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学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学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不种)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不种)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例3 学习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来探讨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学习重点:探讨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任务,探讨沟通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 1、动手画一画。 在一个假设
2、周长是40m的圆上插小旗,每隔10m插一面。 2、一共插了多少面小旗?小旗的面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3、假如把圆拉成直线段,小旗的面数和间隔数有同样的关系吗?画图试一试! 小结:插小旗也是植树问题,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相当于一端栽,一端不栽。植树的棵树和间隔数( )。 二、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108页的例3,它是什么形态?有什么规律? (1)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2)思索: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探讨这个问题? (3)出示表格 (4) 我可以把(圆拉成直线),我的发觉是:(间隔数与棵树相同)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小结:在封闭图形上植树,棵数=间隔数。 2、 学生依
3、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 3、拓展思维:假如一个五边形,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 三、自我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检测。 1.填一填 (1)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在内侧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一共可以插( )面彩旗。 (2)正六边形的花圃每边有3盆花,顶点都有花,共有( )盆花。 (3)同学们进行体操表演,48人围成正方形,4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 )名同学。 2.判一判。 (1)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8人,最外层一共8864(人) ( ) (2)在五边形水池边摆花盆,每边放4盆,最少须要15盆。 ( ) (3)时钟3时敲3下用2秒,4时敲4下用4秒。 ( ) 3.教材第108的“
4、做一做”,先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植树问题”,再在小组内探讨沟通,再独立完成。 4、第9题,这是一道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胜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独立列式解答。此题现要求出跑道的的总长,再想要插26面小旗,有多傻拍个间隔,再用总长除以间隔数。 5、第10题,独立解答。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三) 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棵树=全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棵树 例3 12010=12(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种)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种)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P106例1。 学习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我要知道植树问题里间隔、
5、棵数、间隔长度和总长度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依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1、在探究活动中发觉规律,并能够用发觉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 2、理解“两端都种”状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案 1.了解“间隔:“的含义。 (1)感知”间隔“请伸出你的一只手,张开手指两个指头之间的缝隙就是”间隔“。 (2)一只手有( )个手指头,有( )个间隔。 (3)找一找生活中
6、哪些地方有间隔?在小组内说一说 2.自主探究,想一想间隔数与彩旗面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在全长10厘米的小路一边插彩旗,每隔5厘米插一面(两端都插),一共须要插多少面彩旗? (1)你认为本题中哪些词是关键词?( ) (2)请画出线段图( ) (3)依据线段图可知:全长( )厘米,间隔长度是( )厘米,间隔数是( )个,须要插( )面彩旗。 一、自主学习,了解”间隔“的含义。 1检查预习状况,让学生说说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2想一想:教室中第一横排一共有几个同学?每2个同学之间看成1个间隔,这些同学之间一共有几个间隔?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学习例1。 1
7、、你认为例1中哪些词语要引起我们的留意? 2、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一共须要多少棵树苗? 3、全长、间隔与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马路看做一条线段画图看一看,并完成下面的表格。(两端都栽) 4、运用你发觉的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1)读一读课本117页的例1,你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材117页左上图一个同学通过计算说: 一共须要( 20)棵树苗?你认为是否正确,举一个简洁的例子来验证一下:(温馨提示:假如路长是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 栽),要栽几棵呢?(画线段后解决) (3)在这条20米长的路上,每隔 5米栽一棵树,相当于把路平均分成了( )段,一段 看成一个间
8、隔,那么4段就是( )个间隔,每一个间隔点处种一棵树,那要种( )棵树,种的棵树比间隔数( )。 (4)请用发觉的规律去解决117页的例1,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过关测评 1、课本107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分组探讨,然后再说一说。 2、第3题,提示:电线杆的个数等于间隔数加1,生独立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第4题,生独立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提示:仔细理解“种的棵数=间隔个数+1”)(36-1)6 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第2题,提示学生首位都要设站,车中间按个数等于间隔数加1 。(12+1)1 4、第5题,生读题理解题意(温馨提示:从
9、敲响第1下到第5下结束,共有几个间隔) 8(5-1)(12-1) 5、 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20016-1 五、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经验了探究,在探究中你发觉了什么?在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在应用中你懂得了什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间隔数+1=棵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及教材练习九第1、2、5、7、8、9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敏捷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过程
10、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培育学生分析、比较、敏捷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沟通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索,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依据实际须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互动沟通。 教学打算: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1)题
11、: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须要打算几个瓶? 先让学生读题并思索: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 师引导学生思索,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即2.50.46(个) 这时,老师启发学生思索: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 学生思索后回答: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所以须要7个瓶子。 老师引导学生视察小结:虽然6. 25的非常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旧要向前一位进一。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
12、为“进一法”。(板:进一法) 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须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如装东西须要多少容器,做东西须要多少材料等) 2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引导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251.516.666(个)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汇报: 包装17个礼盒,即1.51725.5 (m),丝带不够。 师引导并小结:那只能取商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尾数应去掉。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13、 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须要用到去尾法?并比较一下这两个例题,有什么不同? (取近似值一个用的是“进一法”,一个用的是“去尾法”。) 引导学生发觉去尾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少1,进一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多1。 让学生思索:什么状况下用“去尾法”,什么状况下用“进一法”? 引导学生小结:假如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假如买东西或做成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完全的物品,用“去尾法”。假如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板书:依据实际状况) 三、巩固拓展 1出示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1题。 (1)组织
14、学生小组探讨,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学生发言,找出已知条件。 (3)小组合作沟通,整理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汇报: 2台1小时 23=0.4(公顷) 1台1小时 0.42=0.2(公顷) 1台3小时 22=0.6(公顷) 1台1小时 0.63=0.2(公顷)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7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一说是怎么取得的结果。老师强调:做东西时,只能舍去小数部分,用“去尾法”。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8题。 学生先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老师强调:装东西时,即使余下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9题。引导读题,并
15、让学生分析题意,说一说如何解答,再列式计算。思路:要算能买几支同样的笔,先算出买完相册后还剩多少钱,再用这些钱除以笔的单价。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问? 引导总结: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须要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因此,在取近似值时需依据实际状况来解决问题。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进一法 依据实际状况 去尾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 第1单元 小数乘法 第9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教材P15例8及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
16、问题,从中驾驭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验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学问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娴熟并正确地计算,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打算】: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列各式: 0.90.91O0 1.250.58 1.863.04+0.143.04 老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
17、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今日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视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视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觉。 生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0.8kg肉,每千克肉26.5元。 生2:鸡蛋有10元一盒的和20元一盒的。 生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100元。 师:很好!为了便利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教材第15页表格) 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肉26.50.8鸡蛋10
18、1 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材第15页表格。 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4:这位妈妈买完2袋大米和0.8kg的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1:我是用计算器算的。买2袋大米和0.8kg肉所花去的钱是61.2+21.2=82.4(元),100-82. 4=17.6(元),17. 610,所以用剩下的钱够买10元一盒的鸡蛋。 生2:我是估算的。1袋大米不到31元,2袋大米不到62元;肉的价钱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
19、=99(元),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呢? 生3:我也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1袋大米超过30元,2袋大米超过60元;lkg肉超过25元,0.8kg肉也就超过250.8=20(元)。假如再买20元一盒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60+20+30=110(元),110100,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2.回顾与反思 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简单发觉,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洁。 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觉,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其次种方法是把数往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五 年级 上册 数学 广角 植树 问题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