,让天下英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五)致敬英雄总结课文,背诵诗歌1总结课文:短歌行写的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抒发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与感叹,同时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诗歌的前面写得沉郁悲凉,后面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
18、有低沉,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体现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的传世名篇,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那种珍惜时间、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好好学习的!2师生试背:老师背出句,学生背对句,师生一起试背这篇课文。四、走出诗歌:时代碰撞与诗意延伸练其笔,抒其怀(一)感文随笔今天,我国也面临着一个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从1978年开始,我国走出国门的高端人才已达150万,回来的不到50万。清华、北大几乎成为了美国哈佛、英国剑桥的培训班,美国科学杂志把中国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读这
19、首短歌行,你有何感慨?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随笔。(二)作业布置钟嵘诗品评价曹操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阅读短歌行,找出其中的“悲凉之句”,反复诵读,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感时伤乱、求贤建业的复杂心情的作用。附: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鉴赏归园田居(其一)。一、理解诗歌之意1导入:将现代年轻人向往北上广深与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作对比,追问田园有什么吸引陶渊明,引入课堂激趣、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检查预习,理解内容。全班齐读,然后正音,评点。要求准确地朗读全诗,强调易错字、关键字。正音:羁鸟(j) 守拙(zhu) 榆柳(y) 樊笼(fn) 荫(yn) 暧暧(i)3释义,译诗。
20、了解学生的学情,疏通诗歌含义,用现代汉语翻译每一句诗的意思,为诗歌讲解奠定文本基础。释义:韵:气质,情致。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荫:遮蔽。墟里:指村落。虚室:静室。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译诗: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我的性格本来就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啊。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我来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我的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也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
21、荡。狗在深巷子里叫,鸡在桑树顶上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我,居住空房中有的是空闲时间。我长久地被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二、发现园田之美1以“陶渊明的园田有方宅,还有”引导学生找寻意象。合作阅读:“开荒南野际,虚室有余闲。”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品味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境:典型意象的组合,白描手法,以动写静,比喻,反衬。重点不仅仅放在解读写法上,更重在让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读出田园的宁静、清净、自由、和谐之美,最终将学生引导到对陶渊明的心境的解读上来。中间八句主要是写景,在景物描写中透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如“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一段,以动写静,绘声绘色,构成了一幅
22、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同时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诗人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诗人写田园景物,用实笔描绘,使之具体形象,生动美好;而写官场生活,则用比喻,如“尘网”“樊笼”等,使人望而生恶,以反衬田园生活,就更加激起人们对污浊的仕宦生涯的厌恶和对淳真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语言朴素自然,如“方宅”“草屋”“榆柳”“狗吠”“鸡鸣”等。2提出问题:陶渊明的田园到底美不美?让学生结合诗句,带着想象走进诗境,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本来是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诗人描写了恬静、幽雅的田园风光,它空阔、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原来是作者“久
23、在樊笼里”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就觉得处处皆美、其乐无穷了,即使是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而欣慰。3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请学生带着情感诵读以上诗句,以加深印象。三、发现人格之真1提出问题:前面欣赏的诗句已经写尽“田园”,那么在剩下的诗句中陶渊明到底想说什么?朗诵,研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字词句入手,把握诗人情感,分析人物形象。开头两句总领全诗,中间几处照应题旨,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以“复得”应“误落”,以“自然”应“丘山”,互为映带,以结全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