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 第1辑A.飞沫传播B.粪-口传播C.空气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E.血液及血液制品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答案:E解析:曲霉菌的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流感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志贺菌的传播途径为粪一口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为血液及血液制品。计数池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分别为37、39、40、41,则白细胞数为A.3.910/LB.5.710/LC.6.810/LD.8.710/LE.7.810/L答案:E解析:白细胞计数时,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
2、:白细胞数=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N)/4102010=N/2010。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可见A.夏科-莱登结晶B.草酸钙结晶C.磷酸钙结晶D.血红素结晶E.脂肪酸结晶答案:A解析:夏科-莱登结晶其实就是嗜酸性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形成,发现该结晶的同时,往往可见到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多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的粪便中。血红素结晶见于胃肠道出血后。梗阻性黄疸患者脂肪酸吸收不良,导致粪便中出现脂肪酸结晶。草酸钙结晶和磷酸钙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大肠埃希菌的O抗原为A.耐热蛋白质B.不耐热蛋白质C.多糖磷脂D.糖类E.脂类答案:C解析:大肠埃希菌O抗原的主要成分是氨基糖聚合物,
3、存在于细胞壁的脂多糖层。A.免疫电泳B.免疫固定电泳C.蛋白电泳D.对流免疫电泳E.火箭电泳用于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分析的是答案:A解析:免疫电泳用于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分析;免疫固定电泳用于M蛋白鉴定和脑脊液中寡克隆蛋白的检测;火箭电泳多用于放射自显影技术。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的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A.PAS染色B.POX染色C.NAP染色D.ACP染色E.-NAE染色答案:B解析:鉴别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使用POX染色。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 第2辑关于铜蓝蛋白的表述,正确的是A.作为蛋白抑制物B.不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对
4、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最有价值D.由于此蛋白稳定性高,标本可储存E.不具有氧化酶活性答案:C解析: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血浆铜蓝蛋白减少,血浆游离铜增高,沉积在肝脏可引起肝硬化,沉积在脑基底核导致变性,该病称为肝豆状核变性。血浆铜蓝蛋白检测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最有价值。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是A.早幼粒细胞B.中幼粒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粒细胞E.早幼红细胞答案:D解析:原粒、早幼粒、中幼粒都具有分裂能力。晚幼粒及以后各期丧失分裂能力。可提高婴儿出生后局部免疫屏障的是A.IgAB.IgGC.IgMD.IgDE.IgE答案:A解析:母乳中的分泌型IgA提高了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的局部免疫屏障,常
5、称为局部抗体。下列器官CK-MM活性最高的是( )A.心B.肝C.肾D.肺E.胃答案:A解析: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B:头孢菌素C:红霉素D:复方新诺明E:万古霉素答案:A解析:本题要点为链球菌属感染的治疗原则,青霉素是抗链球菌的首选药物,其他如头孢菌素、红霉素、万古霉素也是治疗链球菌感染的选择药物。伤寒杆菌Vi抗原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B.耐药性变异C.菌落变异D.形态排列变异E.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变异答案:A解析:伤寒杆菌Vi抗原变异属于毒力变异。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 第3辑A.NAP积分明显增高B.NAP积分明显减低C.骨髓穿刺常常干抽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E.红细
6、胞沉降率明显增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答案:B解析:NAP主要存在于成熟粒细胞,故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阴性,类白血病反应阳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穿刺常常干抽。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克隆性核型异常的病例大约占A.30%B.50%C.70%D.20%E.90%答案:E解析:绝大多数的急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其中66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破伤风梭菌产生A.内毒素B.外毒素C.神经毒素D.细胞毒素E.红疹毒素答案:B解析:A组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伤寒沙门菌
7、有较强的内毒素,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又称痉挛毒素。关于前清蛋白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A.分子量比清蛋白小B.是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C.不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D.是运载蛋白E.是肝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答案:C解析:下列变化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空泡变性D:有图小体E:巨多分叶核答案:E解析:考点: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解析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包括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有图小体等,巨多分叶核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关于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B.血清结合珠蛋白增加C.骨髓红细胞
