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docx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高二地理教案: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主要特点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缘由及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及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 4.了解高技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刺激美国“硅谷”快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重点难点】 1. 鲁尔区的形成,衰落及综合整治 2.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与美国“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学习法 【学问链接】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_、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工业基础:丰富的_资源
2、。 3.主要工业部门:_、_、机械、化工、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 4.特征:以_工业企业为核心。 5.问题:原料和能源_、运输量大、污染严峻。 (1)概况:被称为_。位于德国_,地处欧洲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丰富(_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交通便利、水源足够、市场广袤。 (3)衰落缘由 生产局限于_部门。 _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 _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_、交通拥挤等。 (4)整治措施:调整工业_、发展_产业、优化_等。 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20世纪_之后。 2.特征:_企业为主。 3.分布地区:意大利_地区、德国南
3、部地区、美国_等。 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3)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_。 5.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_;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探讨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_;产品面对世界市场。 (2)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_;气候宜人;交通_;全世界的_高地;_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学习过程】 一、传统工业区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许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
4、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地位 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兴工业重要支撑点 问题 普遍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峻等问题 发展 20世纪50年头后,尤其是70年头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起先衰落,为此,各国实行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迁移应用 1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有() 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B德国慕尼黑工业区 C意大利中部工业区 D中国沪宁杭工业区 【答案】A 【解析】美国东北部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 二、案例探究德国鲁尔工业区 1.资源与五大工业部门
5、 鲁尔工业区五大工业部门的兴起,是建立在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基础上的。 3综合整治 20世纪60年头,鲁尔区起先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旺盛,变更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峻的局面,成为环境美丽地区。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整治方向 详细措施 效果 调整工业结构 削减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工业结构多元化,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结构比例渐渐协调 调整工
6、业布局 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削减运费,降低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化;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 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优化环境 严格限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环境美丽,对新企业的吸引力大增,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迁移应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鲁尔区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德国鲁尔区、美国中南部、英国东北部工业区均是传统工业区 C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之上 D19世纪70年头,鲁尔区起先衰落 【答案】C 【解析】在煤、铁资源基础
7、上形成的以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叫传统工业区。英国中部、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均是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旺盛之后,20世纪50年头起先衰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丰富的煤炭资源。 三、新工业区 1.新工业区的分布及特点 发展条件 内容 作用 区位优势 大批廉价劳动力 新工业区兴起有劳动力保障 小城镇用地、用水便利 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交通运输便利 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经济环境 20世纪70年头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 国内经济环境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8、新工业区兴起有资金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工业地域 意大利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骨干 工业结构 以轻工业为主 以重工业为主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环境污染 轻 重 (2)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分 (3)发展模式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在市场上的竞
9、争力。 迁移应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的是() A分布在国土的东北部和中部 B以轻工业为主,资本高度集中 C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D国家发展得益于国家经济高度开放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及特点,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中部,是20世纪50年头以后,利用当地及国际的有利条件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故选项A的观点是正确的;与传统工业相比,意大利的新兴工业生产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工业类型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资本集中程度低,发展模式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故选项C、D都正确,
10、不符合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的是B。 3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学问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改变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探讨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对世界市场。 (2)刺激“硅谷”快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美国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美丽 气候 属地中海气候
11、,暖和潮湿,相宜居住 交通 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科技 这里是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问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斯坦福等高校与产业部门相互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学问信息的创建、加工、传播和应用相互促进,使“硅谷”成为“美国高技术的摇篮” 市场 美国国防部始终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量 文化 “硅谷”文化广泛的包涵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激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迁移应用 4美国把很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充分
12、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 B C D 【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头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很多企业把新工厂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基础达标】 读“某国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220世纪50年头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有() 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 A B C D 320世纪50年头,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传统工业区
13、落户,其主要缘由有() 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养差该区用地惊慌该区环境污染严峻 A B C D 20世纪70年头以来,高技术工业方兴未艾。据此完成45题。 4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是() 学问密集,人才集中须要丰富的自然资源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要接近市场,利于销售 A B C D 5.影响高技术工业区位的主要条件是() 学问和技术 劳动力价格 现代化交通 能源和资源 A B C D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学问链接 一、1、鲁尔工业区 东北部 2、煤、铁 3、煤炭 钢铁 4、大型 5、 消耗大 “德国工业的心脏
14、” 中西部 鲁尔 传统工业 煤炭 钢铁 用地惊慌 结构与布局 第三 环境 二、1、50年头 2、中小型 3、东北部和中部 “硅谷” 4、工业小区 5、学问和技能 较高 美丽 便捷 人才 市场 基础达标 1.D2.B3.C 4.C5.C 6(1)生产、运输、销售和信息收集都由同一家企业完成,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彼此联系的联合企业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亲密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生产 (2)发展工业小区;主动发展第三产业;各生产企业紧密联系,逐步形胜利能齐全的联合企业;建立相互依靠、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销关系 拓展提升 1.B2.D 3.C4.A
15、 5.C6.A 7.B8.A 9.A10.D 11.B12.D 13(1)D(2)D(3)A (4)单一的生产结构;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工人工资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峻。 (5)变更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运用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加大企业规模和人才整合,形成现代装备制造(如钻井平台等)品牌基地;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工业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14(1)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增长快;创建产值高;出口比重大。软件企业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迁移)。 (2)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
16、势;资金来源丰富;工业集聚效应。 高一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A.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B.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课标层次最低要求:学会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图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通过案例相识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高要求:学生自已收集有关工业区的图文资料分析其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特点;联系本地工业实际分析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不同版本的课标体现A.人教版:通过德国鲁尔工业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
17、形成条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意大利工业小区与浙江温州乡镇企业的比较及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B.山东版:通过学问窗亚洲硅谷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反映影响工业区位的形成条件及新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活动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及传统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湖南版:通过阅读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活动想一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兴起的缘由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发展特色实现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的发展特点这一课标;通过课文工业与环境及活动、阅读实现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标。D.中图版:探究中关村为什么成为科技园区的首选及案例
18、探讨分析工业区位的条件通过课文内容实现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标要求。二、设计思想1.学生运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我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缘由,然后让学生用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调查增城新塘镇仙村很多水泥厂是如何发展起来又为什么停产关门和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缘由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与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等案例相结合分析新工业区形成条件、共同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布置
19、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分析深圳电子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这一探究活动提升课标要求。A.学问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实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驾驭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实力、综合分析实力及分析问题实力、解决问题的实力学问迁移实力;B.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学问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在学习过程中。C.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加全
20、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探讨法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传统工业引入新课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假如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2.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3.学生读图回答(培育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老师小结:第一次和其次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
21、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板书:(帮助学生形成学问系统)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1.德国的鲁尔区2.英国中部工业区3.俄罗斯的欧洲部分4.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5.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新课(一)德国鲁尔区(完成课前预习问题)1.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育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培育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实力)(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 工业区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