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的单位》数学教案.docx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的单位》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的单位》数学教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的单位数学教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相识体积和容积数学教案 相识体积和容积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单位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等学问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先让学生通过小试验的活动,用两个相同的量杯倒入相同的水,再放入石头和马铃薯,让学生视察水面的改变状况,感受“物体占有一些空间,物体有大有小”。通过视察,发觉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说明它们都占了肯定的空间;还能发觉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当学生有了比较充分感性体
2、验的基础上,再揭示体积的概念。接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再揭示容器的概念和容积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学问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简单混淆的两个概念。本节课的学问难点在初步理解和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教学中,应主动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操作、说一说,小组探讨等多种形式,切实驾驭所学的学问。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详细的试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实力目标:在操作、沟通中
3、,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加合作精神和宠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详细的试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设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阅历,通过试验和视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的参加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打算:课件、两个相同的量杯、石头、水、土豆、粉笔盒等。 教法学法:动手实践、合作沟通、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从前在一个镇上,有一家面条店,老板特别奸诈,对店员也很苛刻。月底,要开工资了,老板总想犯难店员,一天,老板煮了一碗满
4、满的面条,叫店员端给客人,但前提是不许洒出一滴面汤,否则,这个月的工钱一分不给。店员皱眉想了想,心中有数去端,结果一滴也没洒出来。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吗? 生1;分成两碗。 生2:用另一个碗盖着。 师揭晓答案:其实店员的方法是一只手用筷子把面条夹起来,面汤下降以后,另一只手去端面条碗。其实这个故事隐藏着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数学学问-相识体积和容积。(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感受体积。 (一)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帮助老师完成小试验。 桌面上摆了两个同样的杯子,装了一样多的水,并作好记号。 1试验一:把小石头放入水杯中,杯子里的水有什么改变。为什么? 生:水面上升了,因为石头占了一些地方。 师小
5、结:石头占去了一部分水的体积,所以水升起来了。(板书:石头占有一些体积) 2试验二:老师有一个比石头大的马铃薯,把马铃薯放入水杯中,杯子里的水有什么改变,和第一个杯子相比,哪个的水面上升得更多?为什么? 生:其次个杯子的水上升得更多,因为马铃薯比石头要大。 师小结:物体有大有小,所占的空间也有大有小。(板书: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师:粉笔盒放在这里,占了肯定的空间,粉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粉笔盒
6、的体积;老师站在这里,也占去了肯定的空间,老师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老师的体积。同学们,你知道老师的体积和粉笔盒的体积,哪个更大吗?为什么? 生:老师的体积大,因为老师所占的空间多。 师:老师的体积比粉笔盒的体积大。你能像老师这样,举例比一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生1:讲台的体积比黑板的体积大。 生2:课桌的体积比盆栽的体积大。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题目:把大、小石子分别放入装满水的两个同样大的杯里,哪杯溢出的水多?(生:其次杯)为什么? 生:因为其次个石头比第一个石头要大 师追问:两个杯子原来都装满水,把石头放进去,水就会溢出来。那么溢出来的水的体积与石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生:
7、溢出来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 2出示题目:商店把同样的盒装饼干摆成三堆(如下图)。这三堆饼干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生1:相等。 生2:不相等 师:请同学们用一分钟的时间宁静地思索一下,再来回答。 生:因为每堆饼干都有8盒,每盒饼干的体积相等,8盒饼干的总体积也相等。 师:看来饼干的总体积与所摆的形态无关。 三、讲授什么是容积。 (一)老师出示两套书,问:同学们喜爱看课外书吗?(生:喜爱)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了两套好看的课外书,分别是四大名著和成语故事,老师把它们装进了书盒里,你能说说哪个书盒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吗? 生:四大名著 师:我们把两套书拿出来验证一下,同学们都猜对了,四大名著的体积
8、大一些。这个书盒可以装这本书,粉笔盒可以装粉笔,水杯可以装水,像这些可以装东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容器。(板书:容器)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齐读一遍这句话。书盒所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粉笔盒所能容纳粉笔的体积就是粉笔盒的容积。(师举起一个杯子)这个杯子也是一个容器,你能说说什么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1:水的体积。 生2:杯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师:什么是油桶的容积? 生:油桶所能容纳油的体积就是油桶的容积。 (二)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容积的理解。 1.练习1:下面哪个玻璃杯的容积大一
9、些? 生1:一号杯。 生2:二号杯。 生3:相等。 师:这两个杯子的容积比较接近,不能干脆看出来,你能想方法比一比吗?请在小组里沟通一下。 生1:先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杯子,以第三个杯子里水的多少来推断谁装的水多。 师:这个方法可以,但是假如只有这两个杯子,没有第三个容器了,你有方法比较出来吗? 生2:先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假如其次个杯子中的水不满,说明其次个杯子大;假如其次个杯子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溢出来,说明第一个杯子大;假如其次个杯子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
10、给学生,不仅增加了学生探究的爱好,而且还培育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实力。】 2.练习2:下面两个盒子,哪个盒子的容积大?为什么? 生:其次个盒子的容积大。因为其次个盒子能容纳6个杯子,第一个盒子只能容纳4个杯子。 四、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分和联系。 (一)出示题目:从外面看两个盒子同样大,那它们的体积相等吗? 生:相等。因为从外面看两个盒子同样大,它们所占的空间一样大。 师:容积呢? 生1:相等。 生2:不相等。 生3:不肯定。 师:容积指的是盒子里面的空间,所以我们要打开盒子来看。(出示打开图) 容积相等吗?为什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容积不相等,因为其次个盒子比较厚,所以它里面所能容
11、纳的物体体积就变小了,也就是容积变小了。 师:通过这道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体积相等的两个容器,容积不肯定相等。 (二)(举起一个保温杯)同一个容器,它的体积和容积相等吗?为什么? 生1:相等。 生2:不相等。 师:为什么不相等? 生2:因为保温杯的材料有厚度,占了肯定的空间。 师:体积是从外面看的,而容积是从里面看的,容积要扣除材料本身的厚度。也是说同一个容器的体积比容积大。 (三)选一选。指名回答 (1)求一个油桶能装多少油,是求油桶的()。容积体积 (2)求一个木箱占的空间有多大,是求木箱的()。容积体积 (3)求一个木箱能容纳多少东西,是求木箱的()。容积体积 (4)盛满一杯牛
