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氧气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空气的成分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空气的成分鲁教版 学问点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试验 1、试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假如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2、试验现象:红磷猛烈燃烧,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2、,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3、试验时的留意事项: 点燃红磷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红磷要过量(或足量) 点燃红磷前要夹紧止水夹 当燃烧停止,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不能用碳、硫、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后都有气体生成。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几乎没有改变,瓶内外气压差很小,水不能进入或进入的水很少,但假如在瓶内先放入能与生成气体反应的物质除去该气体,也能用碳、硫、蜡烛等代替红磷 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镁也能与氮气反应,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大 4、做测定氧气的试验时选用的固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能在空气中燃烧 不与其它气体反应,只与氧气反应 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是固体 5、对做完试验后水量
3、的分析 (1)吸入瓶内的水不足1/5的缘由分析 红磷量太少,消耗O2太少。 气密性差,漏气。 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2)吸入瓶内的水大于1/5的缘由分析 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时赶跑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 点燃红磷前未夹紧止水夹,使瓶内的空气沿导管跑出 可能选用了能与氮气反应的物质,如:镁等。 6、试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试验结论延长 该试验除证明空气中O2的体积量约为空气体积的1/5外,还可得到以下结论。 氮气体积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4/5: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因为试验测得空气中的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剩余气体体积基本为N2。
4、氮气不支持红磷燃烧:红磷在瓶内燃烧消耗大部分O2后熄灭,剩下的N2并不能支持红磷接着燃烧。 氮气本身也不能燃烧:燃着的红磷伸入瓶中,若N2也能燃烧,则可能出现瓶内的水上升超过1/5。 氮气不易溶于水:试验中红磷起先燃烧时,瓶内压强增大,试验结束后瓶内压强降低,水被吸入瓶内。这中间,N2都充分与水接触,若N2易溶于水,则瓶内的水的上升可能超过1/5。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溶液的形成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溶液的形成鲁教版 学问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均一:各部分性质、浓度、密度、色泽等相同。 稳定:当水分不
5、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不分层、不沉淀。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 2、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如: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高锰酸钾的水溶液、石灰水); 3、知道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及质量比。 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如:肥皂漂洗衣服、洗洁精洗碗筷、牛奶、农药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在肯定的温度下,向肯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接着溶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复习 知识点 氧气 鲁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