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2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2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2篇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1 我社在区委、区政府和市供销社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仔细实行党中心、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扎实推动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区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供销社落实综合改革详细状况汇报如下:一、区基本状况 区供销社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 10 人,其中科级干部 6 人。1997 年改制后,原有 5 个基层社基本名存实亡,社属企业资产基本空白。近年来,面对基层供销社基础薄弱,供销业务经营萎缩,服务功能弱化,民生问题突出等诸多困难,我们把打基础、图生存、促发展
2、作为预期目标,仔细实行中共中心、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改革活社、服务立社、项目强社、产业兴社为己任,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主动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体制创新,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在领办农夫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夫专业合作社、加强经营网络建设、完善综合服务社、扶持发展农产品基地、增加农夫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截至目前,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引领专业合作社 12 家,社属企业 2 家,村级综合服务网点 25 家。现已初步形成经营、配送、
3、信息、销售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二、已完成的改革任务、实行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贯彻中心、省市综合改革文件精神状况 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确定、 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看法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看法文件出台后,我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供销社、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指导部署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在广泛调研和多方征求相关部门单位看法的基础上,结合区实际,于 2017 年 3 月份出台了区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看法,把深化供销社改革纳入全区深化改革大局统筹谋划,主动推动。
4、2017年 12 月 29 日召开了全区供销社综合改革推动会,再次对加快推动全区供销社综合改革进行了支配部署,并对重点改革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详细的时辰表和路途图。(二)主动复原重建基层供销社 1997 年改制后,原有的基层社已不存在,近年来,我社根据先建阵地后服务再规范的要求加快网点布局工作。目前有 3 个基层社已复原建设并运行,其中,基层社 2017 年 3 月注册成立,制度章程已基本完善;王岘中心社 2014 年 6 月挂牌成立,改建经营门店 200 平方米;2018 年,在该社的基础上,区供销社合作联合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20xx 年,该中心投资 32.5 万元,新建经营
5、设施建设项目已按期完成,经营覆盖全区,并向区接近的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景泰县、靖远县、会宁县、平川区等县区辐射,形成有效营销网络,为开展多种经营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供销社 1997 年改制后,资产已买断,目前重新挂牌,在区社的指导下,由原有职工经营。(三)完善规范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 近年来,我社在深化调查探讨的基础上,细心组织选点,在人口集中的、镇,主动布点建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好用的综合服务社 12 家,把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销售纳入农村综合服务社,预料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00 万元,销售农资化肥 2500 吨,农膜 100 多吨。通过打造村级综合服务社,加快了供销合作社
6、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向村民延长,同时,承接了政府购买服务业务,促进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便利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四)领办创办农夫专业合作社 综合改革以来,我社把发展农夫专业合作社作为实现为农服务、助农增收,提高农夫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手,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民办、民有、民享的原则。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布局和优势特色产业,指导基层供销社领办农夫专业合作社,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通过基层供销社先后领办了城郊种植、明祥蔬菜种植、丰裕养殖等 12 家农夫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 5200 人,区社统一制作了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已为 12 家专业合作社统一挂牌,有 3 家合作
7、社获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五)主动打造网上供销社 为增加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我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及农商贸市场融合发展的看法(白政发201635 号),我社与区商务局主动沟通协调,联合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建成电商运营中心 1 家,乡镇电商服务站 5 家,村级电商服务点 25 家,其中,我社依托市电商公司挂牌成立了 5 家服务网点。(六)主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根据市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目标,强力推动农资连锁经营,成立了农资配送中心,改造农资仓库 2675 平方米,建成了乡镇级直营店 5 家,村一级经营网点 25 家。实行挂
8、牌标识统一管理,年均销售各类化肥 0.75 万吨,销售额 6647 万元。(七)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供销社改制后,原有职工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妥当解决,职工信访事务频繁发生。我社多次向区委区政府领导请示汇报,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化解多年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 132 名职工养老统筹问题。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原有乡镇基层供销社及网点名存实亡,与农夫利益连接不紧密,在复原建设上任务较重。2、新兴业务人才缺乏。就区级供销社机关来看,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偏大(50岁以上),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创新思路和实力严峻不足,缺乏年轻员工及新型专业化人才。3、场地
9、不足、资金缺乏,项目争取存在较大困难。基层基础薄弱,经营领域和规模偏小,在项目争取方面受到肯定的制约和影响。四、下一步的工作依据中心 11 号文件、省委 4 号文件、市委 67 号文件和区委 10 号文件精神,根据改造自我、服务农夫的总要求和围绕全区三农工作大局,突出流通重点、夯实组织基础,增加服务实力,着力创新发展。坚持扩大覆盖与提升质量并举,复原重建与创新发展并举,大力推动供销合作社组织、服务、经营创新。全力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区、乡镇、村组织体系健全、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有机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协调完备的基层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夫生产生活服务的
10、生力军和综合服务平台。1、健全运行机制,全面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整合供销社内部资源,理顺体制机制,优化机关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使之逐步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增加人员编制,建立联合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着力构建以联合社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以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穿、整体协调的双线运行机制。2、深化基层社改革,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全面推动基层社复原建设工作,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夫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不断强化基层社与农夫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同时,进一步加快完善治理结构,落实基层社三会制度,规范基层社和农夫
11、的利益安排,实现农夫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局面。3、适应新形势,规范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适应全区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化新形势要求,改造升级村级经营服务网点,在中心村和人口密度大的行政村和社区规范建设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日用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农村合作金融、土地托管、庄稼医院、惠农政策落实等综合服务,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实现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打造非常钟服务商圈,打通为农服务最终一公里。4、促进农夫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加大领办力度,各基层供销社、社属企业要主动领办生产类、流通类、加工类传统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销社 综合 改革 工作 自查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