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4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4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4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师王建梅单位甘泉县第一小学课题名称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案学情分析教师主观分析:班里全体学生都阅读过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作品,对作品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认识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比较快速地复述故事内容,能表达一定的阅读见解。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难点突破: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
2、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孙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今天,我们学习的
3、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著名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18 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 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14 火柴 小女孩 第二 课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