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整体解读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围绕“善良与爱心”为话题组织材料的,包括三篇课文,一个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和一个口语交际。读了江上渔者,孩子们会发现诗是这样创造的因景生情,因事有感、情动而诗发。诗人借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一片深深的情谊。听鱼说话充满了西方式的幽默。外公和琼儿这一老一少,一个幽默风趣,一个纯真善良。他们之间的对话会把学生引入“听鱼说话”的有趣情境,让人开怀一笑,更让人为琼儿的纯净的爱心所感动。快乐的泉水是一个传说故事,传达了中国传统的快乐理念“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古诗赠花卿字面明白如话,赞美了乐曲的无比美妙。此诗引人无限遐想,读完后仿佛还有余音饶梁之感。语文
2、乐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设想: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真正实现在求知的过程中有快乐,在分享的过程中有快乐。要引导学生对爱有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主动去分享快乐、播种爱心,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乐观的心态、开朗的性格、幽默的谈吐;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围绕话题进行充分的互动式的交际活动。课时安排:11 课时10、江上渔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会认 7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过程与方法:1、
3、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识记字形。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会认 7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认识多音字“没”,并能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读生字,认识多音字“没”,会写“者、宋、酒、南”4 个
4、字。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教学重点:1、能认读生字,会写“者、宋、酒、南”4 个字。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认识多音字“没”。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图画导入。1、出示挂图: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2、观察挂图:你看到了什么?3、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4、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了这个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
5、首诗表达出来,他就是江上渔者。5、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6、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故事。二、自学互动。1、自读识字。(1)小声试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2)同组互查字音、词语认读。(3)生字卡检查反馈读音,多种形式认读。(4)词语认读。游览、南来北往、肉嫩味鲜、波涛汹涌、出没2、再读感知。(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读得流利。(2)标出小节,指名学生邀请小伙伴读文,检查字音。(3)再读课文,说说从课文里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3、学生质疑。三、读通课文,整体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范仲淹在江边酒楼一边饮酒一边观察风景,他听到了
6、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铅笔把这些句子画下来。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重点指导:(1)他听到了什么?出示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课文,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美。”指名读句子,想象:课文们称赞鲈鱼时会说些什么?通过表演、朗读体会“坐满”、“不住地称赞”。指名朗读句子,全班齐读。(2)他看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指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通过表演、朗读体会“波涛汹涌”、“一会儿一会儿”,感受渔民的艰辛和危险。指名朗读句子,全班齐读。(3)他由此想到了什么?全班齐读句子“人们只知道鲈鱼
7、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坚信,补语是多么危险啊!”4、小结:诗人听到客人对鲈鱼的称赞,看到渔民打鱼的情形,想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危险。他把自己一的所见所问所思写成了一首诗。明天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古诗。四、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字出示要写的字“者、宋、酒、南”观察,读记生字。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部分要压着竖中线写。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五、
8、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0、江上渔者鲈鱼好吃渔民艰辛、危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巩固双横线中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客、涛、汹、君”。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识记字形。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双横线中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客、涛、汹、君”。教学难点:能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9、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去拼音生字学生认读。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3、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范仲淹听到客人对鲈鱼的称赞,看到渔民打鱼的情形,想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危险。他把自己一的所见所问所思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二、朗读背诵。1、自由朗读古诗。2、指名朗读评议全班齐读。3、自由背诵。4、会背的背诵,不会的可以看书,全班齐背。三、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字出示要写的字“客、涛、汹、君”观察,读记生字。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客:上下结构,上面的宝盖头要写得扁、短、窄、小些,下面的“撇、捺”要写得舒展。4、学生
10、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四、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预习第 11 课。板书设计:10、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1、听鱼说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田字格里的 8 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识记字形。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
1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课文,感受爷爷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使学生懂得爱心的可贵。教学重点:1、学会田字格里的 8 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 6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爷爷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使学生懂得爱心的可贵。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钓、钩、就、竿”4 个字,会认 6 个生字。2、正确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识记字形。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课文,感受爷爷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
12、真善良,使学生懂得爱心的可贵。教学重点:1、学会“钓、钩、就、竿”4 个字,会认 6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读文,初步感受爷爷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鱼)同学们,你们听过鱼说话吗?想不想来听听?(请学生听)你们都没听见。可有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外公却能听懂鱼儿的话。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板书课题。3、读课题,激趣:咱们现在就去找他们吧!(出示图:展示河边钓鱼的情景)二、自学互动。1、自读识字。(1)小声试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2)同组互查字音、词语认读。(3)生字卡检查反馈
13、读音,多种形式认读。2、通过“放小鱼”的游戏巩固生字认读(1)出示一个渔网,里面有许多纸做的小鱼,每条小鱼上都有一个生字。想要把网里的小鱼放回去,就得读准上面的字。学生读准一个,全班同学鼓掌,老师就把小鱼贴在黑板上画好的河里。(2)小鱼全得救了,它们又自由自在地游起来。我们再叫叫它们的名字。全班齐读生字。(3)词语认读。受得了、没事儿、又惊又喜、一摇一摆3、再读感知。(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读得流利。(2)标出小节,说说从课文里你知道了什么?三、再读感知。1、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一共写了琼儿和爷爷的几次对话呢?请你找出来。2、全班交流,出示三次对话。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3、四人小组选择
14、自己喜欢的一次对话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字“钓、钩、就、竿”观察,读记生字。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进一步掌握好左右结构字的特点。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五、作业设计。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0、听鱼说话小鱼游戏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学习书写“忍、汤、惊、竟”4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
15、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识记字形。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课文,感受爷爷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使学生懂得爱心的可贵。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学习书写“忍、汤、惊、竟”4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2、感受爷爷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使学生懂得爱心的可贵。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朋友,还知道了爷爷和琼儿一共说
16、了三次对话。现在,咱们就来看看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吧。二、自读感知。1、默读:把课文内容看清楚。2、朗读(小声):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知道了什么?3、唱读(大声):把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读熟;三、朗读对话,情景表演。1、找出琼儿和外公的对话,自己练读。2、小组同学互相读,谈自己的朗读感受和体会。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在师生评议中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好对话。(1)第一次对话:琼儿看到外公拿蚯蚓做鱼饵时,她不忍心,她会怎么说呢?(读出请求的语气)(2)第二次对话:琼儿不相信爷爷能听懂蚯蚓的话请你试着读出疑问的语气。爷爷说话时的语气很亲切,谁来读读爷爷的话?(3)第三次对话:琼儿钓起了一条
17、小鱼,她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718 段(读出琼儿自信的语气。)4、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全文,讨论:琼儿真的能听懂鱼儿的话吗?为什么?(她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小女孩)5、全班交流。6、分角色朗读课文,7、创设情景,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四、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字“忍、汤、惊、竟”观察,读记生字。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五、作业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四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