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doc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17 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第 17 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联系实际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比较分析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
2、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历史使命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比较项目时间理论标志第一次18 世纪 60 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第二次19 世纪 70 年代电磁学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2.教师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
3、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5.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A.时间:20 世纪四五十年代B.“催化剂”(社会保证):二
4、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社会化C.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B.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A.“克隆”是什么意思?(克隆是英文 clone 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第三次 科技 革命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