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数据控制线项目建议书(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数据控制线项目建议书(模板参考).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 /江苏数据控制线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6一、 行业产业链6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6三、 行业竞争格局8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9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10一、 行业壁垒10二、 行业壁垒11第三章 产品方案分析1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1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13第四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15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15二、 建设方案1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16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7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19一、 项目选址原则1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19三、 创新驱动发展23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5五、 产业
2、发展方向27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1第六章 项目进度计划33一、 项目进度安排3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3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34第七章 人力资源配置35一、 人力资源配置35劳动定员一览表35二、 员工技能培训35第八章 节能方案38一、 项目节能概述3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39能耗分析一览表40三、 项目节能措施40四、 节能综合评价42第九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4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4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46三、 质量管理47四、 项目技术流程48五、 设备选型方案4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50第十章 环境影响分析52一、 编制依据52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3三
3、、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3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54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54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55七、 环境管理分析56八、 结论58九、 建议58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60一、 编制说明60二、 建设投资6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6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2建设投资估算表63三、 建设期利息6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6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65四、 流动资金66流动资金估算表66五、 项目总投资6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6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6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69第十二章 项目招标方案70一、 项目招标依据70二、 项目招标范围70三、 招标要求71四、 招标组织方式71
4、五、 招标信息发布71报告说明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建筑、汽车以及石油化工等产业,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003.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134.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24%;建设期利息18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1682.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8%。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4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952.83万元,净利润2008.3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13%,财务净现值1416.3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51年。本期项目具有
5、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行业产业链电线、电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其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及各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电线电缆的导体通常由铜、铝或铝合金制成,绝缘层和外护套一般由橡胶和塑料等材料制成。电线、电缆制造业的上
6、游行业为铜杆、铝杆及电缆料生产行业。在电线电缆的生产成本中,铜、铝所占比例较高,上游的价格变动会对线缆产品成本产生重大影响。铜、铝价格的上涨将会挤压电线、电缆制造业的利润。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其下游客户非常广泛,包括电力、通信、运输、装备、建筑、家电等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线、电缆制造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智慧城市、消费电子、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机器人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将为电线、电缆制造业进一步创造市场空间,也将对电线、电缆制造业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下游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发展电线电缆产品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下
7、游需求的增长将持续推动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电力行业方面,国家十三五电网规划指出,要以大力推进“一特四大”战略和电能替代战略,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到2020年,将形成西南、西北、东北三送端和“三华”一受端的四个同步电网格局。电网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式的重大改变,都将给线缆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机电行业方面,近年来我国推行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智能装备设备领域在政策扶持下得以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高速铁路也处于关键增长期,带来了对线缆产品的需求增长。(2)环保政策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广与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对实现经济可持
8、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电线电缆行业,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断出台,为环保电线电缆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2、不利因素(1)行业内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国内的线缆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低端线缆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品牌信誉难以树立。高端线缆产品则因为具有技术含量高、客户针对性强、资质门槛高等特点而供不应求,部分特殊产品依然依赖国外进口。(2)外资企业进入占据高端市场我国虽然是电线电缆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电线电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主要集中在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中低端电线电缆
9、市场。而国际线缆企业利用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对外扩展及转移生产基地等多种方式来占领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较大,在研发方面也有大量投入。目前世界排名前列的电线电缆制造商如法国耐克森、意大利普睿斯曼、日本古河等公司均已在我国建立了合资、独资企业,凭借资金及技术优势与国内企业争夺市场份额。(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线电缆产业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杆等,主要原材料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占据很大比例。铜作为大宗商品受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主要生产国的经济、生产状况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对电线电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017年以来铜价呈现回升趋势,加大了电线电缆企业的成本压力
