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案.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6教案 教学内容:习作6教学目标1、懂例文铅笔刨刀,知道这篇例文写了有关铅笔刨刀哪几方面的内容。初步感知状物文章的写法。2、能借助习作要点探讨的提示,比照例文,懂得写一种文具的要领。3、按习作的要求视察自己的铅笔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态怎样,上面有什么图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说再写。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按习作要求视察自己的铅笔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态怎样,上面有什么图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说在写。难点:懂得如何抓住文具的特点进行有依次的描写,如何写出文具的特点和用途。教学打算:一件文具及其介绍的范文
2、。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细致视察图画,并能够根据肯定的依次对景物进行描述。简洁地写一些图中的景物,写一些图中的动物。一、视察图片1、出示图画2、小挚友们,今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你们很熟识的挚友,相识他吗?3、细致地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什么?4、指名说5、对,他就是我们都很熟识的铅笔刨刀,能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刨刀吗?6、指导学生有依次的说二、用简洁的语言大致描述图片1、同座位相互说一说2、指名说3、指名完整地按依次描述图片三、写作指导1、指名描述一下所看到的铅笔刨刀2、相机板书:外表、形态、颜色、特点、用途3、你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看看有一位同学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所
3、看到的这个可爱的小刨刀,先来一起看一看吧4、出示例文指名读一读5、和学生一起评析例文(他写了小刨刀的什么,是怎么写的)外表:形态小房子颜色特点刨刀在烟囱里一扇小门是用来倒铅笔屑的用途用来刨铅笔的6、现自己想一想,学着这个同学的样子,选一个你所熟识的文具,把他说给同座位的小挚友听听,过会儿再说给大家听7、指名说话8、老师相机评析四、我的非常钟1、有一位同学也写出了他喜爱的文具,想不想听一听?2、出示例文3、评价:文具是我们不行缺少的学习伙伴,他们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这次得习作课,我们就来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文具,看看谁能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晰。4、同座位相互说一说5、指名说五、当堂完成草稿1、同
4、学们说得真好,把你们说得写下来就是一片特别精彩的文章,想试试吗?2、当堂进行草稿写作 其次课时学习目标:修改习作一、我的非常钟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仔细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须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二、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足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看法。三、沟通习作,师生评议四、朗读习作请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仔细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须要修改。五、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欢乐。2、师生评价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习作的评价,留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共享他人
5、习作的欢乐。六、誊写作文要求:1、抄写仔细,书写工整。2、留意标点符号的位置。完成作文稿,在作文本上进行誊写,老师相机指导。 板书设计外表形态颜色特点用途 才智瞬间: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支配有三篇课文:18“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19狼和鹿和20放飞蜻蜓。从内容和体裁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值得留意的是,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以此为视角反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从全册的角度看,本组课文带有较强的思辩性
6、、科学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不仅可以带来欢乐、安逸的情感体验,还能启迪我们去理性地思索某个问题,明白道理,获得真知。二、教学目标:1、通过详细的语言材料教化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到处遵守社会公德。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学问,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化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育。4、仔细视察图画,结合已有的学问,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三、教学重、难点:同教学目标四、教学措施及策略: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读
7、悟”为主线,加强说写等训练,注意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教化。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主动沟通。3、利用现代教化媒体,提高学生的相识,感受课文内容的内涵。注意复述,因课设练。五、课时支配共计12课时“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2)狼和鹿(3)放飞蜻蜓(2)习作6(2)练习6(3)18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汤姆在爸爸的教化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告知人们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晰。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学情分析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书,要能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
8、,要专心体会,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人感受到那种喜不自胜的神态和心情。同时要相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缺憾,但他并不懊悔,爸爸坚决的话语给他以深刻的教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需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化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到处遵守社会公德。3、练习用“允许、必需”造句。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改变。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需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需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难点: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需放掉这条鱼。2、理解课文最终一句话。教学打算:幻灯片、卡片教学时间:二课
9、时第一课时【63】一、揭题质疑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索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擅长思索的结果。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探讨: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四、读课文,提出问题。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其次课时【64】(一)围绕课题设疑1、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2、指名朗读课题探讨: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为什么必需把这条鱼放掉?(3)结果怎么样?下面,
10、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三)沟通自学状况1、沟通第一个问题(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板书“爸爸”“赞许”(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许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的儿子真聪慧、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娴熟。”(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娴熟?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2沟通其次个问题(1)为什么必需把这条鱼放掉?同桌学生探讨
11、,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2)比较句子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b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指导学生同“低沉、肃穆”的语气读好其次句话。(3)对爸爸的这个确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板书:不情愿理解词语“允许、必需”,练习造句。指导读好这句话3沟通第三个问题(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下面,我们要实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劝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怜悯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劝服爸爸不要放掉鱼。四人小组探讨(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提示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假如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b
