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古诗阅读专题复习:林则徐专题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一轮古诗阅读专题复习:林则徐专题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古诗阅读专题复习:林则徐专题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林则徐专题练出嘉峪关感赋(其三)林则徐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燕碛入遥天。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注】林则徐在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嘉峪关。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燕碛:代指关外西域之地。贰负陈尸:贰负是古代神话中大逆不道的神,人面蛇身,因杀了自己的同类,受到黄帝惩罚,变成干尸。匈奴断臂:汉武帝采用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统一了西域。1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思接古今,直接引出重镇敦煌和已废弃的旧塞阳关,营造
2、了沉郁厚重的历史沧桑感。B颔联叙中带议,嘉峪关绝不能与鸿沟相提并论,早在汉武盛世,西域即已列入华夏版图。C颈联巧用典故,歌颂了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和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业绩。D作为客中赠别诗,诗人立马嘉峪雄关,追古思今,浮想联翩,悲怨陡生,艺术感染力强。16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6分)_15D(“客中赠别诗”错误,由本诗的标题及全诗的内容来看,应为咏史怀古诗,且“悲怨陡生”的说法也不准确,这首诗的情感是昂扬高亢的,抒发的是真挚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16抒发深沉悠远的家国情怀,他驻足嘉峪关,抚今追昔,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礼赞华
3、夏文明的悠久,他借用贰负作恶被诛的典故,歌颂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缅怀汉武大帝的丰功伟绩,他引经据典,盛赞汉武帝重用贤臣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表达对国家中兴的殷切期待,他借古抒怀,期盼道光皇帝能振作精神,励精图治,重振国威。(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注释】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七十里。林则徐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1841年6月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函谷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