8、系统增生D.血涂片可见幼稚红细胞E.尿胆原增高答案:B解析: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 第4辑在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代谢活性时,加入体系中增强发光效率的物质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鲁米诺C:硝基四氮唑蓝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答案:B解析:考点: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检测。解析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过程中,出现呼吸暴发,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产生微弱的发光现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鲁米诺能起增强效应,使发光效率大大增强,可用化学发光仪测定。vWF减少但结构正常的vWF分型为( )。A.型B.A型C.B型D.N型E.型答案:A解析:检测尿中-微球蛋白是监测
9、A.肾小球功能B.肾小管功能C.恶性肿瘤D.良性肿瘤E.泌尿系统感染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微球蛋白的生理生化特点。-微球蛋白分子量为118万,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能够被肾小管重吸收,在尿中含量很低。故测定尿中-微球蛋白是监测肾小管功能的指标。下列哪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特点A.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可增多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常增加C.一次骨髓穿刺未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可排除恶性组织细胞病D.多数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E.吞噬性组织细胞对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答案:A解析:成熟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是A.CD2B.CD3C.CD19D.CD80E.CD4答案:B
10、解析:所有T淋巴细胞均表达CD2分子。成熟T淋巴细胞均表达CD3分子。成熟B淋巴细胞均表达CD19分子。CD80主要表达在活化的B淋巴细胞表面,能与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相互作用,刺激T细胞活化。下列哪项不属于出血性疾病的原因A.病理性抗凝物质减少B.凝血因子异常C.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异常D.纤溶活性增高E.血管壁异常答案:A解析: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辑 第5辑共用题干患者男性,47岁。因全身乏力、头晕,手指有麻木感前来就诊。体检:面色苍白,巩膜轻度黄染,舌质绛红色,舌乳头萎缩,心率102次/分。实验室检查:RBC2.3*1012/L,Hb78g/L,WBC4.9*109/L。Coo
11、mbs试验阴性。该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最典型的特征是A:孤立性幼红细胞岛B:吞噬细胞增加,形成“星空样”图像C:检出典型巨核细胞D:各系细胞巨幼变,分裂象易见E:骨小梁减少、变细或虫蚀样缺损答案:D解析:考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主要为贫血;消化系统可有舌乳头萎缩、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神经精神方面可有远端肢体麻木、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等。该患者符合上述一般表现。其他疾病基本无神经系统改变。考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缺乏VitB12和(或)叶酸引起的。考点:巨幼细胞性贫血涂片最典型的特
12、征。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是外周血涂片可见到巨幼红细胞,MCV增大,还可发现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等现象。考点: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活检的典型特征。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的典型特征: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以不同发育阶段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各系细胞巨幼变,分裂象易见;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浆。可在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的病毒是A.森林脑炎病毒和汉坦病毒B.乙型脑炎病毒和轮状病毒C.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D.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E.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流感病毒答案:D解析:白喉棒状杆菌茵体被染为蓝绿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的染色方法是A.美蓝染色B.革兰染色C.Albert染色D.抗酸染色E.N
13、eisser染色答案:C解析:关于免疫球蛋白(Ig)错误的是A.由浆细胞产生B.存在于B细胞表面C.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D.所有抗体都是IgE.所有Ig都是抗体答案:E解析:并非所有Ig都是抗体,具有免疫功能的Ig是抗体,不具有免疫功能的Ig不是抗体。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的A.正常人TT为1618sB.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TTC.又称凝血酶凝固时间(TCT)D.主要反映凝血过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E.患者较正常对照至少延长3s以上有诊断意义答案:D解析:若TT延长则提示血中FDP或肝素抗凝血酶等抗凝物质增高,或纤维蛋白原小于750mgL。患者白细胞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年检 考试 历年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