12、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c没有人望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需遵守,不能随意改动。b在有人望见的状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望见的状况下更要遵守规定。c做人要诚恳、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需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板书:斩钉截铁(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骄傲。他会想些什么呢?(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同桌练读
1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4学习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懊悔了吗?出示最终一句话,指名朗读。“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始终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决的话语”指什么?始终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2)齐读最终一段(四)总结课文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板书:必需自觉遵守规定(五)作业练习复述课文板书17“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汤姆:惊喜不情愿爸爸:赞许斩钉截铁必需自觉遵守规定18、狼和鹿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14、、理解引号的作用。采纳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实力。4、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5】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问:当你们刚看到课题的时候,曾想到它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2、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它写了什么?二、初读指导1、标上小节号,一边读一边想想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繁殖捕杀枯黄生气勃勃惨灾难葱绿传染病生儿育女*指名读一读*探讨“怎样抓住它的关键部件记忆字形?*说说你不能理解的词语,集体探讨。三、课堂作业
15、1、练习读课文,打算读给大家听。2、抄写词语繁殖捕杀枯黄生气勃勃惨灾难葱绿传染病生儿育女3、描红其次课时【66】一、听写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幅画来描绘。想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不太好画的部分用直线标出。沟通自己的画。2、探讨:(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状况?森林呢?(2)后来狼和鹿的状况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3)结果,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理解:凯巴伯森林从今成了鹿的“自由王国”。*体会森林里闹饥荒的情景。3、板书:三、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第三课时【67】一、复习1、从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
16、凯巴伯森林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产生这样改变的缘由是什么?2、凯巴伯森林从今成了鹿的“自由王国”是什么意思?二、接着学习课文1、学习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尽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2)人们特意要爱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2、探讨:(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2)“坏蛋”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大坏蛋”呢?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留意的。三、由事明理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感悟一种道理,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之后,让学生置身于
17、这种环环相扣、层层推动的组块式的阅读历程之中,利于三年级的学生充分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以及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语段咀嚼推敲,把玩回味,从而感悟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概念。)四、练习朗读全文。五、指导复述指导:恰当引用文中例句,有利于复述。同桌练习复述。指名当众复述。六、作业总结:今日,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当随意歼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同心协力,为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七、生活小水滴最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去调查,了解身边
18、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索,如何阻挡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爱护地球。假如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地球的漂亮和人类后代的华蜜。板书设计大约四千只狼和鹿超过了十万只八千只病鹿19放飞蜻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学问,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学问,明白道理。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探讨性学习活动。教学打算:关于蜻蜓的图
19、文资料,配套光盘教学时间:3课时(包括课堂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8】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1、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2、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挚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得的人民教化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3、初读,理清脉络:(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其次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依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愉快情景。2、读第三段(11
20、自然段)(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3、激起悬念。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简单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终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原委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三、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学生找出简洁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3、老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其次课时【69】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1、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原委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3、老师组织课堂探讨: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1)陶行知的语气:“慈祥的”、“商议的”(敬重孩子,耐性、民主,孩子们简单接受他的教化)(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相识到它是益虫,应当爱护)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3)
22、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4、练习分角色朗读。(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5、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特别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学生小结。(老师点评)三拓展沟通,深化理解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2、学生整体默读全文,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课后探讨性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绽开沟通
23、。)板书设计19放飞蜻蜓陶行知:中国闻名教化家漫步-望见孩子们捉蜻蜓讲蜻蜓的结构、特点、功能商议说:“放了它,好不好?”习作6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2、仔细视察图画,结合已有的学问,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教学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教学难点: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前打算:配套光盘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70】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精确、可爱。2、学生依据课件内容说话。二情境启
24、思,例文引路1、让学生视察图画(几个小挚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突然就驾临在正在劳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供应提示语:蜻蜓有的无望地说:有的生气地说:有的不解地说:有的苦痛地说: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2)指名发表看法。4、读例文,再沟通。(1)学生自由读。(2)指明朗读。(3)师生沟通: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2、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练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