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节.docx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节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节 第1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应当划分为基本草原的是( ).A.割草地B.放牧场C.旅游价值的草原D.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草原答案:A解析: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发原则中, 关于保护自然的有关规定,把保护( )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A水面B 湿地C 林地D 草地答案:A,C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可允许( )。A、船舶向地表水体倾倒垃圾B、电镀企业向表水体排放酸液G、在河漫滩设置垃圾填埋场并向河体排放渗滤液D、医院向地表水体排入经消毒处理关达到排放标准的含病原体污水答案
2、:D解析:D:本题主要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禁止 行为。向地表水体排放固废及河道内设置垃圾填埋场,均是禁止行为。某新建项目拟穿越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下列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中,应优先考虑的是( ) 。A 避让B 补偿C 减缓D 重建答案:A解析: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某镇环境监管部门发文禁止秸秆焚烧B:某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砼和预拌砂浆C:某市饮食公司要求所属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强化运行监管D:某煤码头对堆煤场建立了封闭料仓与传送装置,并安装了与城市扬尘视频监控平
3、台联网的视频监控措施答案:D解析: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的规定,大型煤堆应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应加以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装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城市扬尘视频监控平台联网。2022-1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禁止在沿海陆域内新建不具备有效治理措施的( )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A.化工B.印染C.燃气电厂D.岸边冲滩拆船答案:A,B,D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某排气筒高30m,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有一建筑物高26m,对该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是()。A: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执行标准限
4、值B: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C:排放浓度执行标准限值,排放速率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D:排放浓度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排放速率执行标准限值答案:C解析:该排气筒高度(30m)没有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26m)5m以上,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排放浓度执行标准限值。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加强空间管制,是指在明确并保护生态空间的前提下,提出优化生产空间和生活雪间的意见和要求,推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国土壁间开发格局B、加强总量管控,是指应以推进环境质量
5、改善为目标,明确区域(流域)及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上限,作为调控区域内产业规模和开发强度的依据C、加强环境准入,是指在符合空间管制和总量管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流域)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条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D、规划环评工作要尽早介入规划编制,并将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成果充分融入规划编制、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答案:A,B,C解析:见教材P27。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节 第2节根据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关于严格环境准入关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遵循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或等量替换”的原则,应在本省(区
6、、市)行政区域内有明确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B.对全口径清单内的企业落实减排措施和工程削减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经监测并可核实的,可作为涉重金属行业新、改、扩建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来源C.实施总量替代的,其替代方案应纳入全口径清单企业信息D.严格控制在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答案:D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A.小于30 B.大于30 C.小于20 D.大于20答案:A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
7、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是( )A、长沙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的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湖南省水利厅组织编制的湘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C、张家界市住建局组织编制的全市旅游总体规划D、株洲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全市工业发展规划答案:A解析:见教材P18。(2022年)某项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不达标,下列属于建设项目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内容的有( )。A.环境保护措施的可靠性B.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C.环境保护措施在国内外的先进性D.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目标贡献答案:A,B
8、,C,D解析: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各类措施的有效性判定应以同类或相同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为依据,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工程化实验数据,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贡献和影响。公众意见调查中给出采取的()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A.调查方式 B.调查对象 C.建设项目 D.环境保护方案答案:A,B,C解析:公众意见
9、调查,应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51案例2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 某拟建水利枢纽工程为坝后式开发。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88.7m3/s。运行期电站至少有一台机组按额定容量的45%带基荷运行,可确保连续下泄流量不小于5m3/s。 工程永久占地80hm2,临时占地10hm2,占地性质为灌草地。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共需搬迁安置人口3800人,拟在库周分5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库区(周)无工业污染源,入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10km处有
10、某灌渠取水口。本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蓄水将淹没古树名木8株。 库区河段现为急流河段,有3条支流汇入,入库支流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81.3mg/L,0.150.25mg/L。库尾河段有某保护鱼类产卵场2处,该鱼类产黏沉性卵,且具有海淡洄游习性。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答案:解析: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答:(1)
1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尤其是下游10km处某灌渠取水口的取水量;(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4)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以防止下游区域土壤盐碱化;(5)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的水量;(6)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7)景观用水。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答:(1)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因入库支流河水中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其他因素如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综合作用下,容易产生富营养化。(2)水质污染问题。若施工期管理不当,则施工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污染;运营
12、期也可能存在面源污染,特别是如果库区清理不当,库区水质还会变差。因本项目具有供水功能,故需严格保持库区水环境质量。(3)低温水问题。本工程为年调节水库,低温水下泄将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4)库区消落带污染问题。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水环境问题。(5)鱼类产卵场受到污染和破坏的问题。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的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势及水质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6)移民安置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加剧库区及河道的水环境污染。(7)氮气过饱和问题。由于库区长期蓄水,库区污染物及周边污染物的汇入等影响,库区水体容易产
13、生氮气过饱和,影响鱼类生活。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答:(1)大坝建设阻断了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2)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了鱼类产卵和孵化。(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将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这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鱼类。(4)库区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都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5)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这将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保护措施:(1)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2)妥善
14、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3)合理调度工程发电,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工作的长效性。(4)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5)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答:(1)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2)对临时征占的10hm2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3)对工程永久征占的80hm2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分层取土,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或其他
15、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4)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8株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5)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6)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7)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2.评价水环境影响时,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
16、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3.本工程带来的哪些改变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跨 ( ) 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A.地(市)B.省域C.重点流域D.重点区域答案:B,C
17、,D解析: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为两级,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地(市)和县 (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 )A. 循环水排水 B. 间接冷却水排水C. 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 D. 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下水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 5.2.1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C 正确)。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
18、试答案6节 第3节某新建高速公路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内有工厂4座、仓库3 座、居民住宅4 8处、学校2处。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 境,应预測的声环境敏感目标为( )个。 A.50 B.53 C.54 D.57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声环境敏感目标的识别。答案显然,居民区和学区。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 2022年底前, 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B 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22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C 到203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
19、达到85%、95%左右D 到2022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答案:A解析:这题有一定的难度。选项B 的正确说法是: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2022 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22 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 排放标准。选项C 的时间是2022 年。选项D 的正确说法是:到2022 年,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于2022 年底前基本实现。2022-24某项目运行过程中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发生重大变化,致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 考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