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设计意图:本节课支配在学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连加连减在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经出现过,所以把重点应放在怎样列竖式计算和合理计算。通过商店买帽子这一熟识的情景,再加上漂亮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然后依据三顶帽子的价格可以求出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比较自然。接着再进行探讨列竖式的方法,可以用三种竖式来计算,强调基础性。三顶帽子的价格分别是28元、35元、22元。由于28+22可以凑成50(整十数),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列式时可以先把红帽子和灰帽子的钱数加起来,再加绿帽子的钱,比较便利。给学生创建了思维的空间
2、。 学习连减时就是把连加的例题变更一下,因为学生已经有基础,不会感到很困难,强调连减的竖式不能把三个数叠起来。整堂课让学生探讨、比较、反馈,留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 3培育学生视察、分析的实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采纳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连加 情境式引入 1(出示课件) 例题 鞋帽商店里有红帽子每顶28元,绿帽子每顶35元, 灰帽子每
3、顶22元。王阿姨买这样三顶帽子一共要多少元? 红帽子绿帽子灰帽子一共多少元? 28元35元22元 2提问: (1)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2)要求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你打算怎样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提问引导 视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 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2)分组探讨三种方法的优劣 ( 课件出示 ) 要求: 先分小组探讨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打算怎么做) 把本组探讨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展示给大家,并说说有什么优点 方法一: 28352285(个) 2 8 6 3 31 5 2 2 6 3 8 5 方法二: 2
4、8 31 5 6 3 2 2 8 5 方法三: 2 8 3 5 21 2 8 5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法一: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识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 费时间 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支配格式,假如写不好,简单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3,竖式由两个削减到了一个 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简单丢掉其次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更省时间 2、在计算时可以把个位的8与2先相加凑十,比较便利。 缺点
5、: 1、三个数叠在一块简单出错。 (3)除了这三种方法以外还可以怎样算呢? 可以把红帽子的价钱与灰帽子先加,再加绿帽子的价钱,比较便利。 28+22+35=85(元) 2 8 50+35=85可以口算(课件出示) 21 2 5 0 三、巩固练习 (你喜爱怎样算就怎样算) 36+24+17= 53+19+27= 41+27+13= 四、出示例题 学习连减 王阿姨在鞋帽商店买三件玩具共花85元,其中红帽子28元,绿帽子35元,灰帽子要多少元?(课件出示 ) 三顶帽子一共花 红帽子 绿帽子灰帽子 85元 28元 35元 ( )元 提问:(1)怎样列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852835= (
6、2)你能依据刚才探讨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本子上做一做 (课件出示) 老师通过行间巡察,可能发觉有以下三种状况,老师先出示第(1)(2)种 (1)8 5 5 7 (2) 8 5 2 8 3 5 2 8 5 7 2 2 5 7 3 5 2 2 通过学生评议,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而第(2)种是用简便算法,值得提倡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853528= 从85元里先减去绿帽子的钱35元后再减去红帽子的钱28元,再求回帽子的钱。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指出: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写竖式如上面这道题,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写竖式 做一做:84
7、2630= 782840 572019 由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老师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学生干脆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同学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同学只写了第一步竖式,其次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用比较好的方法做的同学可以提出表扬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减两步式题,应留意什么? 揭示课题: 连加连减 ( 课件出示 ) 五、巩固练习 第一关 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 ) 计算:(书上第2页,干脆在书上写得数) 75920= 72640= 其次关 每条线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课件出示 ) 第三关 发展练习 ( 课件出示) 选52、18、22
8、、10中的其中三个数自己写成一道连加,一道连减并计算。 课后练习 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 六、小结。 ( 课件出示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5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沟通,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驾驭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依次。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课前打算: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9、105 6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64 26 73 97 82 17 82 10-4 46 28 10-6 10-3 37 91 55 10-2 45 6-0 2、算式接龙。(小组学生相互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 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3、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解并描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其次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其次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嬉戏叫做“算式接龙”
10、。 二、探究沟通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讲解并描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望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当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其次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解并描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望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
11、学例2。 讲解并描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探讨沟通,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其次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探讨怎样列式,怎样计算,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日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细致视察图意
12、,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也可以是9-2-3=4。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学问呢?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4+2+1读作:4加2再加1,表示把4、2、1这三个数合起来。 8-3-1读作:8减3再减1,表示从8里面去掉3,再去掉1。 教学反思: 加强视察指导。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着重提示学生留意视察,让学生登记演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量改变状况,进一步和算式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大脑里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为驾驭计算依次打好基础。 连加、连减是
13、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殊是其次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当驾驭连加、连减的计算依次,克服计算障碍,要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22年月日课题连加、连减编写者:教学目标: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2、培育学生计算实力,提高学生的口算实力,并培育学生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
14、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激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欢乐。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打算: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打算过冬(出示口算卡片)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生读题说结果:13-5=18+7=86-4=64-40=(说出计算方法)9+4+3=14-5-4=8+7+3=7+4+6=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马上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15、)1)你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师板书: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果?”时贴出问题卡片2探究沟通: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2)小组合作沟通3)指生汇报沟通:(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2862+34+236285 2828+343462+23+238585师:同学们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其次种象楼房,第三种象一座小塔,你喜爱哪一种呢?3收集了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兴奋呀,瞧它们又忙着往洞里搬运松果了。出示信息条爸爸运走2
16、9个,妈妈运走27个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1)生独立解决问题2)独立计算,假如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过程。4)你喜爱哪种方法?4师生小结比较不同,小结方法三、实际应用现在,小松鼠可兴奋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好玩的学问呢!48+25+17=76-28-19=同桌合作完成题目。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7+59+20=72-6-40=37+10-5=81-7-70=课堂小结:今日学习的学问,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修改看法:备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
17、案 【学问与实力目标】 1、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敏捷、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使学生探究并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 2、培育学生正确计算的实力和迁移的实力,发展学生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 3.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驾驭加减混合的依次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敏捷、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提高计算实力。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口算
18、我最棒 98420267592072640 2、填一填 57+38=73-26=35+37=60-42= 3、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将接着探讨三个数的加减法。 4、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我们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瓜,我们分小组进行竞赛,下面是我们竞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28个其次组34个第三组22个 二、自主探究,连加连减 1、小组合作沟通,提问题列算式。 学情预料: 第一组和其次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其次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2=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2= 第一组比其次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其次组比第三组多摘了
19、多少个?34-22=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2。 2、小组探讨: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3、我们一共摘了84个西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料: (1)844026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2)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怎么列式呢? 40+2666846618 假如写成一个算式,应当运用小括号。 84(4026)18读作:84减40加26的和。 留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三、深化探究,加减混合 1、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加、连减 苏教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