10、。三、 行业竞争格局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截至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电线、电缆企业达3705家,累计工业销售产值1,412.87亿元。我国前十名企业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至10%行业集中度不高,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行业壁垒1、资质及认证壁垒根据国家质
11、检局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国家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根据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2002年7月1日),电线组件、矿用橡套软电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线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线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等五种产品需要进行强制认证。除此以外,根据下游客户的要求,不同客户还会对产品有质量体系认证要求,例如泰尔认证、UL认证等。这些都构成了电线电缆行业的资质及认证壁垒。2、资金壁垒一方面,电线电缆制造业属于料重工轻的行业,
12、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对流动资金的规模和资金周转效率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下游客户通常占款金额较大、付款周期较长的特点,对电线电缆企业形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同时,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不断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没有一定资金积累或支持的公司将难以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3、工艺、技术和人才壁垒电线电缆行业为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配套行业,随着下游产业对电线电缆在环保性能、耐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的材料研发能力、工艺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生产工艺、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优
13、秀的研发人员以及熟悉市场和产品性能的销售人员,形成了优质电线、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形成了新企业进入的壁垒。二、 行业壁垒1、资质及认证壁垒根据国家质检局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国家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根据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2002年7月1日),电线组件、矿用橡套软电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线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线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等五种产品需要进行强制认证。除此以外,根据下游客户的要求,不同客户
14、还会对产品有质量体系认证要求,例如泰尔认证、UL认证等。这些都构成了电线电缆行业的资质及认证壁垒。2、资金壁垒一方面,电线电缆制造业属于料重工轻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对流动资金的规模和资金周转效率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下游客户通常占款金额较大、付款周期较长的特点,对电线电缆企业形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同时,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不断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没有一定资金积累或支持的公司将难以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3、工艺、技术和人才壁垒电线电缆行业为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配套行业,随着下游产业对电线电缆在环保性能
15、、耐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的材料研发能力、工艺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生产工艺、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优秀的研发人员以及熟悉市场和产品性能的销售人员,形成了优质电线、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形成了新企业进入的壁垒。第三章 产品方案分析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667.00(折合约2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5059.28。(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千米数据控制线,预计年营业收入147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
16、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数据控制线千米xxx2数据控制线千米xxx3数据控制线千米xxx4.千米5.千米6.千米合计xx14700.00电线电缆行业为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配套行业,随着下游产业对电线电缆在环保性能、耐用性、安全
17、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的材料研发能力、工艺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生产工艺、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优秀的研发人员以及熟悉市场和产品性能的销售人员,形成了优质电线、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形成了新企业进入的壁垒。第四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
18、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二)总体规划原则1、总平面布置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预留发展余地。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道路、管网连接顺畅。建筑物布局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满足生产、交通、防火的各种要求。2、本项目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动力区和办公生活区。既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
19、能美化环境。3、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厂区围墙采用铁艺围墙。全厂设计两个出入口,厂区道路为环形,主干道宽度为9m,次干道宽度为6m,联系各出入口形成顺畅的运输和消防通道。4、本项目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区空地及入口处重点绿化,种植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创造文明生产环境。二、 建设方案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屋面防水、保温尽可能采用质量较高、性能可靠的新型建筑材料。本项目中主要生产车间及仓库均为钢结构,次建筑为砖混结构。考虑当地地震带的分布,工程设计中将加
20、强建筑物抗震结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25059.28,其中:生产工程16180.06,仓储工程5445.5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602.03,公共工程831.6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5104.1216180.062138.391.11#生产车间1531.244854.02641.521.22#生产车间1276.034045.01534.601.33#生产车间1224.993883.21513.211.44#生产车间1071.873397.81449.062仓储工程2464.065
21、445.57537.762.11#仓库739.221633.67161.332.22#仓库616.011361.39134.442.33#仓库591.371306.94129.062.44#仓库517.451143.57112.933办公生活配套441.772602.03408.333.1行政办公楼287.151691.32265.413.2宿舍及食堂154.62910.71142.924公共工程792.02831.6282.52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1959.5131.85绿化率13.36%6其他工程3907.2918.437合计14667.0025059.283217.28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
22、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江苏,简称”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之简称。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
23、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省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针对经济下行、中美经贸摩擦、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按原核算方法计算增长6.4%),总量达9.96万亿元,人均达12.36万元、居各省区第一。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02亿元、同比增长2%,税占比达83.
