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及翻译.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及翻译登高原文及翻译 登高原文及翻译 一、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登高原文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非常悲伤,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回旋。无穷无尽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登高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2、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旧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理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
3、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客至原文及翻译 客至原文及翻译 一、客至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通:余) 二、客至原文翻译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日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日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款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三、客至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
4、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旧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理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
5、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锦瑟原文及翻译 锦瑟原文及翻译 一、锦瑟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锦瑟原文翻译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妙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憧憬那逍遥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望帝那美妙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宝。(喻指诗
6、人的悲伤,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旧想到的是眼泪。)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如同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那些美妙的事和年头,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看法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三、锦瑟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诞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闻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
7、,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美丽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家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阁夜原文及翻译 阁夜原文及翻译 一、阁夜原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际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
8、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岁暮阴阳催短景,天际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版本二) 二、阁夜原文翻译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起先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安慰)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阁夜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
9、,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旧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理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