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惊奇的大石头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 惊奇的大石头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其次组的一篇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我国闻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探讨最终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索、执著求索的珍贵品质。 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仅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索、擅长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取得胜利,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详细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索、擅长动脑、执着追求写详细的。 学情分析 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学问和李四光学生也很生疏,可以课前布置学
2、生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1.相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惊奇、闻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探讨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相识新奇心在独创创建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探讨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相识新奇心在独创创建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打算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学问查字典找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3、 你见过大石头吗?假如你见到一块大石头(老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爱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惊奇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查预习状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主子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闻名、藏在后面、孤零零、静静、躲闪、陨(yn)石、大坑(kng)、 卧进、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岭、流域(y)、遗(y)迹、 探讨、震(zh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
4、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探讨,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终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溶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特别寒冷,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读课文思索 1、小李四光给你留下了什么
5、印象? 老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索,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2、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五、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相互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打算全班沟通。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简单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示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留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留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7惊奇的大石头 著藏
6、巨恐坑卧推秦域纪遗震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默写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一)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惊奇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惊奇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索:惊奇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探讨。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绽开探讨: 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浩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密密层层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唯恐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7、;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晰”。 (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问。 (二)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气()。它应当()。可它()? (三)感受人物品质 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索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 全班沟通: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爱好: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爱好呢,这块石头有什么惊奇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缘由。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新奇之心。 2、李四光
8、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足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气(),应当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肯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始终想了许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仔细的看法。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特地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究的珍贵品质。 7、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
9、学探讨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您说:_。 三、分角色朗读 四、沟通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务,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探讨成果,貌似平常的事务不平常,新奇的童心所发觉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挚友们也有剧烈的新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索,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奇妙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打算。 板书设计: 惊奇的大石头不惊奇的大石头 想了
10、很多年最终弄明白 特地考察震惊全世界 进一步考察 好问执着 教学反思 惊奇的大石头讲解并描述的是我国闻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很多年的探讨最终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索、擅长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珍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仔细钻研了教学用书,确定了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领悟李四光是如何思索问题、提出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绽开探讨:(1)惊奇的大石头“怪”在哪里?(2)李四光是如何思索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在
11、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绽开探讨,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密密层层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特别大;从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唯恐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明白了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想这么大的石头“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而且连大人也说不清晰。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的确“怪”。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紧接着,我引导学生探讨其次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
12、话,感受李四光思索问题的过程。(3)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晰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在不断地思索和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他那勤于思索、擅长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精神。因此,我教化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终几段,重点抓住“很多年”“直到”“才”“特地考察”“发觉”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究的珍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 三年级语文惊奇的大石头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
13、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惊奇、闻名、地质学家、捉迷藏、静静、躲闪、密密层层、转来转去、爱好、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探讨、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索、擅长动脑,执着求索的珍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有来的过程,领悟李四光是如何思索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详细内容写详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挚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
14、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沟通材料,质疑解难 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 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 沟通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讨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其次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沟通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
15、,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爱好: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爱好呢?这块石头有惊奇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_所以_让学生说说缘由。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新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 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足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气_,应当会把草地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肯定_。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16、 5、这个问题李四光始终想了许多年,直到_才_,可用直到_才_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仔细的看法。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特地考察了这块大石头_。 三、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究的珍贵品质 1、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究,探讨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2、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打算。 三年级语文上册惊奇的大石头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奇、闻名、地质学家、捉迷藏、静静、躲闪、密密层层、转来转去、爱好、平整
17、、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探讨、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 3.感受李四光勤于思索、擅长动脑,执著求索的珍贵品质。 4.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探讨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相识新奇心在独创创建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领悟李四光是如何思索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详细的。 教学资源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打算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汇报预习效果。(检查字词和沟通查阅李四光的
18、资料) a、惊奇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导入)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为什么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爱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惊奇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难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闻名、藏在后面、孤零零、静静、躲闪、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岭、流域(y)、遗(y)迹、 探讨、震(zhn)惊 3.学生质疑解难(学生质疑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选择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作分析。)
19、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4.完整地齐读课文。 5.指导写字。对难字和易错字重点强调。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留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留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三、合作探究,理解品尝 1.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请概括一下讲了他小时候一件什么事呢?(小时候的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围着巨石捉迷藏的的事) 2.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索: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留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勾画详细词)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
20、躲藏这也是缘由之一启示学生多角度思索) (4)对本段中的重要、生动的字词指导朗读,并作适当的评价 生一:“你的声音洪亮,假如突出一下其中勾画的几个词,会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石头的大。” 生二:“你的语气有强弱,不错!” 2.文本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这里可能适当想象一些,丰富文本)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然后选择学生上台表演。(提示学生留意表演的语气、手势呀动作等,还可以加上适当的道具让表演更为生动逼真) 3.学习最终两自然段,小组探讨。(过渡语: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奇怪的大石头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奇怪 大石头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