2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其中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6%、8.6%、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3万亿元和1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和15.2%。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面对的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从整体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
25、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叠加和江苏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路径指引和重大机遇。国家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为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我省拥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更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勇气和底气。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在危与机转换中把握战略机遇,既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又坚定发
26、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推向前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以内、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定上述目标,既考虑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
27、完成,又体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奋斗要求,努力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江苏和全国一样,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开放程度较高的江苏经济影响更为直接,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从国内来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
28、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发展动力正在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化,发展的稳定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为我省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必须准确
29、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江苏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增创江苏竞争新优势,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三、 创新驱动发展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一)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提升持续创新能力、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建设、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培育、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六大行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0、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形成高效合作、协同有序的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到2020年,苏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二)加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园区建设强化城市创新功能,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建立区域创新合作联动平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群。推动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促进功能。推动科技园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功能创新,建设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统筹推进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科
31、技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特别社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支持徐州、淮安、宿迁申报国家创新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立省级高新区。(三)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按照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的要求,探索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统筹配置的新模式,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推进苏南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支撑引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引导苏中地区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苏北科技与人才支撑工程,支持苏北地区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强科技
32、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以科技创新支撑跨越发展。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鼓励苏南高新区跨区域创新合作与产业整合,完善与苏中、苏北地区的挂钩支持、共建分园机制,打造苏中苏北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建设宁镇扬创新合作示范区,支持常熟市、海安县等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元左右(2015年价,下同),年均增长7.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
33、员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40%左右。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8%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人才资源总量达1400万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取得显著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服务业贡献份额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34、达到5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化战略格局和生产力布局更趋合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新的区域和次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在国家级新区中脱颖而出。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苏中和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企业、城市、人才
35、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内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形成,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力争实现倍增,保持开放型经济领先优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在“七个更”上取得更大进展,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创业致富蔚然成风,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实现省域教育总体现代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98%。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和“健康江苏”建设
36、取得重要进展,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建成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人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更加健全,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逐步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下降27%。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绿色江苏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增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五、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
37、的导向,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加快健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干部分。(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国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制定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行动计划,突出数控装备普及换代、现有装备智能改造、高端装备自主制造、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等重点领域,推进制造业装备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
38、化、智能化提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模式,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支持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网络生产新模式,支持工业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构建网络化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1000个智能车间(工厂)。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双百工程”项目、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三大计划,全面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推进节能改造示范、减排改造示范、再制造示范等。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促
39、进企业管理软件普及推广应用,推动机械、石化、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产业准入和监管办法,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推进重点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计划,支持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8。(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优先选择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发展成长性强、代表未来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节
40、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产业,细分行业、细分领域,做精做特做优做实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盐城海上风电、泰州和连云港生物医药、常州智能制造等集聚区建设。抓住国家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智能制造试点城市建设等机遇,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示范。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三)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打造“江苏服务”品牌。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41、,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重点发展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国际航运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平台经济、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业态。推进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大力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为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施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支持企业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培育56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2、。推动南京、苏州等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8%,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左右。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落实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延伸外资企业服务链,促进本土服务业提升发展,推动服务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制定落实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总结推广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加强苏港、苏澳、苏台、苏新、苏韩服务业合作。(四)优化产业布局沿沪宁线地区重点推动区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加快转型升
43、级,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沿江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滨江旅游等服务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有序推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压力大的产业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沿海地区重点推进沿海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园区和城镇“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物流、石化等临海产业,做大海洋经济规
44、模和品牌。沿东陇海线地区重点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南京等地推进市域制造业布局调整。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项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
45、,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第六章 项目进度计划一、 项目进度安排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单位:月序号工作内容246810121416182022241可行性研究及环评2项目立项3工程勘察建筑设计4施工图设计5项目招标及采购6土建施工7设备订购及运输8设备安装和调试9新增职工培训10项目竣工验收11项目试运行12正式投入运营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施工中应遵照执行下列工期保证措施,按合同规定如期完成。1、项目建设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2、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该项目施工。3、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4、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5、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