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归纳.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归纳.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归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非常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
2、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状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需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需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3、。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
4、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围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先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
5、大小确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根据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
6、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很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推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意:交换律,结合律,安排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围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先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
7、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确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根据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
8、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很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推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意:交换律,结合律,安排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4课题:期末复习第1618题。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4课时
9、课本第102页期末复习第1618题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娴熟地驾驭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意义,从而正确解决有关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加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实力。教学重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敏捷选择信息的实力。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动身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的方法。教具打算: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解题思路复习出示;(1)有5盘杯子,每6个放一盒,一共能放多少个杯子?(2)有30个杯子,每6个放一盒,一共能放几盒?(3)有30个杯子,平均放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里有几个杯子,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1)提问;为什么第(1)题要用乘法算?小结;按已知条件
10、来看,要求的假如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要用乘法来算(2)提问:为什么第(2)、(3)题要用除法来算呢?小结:依据应用超的两个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假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要用除法算三、解决问题1完成期求复习第16题。(1)完成第(1)题。学生绽开探讨,全班沟通自己的思索过程(2)解答第(2)、(3)题。2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1)出示题目,读题提问;“买1枝钢笔的钱可以买6枝圆珠笔”是什么意思。(2)学生解答并说说自己的解厘思路。3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随堂练习四1列式解答:(1)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2)40里面有几个5?(3)45除以9,商是
11、多少?2解决问题:(1)食堂买来56千克豆苗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2)6个小挚友折小船,每人折7只,一共折了多少只?(3)妈妈买来两块布料,每块长6米,布料一共长多少米?拓展训练:3位老师带68名同学到郊外游玩,每辆车限坐9人,有8辆这样的车。能坐下吗?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课题:期末复习第1015题。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0l0l页期末复习第1015题。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驾驭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视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学问,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复习。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打算:投影片。
12、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空间与图形的复习1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1)出示图。提问:这幅图中有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按什么来分类的?(2)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它是几边形的?(3)视察: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4)按肯定的依次、颜色可以将这几种图形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小挚友们下课也可以试一试。2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1)出示一只玩具熊,请处在4个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玩具熊的样子。提问:为什么同是一个玩具熊,但看到的却不一样呢?(2)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三、量长度的复习1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请分别比划一下:1米、1厘
13、米也许有多长。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1)出示图,请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各有几厘米。(2)再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留意:用尺量要留意方法四、时分秒的复习1时间单位有哪些?(板书)提问:l时等于多少分?说说川、时、1分钟、1秒大约有多长?2在钟面上有几大格、几小格?长针、短针、又细又长的针分别叫什么?3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1)学生填写。(2)集体订正,特殊留意第3幅、第4幅钟面。五、统计的复习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图。1提问:左面是什么?右面呢?蓝色的球在红球的什么方位?(即在东面、西面、北面还是南面)橘色的球又在红球的什么方位?2提问:中间这幅图
14、是由哪些物体架构而成的?3依据所学的学问把它们的个数数出来,完成统计图。4提问:你看到这幅统计图,能想到什么,2补充合适的单位。一棵大树大约高12()一枝钢笔长17()一张床长约2(),宽约150()小明身高140()小军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小强早上8()到学校,上体育课跑60米大约须要13()3画一画(1)画一根比1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2)画一根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3)2厘米的3倍的线段有多长,请你画一画。拓展训练:在()里写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小学生每天睡觉9()。2、小明跑100米用了18()。3、学生中午吃饭用了约20()。4、看一场电影大约用了2().5、1节动画片大约30
15、()。6、一节数学课40(),课间休息10(),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5课题:期末练习(一)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5课时一、填空。1.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个。2.量一量,左边这条线长()厘米。3.把1米长的电线剪去40厘米,还剩()厘米。4.325995.青青每天吃两个水果,一星期要吃()个水果。6.按规律接着填,并统计出每种字母的个数。(一条线上写一个字母)(1)abbabba(2)bccdbcca()个b()个c()个d()个合计()个7.右图第()层第()个是五边形,第3层第3个是()边形,线段在第()层第()个。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果
16、果每分钟大约走60()。米厘米2.方方家请的钟点工每天工作2()。秒分小时3.钟面上的时刻是()。9:59时05分9:054.得数是四十几的算式是()32+1862-15488三、推断题。1.每张邮票8角钱,3元最多能买3张这样的邮票。()2.被减数是八十几,减数是二十几,差肯定是六十几。()3.在装有红、黄两种球的袋子里,随意摸一次,摸到的球肯定是红球。()4.手工艺品展。瓷器展竹编展绣花展剪纸展石雕展景泰蓝展(1)石雕展的北面是绣花展。()(2)竹编展在瓷器展的西面。()(3)从景泰蓝展到绣花展肯定经过石雕展。()(4)从石雕展到竹编展不肯定要经过绣花展。()四、解决实际问题。买1棵小圣诞
17、树的钱可以买4件相同的圣诞礼物。(1)买5棵小圣诞树的钱可以买多少件圣诞礼物。(2)假如每棵小圣诞树36元,每件圣诞礼物多少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4105页期末复习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驾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估算、笔算。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娴熟驾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进行估算。教具打算: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笔算方法的复习1完成期束复习第1题。(1)完成第一组:43+25、43+28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
18、程。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师小结。(2)完成其次组:8654、8658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师小结。(3)完成第三组:75+675-6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比较:进位加、遇位减在笔算时要留意些什么,2通过刚才的计算、比较,你认为笔算加法、减法时要留意些什么?师小结。三、综合练习1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2)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方法。(3)分组笔算验证,指名板演。(4)师小结。2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1)3分钟内完成,了解按时完成的状况。(2)针对错误刚好订
19、正。3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1)学生读题,估计鸭、鹅的只数。(2)学生列式解答。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应留意的问题。课堂练习1口算。87-30=14-885-40=64-6092-887+880-323+70=62-4=65+9046+40=39+242+856-739+853-8=8+567+2681-553+82用竖式计算;7+287735=48十3758+32=6927=738=拓展训练:假如明明给军军3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原来军军比明明少几张邮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安排 复习安排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并理解乘法口
20、诀,能娴熟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学生在通过视察操作和沟通等活动中娴熟相识几边形,会测量详细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3、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6、感受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会用肯定、可能、不行能等词语描述事务发生的可能性。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究并理解乘法口诀,能娴熟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相识简洁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
21、回答简洁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三、复习措施1、将学生的零散学问集中起来,使学问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相互练习的学问网络。2、采纳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嬉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四、复习内容(一)说一说与乘除法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二)乘除法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2、学会依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视察物体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2
2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视察。四、方向与位置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五、时分秒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学问。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六、统计与揣测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2、揣测可能性:肯定、可能、不行能。3、应用“肯定、可能、不行能”说一句话和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期末 考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