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总第总第 41-4241-42 课时课时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课题乘加、乘减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课时第 1、2 课时导学内容教科书第 59 页的例 1,试一试及第 62 页练习十五 1 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导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不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导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乘加、乘减不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导学方法挂
2、图导学过程师生活动任课教师自主意见一、复习引入1、口算。72=86=45=8+72=9+86=45-12=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乘法,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乘加、乘减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3、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1出示教科书例 1 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孩子们买书包用去 55元,还买了 6 个文具盒,文具盒每个 7 元。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买文具盒
3、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用55 元加上买文具盒的钱;要求买文具盒的钱,应该用 76;最后算式列成:76+55教师:76+55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加。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2、完成教科书 59 页“试一试”说一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出来。500+123264103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
4、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分析出运算顺序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计算出结果。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既有加减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四、课堂作业完成 62 页练习十五 1 题。200177472260+1812+245导学反思总第总第 43-4443-44 课时课时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课题除加、除减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课时第 1、2 课时导学内容教科书第 60 页的例 2,试一试,61 页“课堂活动”及第 62 页练习十五 1、2、3 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
5、运算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导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不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导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除加、除减不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导学方法挂图导学过程师生活动任课教师自主意见一、复习引入1、口算。272=806=425=80+272=4 9+806=425-12=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乘法,后加减2、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除加、除减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3、板书课题。二
6、、探究新知1.教学例 2出示教科书例 2 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小明买 2 个篮球用去70 元,还买了 1 个足球用去 45 元。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多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多多少元,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多多少元,应该用45 元减去每个篮球的钱;要求每个篮球的钱,应该用 702;最后算式列成:45702教师:45702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除,再算
7、减。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2、结合例 1、例 2 的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 60 页“试一试”说一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出来。11081955+362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分析出运算顺序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计算出结果。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2、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3、教科书 60 页“试一试”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42540
8、+21524384、完成 61 页“课堂活动”。四、课堂小结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的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依次计算。五、课堂作业完成 6263 页练习十五 1、2、3 题。导学反思总第总第 45-4745-47 课时课时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课时第 1、2、3课时导学内容教科书第 61 页的例 3,试一试,62 页“课堂活动”1、2 题及练习十五 48 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小括号,知道小括号的作用;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带括号的两步
9、混合运算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导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方法。导学难点感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导学方法挂图导师生活动任课教师自主意见一、复习引入学过程1、口算。152=306=225=24545=80+152=4 9+306=2255=24545+325=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乘法,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
10、计算2、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3、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3出示教科书例 3 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张阿姨买 1 件成人衣服和 3 件同样的儿童衣服,一共用了 207 元。成人衣服 1 件 120 元,1 件儿童衣服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 1 件儿童衣服多少元,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 1 件儿童衣服多少元,应该用 3 件儿童衣服的钱除以 3;要求 3 件儿童衣服的钱,应该用 207120;最后算式列成:(207120)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括号,并讲解小括
11、号的作用。教师:(207120)3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减,再算除。2、教师小结: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 61 页“试一试”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11527)5202(45+97)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分析出运算顺序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计算出结果。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2、完成 62 页“课堂活动”1、2 题。四、课堂小结在不带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的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依次计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五、课堂作业完成 63 页练习十五 48 题。导学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