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难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难点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地形成与发展,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不易理解和接受。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窍门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授之以渔”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以下方法来突破电学部分的重难点,效果极佳。一、避轻就重 巧抓重点重点知识与其它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知识点往往由重点知识派生而来,教学中应集中主要精力,去讲深进透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便迎刃而解了。若不深入挖掘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只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果。当然,忽视非重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教学中应将重点、非重点知识结合起来,
2、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使思维得到强化的训练,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例如,在初中阶段,一般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用字母标出电路图中三条导线相交的结点;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根据电流的路径及各个结点的位置画出简单的电路图;电流表和电压表复位。例 1:请你画出如图 1 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并说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图 1 图 2 图 3解:(1)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2)标出电路图的结点 A、B、C、D。(3)根据电流路径,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经过 D 点和 R1 来到 A 点,电流在 A 点分开两路
3、,一路通过 R2 到达 B 点,另一路通过 R3 到达 B 点,两路在 B 点汇合到达电源负极形成回路。画出简单易看的电路图(如图 2)。由此可知 R2、R3 是并联,然后再与 R1 串联。(4)电流表电压表复位。由电路图 1 可知 C、A 两点之间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可看作同一点,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 D 点和 A 点,所以电压表是测量 R1 两端的电压。电流通过 A 点分开两路,一路经过电流表后,再经过 R3 到达 B 点,所以电流表是测量通过 R3 的电流强度(如图 3)。由上面例子,可看出分析电路的重要性。在复习中应特别强调分析电路,画等效电路图的必要性,使学生掌握这个基本技能。并能
4、养成遇到电学问题,先画出电路图。遇到电路图先分析电路的好习惯。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特别注意:要明确定律中涉及的 U、I、R。是同一部分电路的三个物理量。决不能张冠李戴把不属于同一电路中的 U、I、R 代入公式中计算。公式 I=U/R、U=IR、R=U/I,单从数学意义上并无本质不同,但从物理角度必须注意因果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阻碍电流的内阻,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也不能认为“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没有电阻”。例 2:如图 4 所示,有两个电阻 R1、R2 串联,电源电
5、压为 6 伏,电阻 R1 的阻值为 10 欧,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为 2 伏。求: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及电阻 R2 的电阻值。解: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U1=U-U2=6V-2V=4V,I1=0.4A,R2=5?这道例题是强调运用欧姆定律时,U、I、R 的对应性。决不能用 R2 两端的电压或电源电压除以 R1 的电阻值来求得通过 的电流,或用电源电压除以电流来求得 R2 的电阻值。二、精讲善导 启发智能启发教学是启发学生智能的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都明确了教学这一认识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主
6、导下,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事实说明,只有把教学中的主体思维启发起来,他们才能够主动地吸收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思想,教学过程中,强化对重点知识的启发,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 5,当开关 S 闭合前,两灯均亮(
7、较暗);闭合后,L1 不亮,而 L2 仍发光(较亮)。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 L1 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 S 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三、综合分析 总结方法在进行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强化系列训练是巩固、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有不少学生沉迷于题海之中,遇到困难头皮发麻、束手无策。究其原因,除了概念不清、规律不明、能力薄弱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抓住本质去透彻理解,不善于归纳总结解题的经验方
8、法。例如不少初中学生反映,电学习题涉及概念、公式多,解题头绪多,容易出错。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在这里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学生整理解题思路。表格的列,列出有关用电器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四个物理量。在一般计算中,出现用电器多为纯电阻,根据欧姆定律 I=U/R,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UI,在四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两个,就可以求出剩余的两个物理量;(有六种情况)表格的行,列出电流等物理量在各分电路和总电路的数值,或物理量在用电器的各种状态下(如额定工作状态、电路实际工作状态)的数值。而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或根据题设,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或一个,就可以求出剩余的物理量
9、,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事实证明,学生不断积累归纳总结解题方法,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四、和谐统一 遵循规律“和谐即等于最高自然规律的绝对要求。”物理规律以它的和谐统一而产生美感。例如,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进行类比,建立“一样高的电位”概念。可以通过类比手法,如,如果某学校三层楼上有九年级(1)、九年级(2)、九年级(3)三个班级,二层楼上有八年级(1)、八年级(2)、八年级(3)三个班级,那么九年级与八年级任意两个班级之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都相差“一层楼”。因为九年级各班处于“一样高”的三层楼上,而八年级各班级处于“一样高”的二层楼上。在电路中,也有“一样高电位”的概念。在电路中,无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点,即电位“一样高”。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各元件两端的公共点画出简化的等效电路。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充分利用物理的和谐与统一,就可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举一反三、自然而然地突破重点与难点。当然,对物理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教师不只做到以上方面,还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形象生动的比喻、联系生活实际的讲解与分析、启发理解的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笔者认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既能收到重难点的突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