12、奶,()的体积就是()的容积。杯子牛奶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分,理解学问间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五、全课总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相识体积和容积 石头占有一些空间 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实行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13、先通过试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视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验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终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培育学生动手操作的实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到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阐明: 1、学问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相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对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
14、的表象; (2)能够进行比较,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培育学生的视察、动手实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索、探究、沟通,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 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经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 (2)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爱好深厚; (3)学生小组协
15、作的实力和数学语言概括的实力不强; (4)学生对体积概念比较生疏。 教学策略: (1)故事激趣策略:采纳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2)自主学习策略:采纳试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实力,采纳学生动手操作试验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 (3)合作学习策略:采纳小组学习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协作实力。 教学资源与设计: 教具学具: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4个1 cm3小正方体模型 , 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概念 1、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
16、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情愿来看着图给大家讲一讲。(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 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1: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设计理念: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初步建立体积概念表象。】 2、试验证明。 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下面我们做个试验验证一下好吗? 生:好! 老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其次个杯子,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
17、状况,为什么? 生1:其次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其次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设计理念:通过试验,让学生明白石头占据水的空间的道理。】 3、揭示体积。 师:对,其次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是由于石头占了水的空间。 师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石头,问:这两个石头谁占的空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个占的空间大些? 生:大石头占的空间大。 师:怎样用试验证明呢? 生:把两个石头放入装有同样多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间大,上升少的占的空间小。 师:那你做个试验给大家看好吗? 生做试验,其他学生视察。 师: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大小两个石头占的空间有大有
18、小。 【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试验,明白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培育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实力】 师出示下面的课件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生:电视机占的空间最大,手机占的空间最小。 师:物体都占有肯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学生回答 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 生: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其次大,手机的体积最小。 师再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生:(一一推断)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设计理念:让
19、学生通过视察、思索,比较,建立体积的概念。】 二、创设冲突情境,引出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视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出示课件: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 学生出现争辩。(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好比较) 【设计理念:老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觉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究竟谁大谁小?老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出示课件), 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左边的长方体有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有15个,而
20、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比右边的大。 师: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 师: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前不能干脆比大小,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师:像计量长度须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须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须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精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书本,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汇报: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21、三、体验感知,相识体积单位 师:请你们猜一猜1 cm3、1 d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探讨后回答:我们想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 cm3 究竟有多大呢?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1 cm3的正方体。 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 生:我是用尺量的,量出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 cm3。 师:请你们找找,四周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 cm3。 生1: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 cm3。 生2:计算机键盘的按钮的体积近似于1 cm3。 师:请找出1 dm3的正方体,与1 cm3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和体积的单位 新课 年级 下册 体积 单位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